马先龙
摘 要:本文给出一道中考数学填空压轴题的两种解法,并进行变式训练,旨在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和创造性,提升研究问题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考题;解法;变式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数学第18题(填空压轴题)是一道匠心独运,以正方形和变化中的等边三角形为背景,考查线段最小值问题的一道综合题.本文给出此题的两种解法,并进行变式训练.
1 试题呈现
题目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数学第18题)如图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BC边上一点,且BE=1,点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边△EFG,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2 试题解析
2.1 等线段代换法+垂线段法
解法1 如图1,以CE为边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等边△CEH,连接FH.
因为△CEH是等边三角形,所以EH=EC=CH,∠HEC=60°.
因为△EFG是等边三角形,所以FE=GE=FG,∠FEG=60°.
所以∠FEG+∠GEH=∠HEC+∠GEH.
所以∠FEH=∠GEC.
在△FEH和△GEC中,FE=GE,∠FEH=∠GEC,EH=EC,
所以△FEH≌△GEC(SAS).
所以HF=CG.
过点H作HM⊥AB于点M,根据“垂线段最短”,知HM就是HF的最小值,也就是CG的最小值.
过点H作HN⊥BC于点N,则∠HNB=∠B=∠HMB=90°.
所以四边形BMHN是矩形.
所以HM=BN.
在∠CEH中,因为EH=CH,HN⊥BC,
所以EN=12EC .
因为BC=4,BE=1,所以EC=3.
所以EN=32.
所以BN=BE+EN=52.
所以HM=52.
所以CG的最小值为52.
2.2 动点轨迹探究法+垂线段法
解法2 如图2,作△EFG的外接圆⊙O,设⊙O与AB相交于点H,连接EH,GH,则∠FHG=∠FEG=60°,∠EHG=∠EFG=60°.
所以∠BHE=180°-60°×2=60°.
所以H是定点,点G在直线HG上运动.
过点C作CP⊥MH于点P,根据“垂线段最短”,知CP就是CG的最小值.
延长GH,CB相交于点M, 则∠MHB=∠FHG=60°.
又∠HBM=90°,所以∠M=30°.
在Rt△BEH中,∠HBE=90°,∠BHE=60°,BE=1,所以BH=33,BM=1.
所以CM=BC+BM=4+1=5.
在Rt△CMP中,∠CPM=90°,∠M=30°,CM=5,所以CP=12CM=52 .
所以CG的最小值为52.
以上给出了两种常见的解法,可以有效地对不同思维能力水平的学生加以区分,选择适合自己的解法.
如图1,“等线段代换法+垂线段法”是先巧妙地构造与△EFG共顶点的等边△CEH之后,构造全等三角形,顺利得到△FEH≌△GEC,进而证得HF=CG,达到了等线段代换的目的.接下来,自然会想到通过作垂线段 ,利用“垂线段最短”求HF的最小值,从而得到CG的最小值.这种解法,对于熟悉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善于构图,善于运用全等三角形知识解题的同学,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如图2,“动点轨迹法+垂线段法”是先巧妙地构造△EFG的外接圆,盯住⊙O与正方形ABCD边AB的交点H,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到∠FHG=∠EHG=60°,进而得到∠BHE=60°,之后,顺水推舟,推出点H是定点,断定点G一定在直线HG上运动.接下来,自然会想到通过作垂線段CP求CG的最小值.这种解法,对于熟悉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以及圆的性质,善于构图,善于探究动点轨迹解题的同学,应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总之,这两种解法构图巧妙,技巧性强,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挑战.
3 试题变式
不失时机地进行变式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1],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升研究问题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变式1 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且BE=1,点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腰Rt△EFG,其中GE=GF,∠EGF=90°,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解析 不妨选择“动点轨迹法+垂线段法”.如图3,连接AC,BD,设AC,BD相交于点O ,则CO⊥BD,CO=12AC.
因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所以AC=4 2.
所以CO=2 2.
过点G作GM⊥BC于点M,作GN⊥AB于点N,则∠GNB=∠GNF=90°,∠GMB=90°.
又∠MBN=90°,所以∠MGN=360°-90°×3=90°.
所以∠EGM+∠NGE=90°.
又∠FGN+∠NGE=90°,所以∠FGN=∠EGM.
在△FGN和∠EGM中,∠FGN=∠EGM,∠GNF=∠GME=90°,GF=GE,
所以△FGN≌△EGM(AAS).
所以GN=GM.
所以动点G在∠ABC的平分线BD上运动.
因为CO⊥BD,所以CG的最小值为CO.
所以CG的最小值为2 2.
变式2 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且BE=1,点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等腰Rt△EFG,其中EF=FG,∠EFG=90°,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解析 不妨选择“动点轨迹法+垂线段法”.如图4,过点G作GH⊥AB于点H,则∠GHF=90°.
所以∠FGH+∠HFG=90°.
又∠EFG=90°,所以∠EFB+∠HFG=90°.
所以∠FGH=∠EFB.
在△FGH和△EFB中,∠FGH=∠EFB,∠GHF=∠B=90°,GF=EF,
所以△FGH≌△EFB(AAS).
所以HG=BF,HF=BE.
设当点F与点B重合时,点G与AB边上的点M重合,则MB=BE=1.
所以HF=BM.
所以HM=BF.
又HG=BF,所以HM=HG.
所以∠HMG=∠HGM.
又因为∠GHM=90°,所以∠HMG=∠HGM=45°.
延长MG与AD相交于点N,所以∠ANM=∠AMN=45°.
所以AN=AM=3.
所以点G在直线MN上运动.
过点C作CR⊥MN于点R,根据“垂线段最短”,知CR就是CG的最小值.
分别延长MN,CD相交于点P,则∠P=∠PND=45°,所以DP=DN=1.
在Rt△CPR中,∠CRP=90°,∠P=45°,CP=4+1=5,所以CR=22CP=5 22.
所以CG的最小值为5 22.
变式3 如图5,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BC边上一点,且BE=1,点F为AB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以EF为边向右侧作正方形EFHG,连接CG,则CG的最小值为.
解析 不妨选择“动点轨迹法+垂线段法”.如图5,过点G作GG′⊥BC于点G′,则∠GG′E=90°.
因为四边形EFHG是正方形,所以EG=FE,∠FEG=90°.
所以∠G′EG+∠FEB=90°.
又因为∠B=90°,所以∠FEB+∠BFE=90°.
所以∠G′EG=∠BFE.
在△GEG′和△EFB中,∠G′EG=∠BFE,∠GG′E=∠B=90°,EG=FE,
所以△GEG′≌△EFB(AAS).
所以GG′=BE=1.
所以點G在与BC平行且与BC距离为1的直线MN上运动.设MN与CD相交于点P,则四边形GG′CP是矩形.
所以CP⊥MN,CP=1,根据“垂线段最短”,知CG的最小值为1.
通过这三种变式训练,可以进一步巩固用动点轨迹法求线段长的最小值,巩固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判定,巩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培养探究动点轨迹的能力,感受建模、构造、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2]的运用,解一题,会一类,通一片.
当然,此道中考题除了本文给出的两种解法之外,还可用旋转法+垂线段法、解析法、函数最值法等方法求解.此外,变式训练也不止这些,更多的解法和变式,留给读者.
参考文献:
[1]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波利亚.怎样解题[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收稿日期: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