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宇
(武昌职业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贫困生认定和资助工作是政府为帮助家庭确有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高职院校现阶段实行的是 “先认定、再评选”的资助方式,即首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筛查,选入贫困生数据库,再根据名额分配,进行民主评议及材料审查,最终确定资助评级(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和资助工作的高效率及公平性,但不得不提,这种单线的直接资助,将资助工作局限在表面的接受申报—受理审核—发放资助这些环节上,忽视了对于受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积极引导,制约了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在“摆渡人计划”(即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学业资助)的框架指引下,对于如何强化资助育人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正如上文所述,现阶段的资助工作的重心是放在资助前期的,即政府的资助金向学生流入的过程,而忽视了资助后的学生的跟踪和帮扶工作。为了弄清学生对于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看法,我们特地对我校2016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有1565名学生提交了有效问卷。在针对 “资助工作可改进的方向”子项的多项选择中,在36.4%的学生勾选了学校应该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并向精神扶贫”深入;35.9%的学生认为学校需要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32.1%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受助学生的诚信教育。由此可见,普通学生对于贫困生认定后的跟踪和育人效用还是所期待的,学生们也普遍认为,仅仅注重经济层面的帮扶是不够的,精神扶贫、品德教育同样重要。由此可见,在实践中,我们绝不能仅在完成了贫困生助学金发放后就认为完成了本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受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品德教育、价值观形成等重要育人环节也应并入到整个贫困生资助工作机制中。
为了达成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对于受助学生后期的跟进与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方面,笔者主要从“精神资助”和“学业资助”两个维度,来设置项目与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积极心理、感恩互助之心、积极向上态度。
精神资助(Psychological Assistance,亦称心理资助)即是从心理层面,对于受助学生进行积极心理相关的帮助。涉及两个方面,救助与提升。救助,即通过心理访谈的形式对于受助学生的心理缺陷进行排查。部分贫困生在脱离原来农村的血缘社群、地缘社群后,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对于此类学生,应重点关注一些极端或自我评价低的心理问题(如自卑、仇视、厌学、挫败、抑郁等)。针对这类学生,应由班导师或辅导员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做好记录和追踪,必要时可以上报学校心理咨询处,由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值得注意的是,访谈过程应注重学生的隐私保护,不能在公共场合谈论学生的家庭情况、收入等敏感话题,避免对于受助学生的二次伤害。
提升,即对于受助学生的品德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提升。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学会感恩与回馈。这一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塑造和再教育。这一块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很多,从实践的效果上来说,应以受助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发展目标为依据来设置相关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性和情感性。由于品德教育具有普适性,所以此块设置中,我并未区分已认定学生和普通学生,而是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见缝插针”,提升学生的总体道德水平。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德育作业;主题班会;德育系列活动。
2.1.1 德育作业
这种方式发挥了教学在德育中的作用,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双赢。比如在教授英文感谢信的书写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对于曾帮助过你的朋友和亲戚写一封感谢信”的作业,并将信件翻译成中文发给相关对象。不少学生都表示,很久没有对父母和好朋友说出过感谢了,虽很难为情,但觉得这么做非常有必要。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层面的引导,让学生知道了感恩对于人际关系的融洽所起到的作用。
2.1.2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将意识形态落实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设置感恩、诚信守信、抵制非法校园贷等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问题的相关主题。在设置班会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让他们能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避免整个班会流程的程序化和空泛化。这方面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组织者的自我剖析,在鼓励无果的情况下,组织者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讲讲自己的或者身边的例子,这样“身先士卒”会极大的鼓舞学生,冲破心理障碍,积极挖掘内心的需要,说出心里的故事。
2.1.3 德育系列活动
德育系列活动是一系列小的,在时间上形成承接的活动的统称。强调对于学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多次引导和道德规范。这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形成有效的行为模式,属于非常灵活的一种德育方式。可以开展的活动有很多,比如根据各种节日开展的母亲节、父亲节活动;日行一善、爱心记忆卡整理、志愿者服务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活动的开展应着重强调受助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他们的互助互帮精神,且在活动开展后一定要有反馈和总结环节,进一步强化活动的意义。此外,对于受助学生也可以开展专门的品德教育活动,可以让受助学生搜集身边的好人好事、励志故事、奋斗青年等素材进行分享和评价。
学业资助(Academic Aid)即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学好知识反哺社会”的正确观念。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政府设置贫困助学金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助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这个方面上来说,贫困生资助应该助力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养成。
笔者采用的方式是让受助学生根据SMART原则(即Specific 具体;Measurable 可衡量的;Attainable 可实现的;Result-based 重视结果导向;Time-based 有时间性)来制定学习目标,让目标变成可以量化考核的项目,方便后期的核查与调整,并在学期末进行反馈,循环往复。这样做,能督促受助学生将学习目标细分化。在我所带班级,受助学生设置了诸如“本学期不无故旷课”“完成课外阅读书籍2本”“坚持每周记忆50个单词”“戒掉游戏”等小目标,实施情况较好,大部分受助学生都能在多次制定和调整计划后保证课堂的到课情况、课外阅读的数量、健康作息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
除了“目标-反馈”的方式外,优秀学生经验交流会也是很不错的学业资助手段。在励志奖学金评定后,我在班级上组织了一场励志奖学金获得者的经验交流会。获奖学生简要介绍了自己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情况,并对于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以及参与的兼职等情况的心得体会进行了生动的讲述,会后,学生还针对具体的学习技巧和学时分配进行了交流,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可组织其他类型的经验交流会,讨论如何丰富课余生活、如何通过英语四级、如何平衡兼职与学业的时间分配等,发掘学生中优秀的典范,对于贫困的受助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课程的安排也能作为对于受助学生学业资助的一个环节。除了完成常规的参观实习心得整理外,可以另外安排一场专属于受助学生的座谈会,培养他们的职业自信,对以后进入社会,服务大众做好铺垫和准备。
本文从精神资助和学业资助两个维度,对于贫困生资助长效机制的后期环节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在精神资助的方面,主要是从救助和提升的两个方向进行,并辅以德育作业、主题班会、系列活动的组织开展来提升受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构建;学业资助则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典范和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方面着手。值得一提的是,可供开展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本文中提到的这些活动,只要是既能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对学生良好心理构建和未来就业有所帮助的系列活动都可以并入到这两个维度中去。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如何平衡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和学业资助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资助形式必须要有所调整才能更好服务于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此外,精神资助和学业资助中各项目的考核方式的制定也直接关系到这种贫困生资助长效机制能否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