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细节:感受“大先生”的真性情

2019-12-25 01:14姜树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先生闰土鲁迅

鲁迅,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一个把笔化作有力武器,深味“写作的愉悦”的“大先生”。

定睛看看鲁迅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这样桀骜不驯的样子。人们都说,鲁迅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祥;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差不多同时期,法国有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有哈代、狄更斯,德国有歌德、席勒,俄国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度还有泰戈尔。好在啊,我们中国有鲁迅,这张经典的东方面孔,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那骨子里的儒雅凝练,脱略虚空,那种被贝托鲁奇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也实在是太具东方特色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上第八单元,以“鲁迅”为专题,精选了鲁迅作品两篇與对其怀念作品两篇,以期在广大小学生心中播下鲁迅印象:有童趣,有憧憬,有爱心,有幽默、有慈爱的“大先生”。

童年,让梦想早已飞越“高墙”

少年闰土是“我”童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那一段相遇是温情的,是美好的。但残酷的是,这美好和温情通通会被残酷的现实一一打破,于是,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那一段童年的相遇,便尤为可念。

“我们”不一样。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读了这段文字,就仿佛电影的特写镜头一般定格,那月下刺猹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插图的高妙,让我们对这一场景可以重现和重温。

然后作者娓娓道来——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

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

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

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

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对保留着天性的闰土的艳羡与欣赏。

“他”如此可爱闰土的形象是从乡村生活中渐进清晰的,“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潮汛看鱼”四件小事,托举起一个活泼、机灵、博识的闰土。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行文实在是清爽——首先讲述了“我”回忆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让读者对闰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爱的形象就这样随着文章的打开扑面而来。

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特别善于抓住典型有趣的生活事例来描写人物。你看,在“看瓜刺猹”这件事中,读者能充分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虽然是在晚上,虽然面对那么狡猾、凶猛的猹,但是闰土丝毫不惧怕,勇敢地刺猹,并且动作熟练、果断,十分有经验。

我们还会发现,在写典型事件的时候,鲁迅先生特别善于描写细节。闰土的外貌啊,语言啊,动作啊,都值得好好体味。比如“雪地捕鸟”这件事,主要讲述的是闰土给“我”讲述如何捕鸟。他交代了捕鸟必须是大雪之后,因为下雪之后,鸟雀才没有食物吃,需要到处觅食;鲁迅先生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的高手——“扫”,看出闰土为捕鸟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只有把雪地扫出一块空地来,鸟雀才能看见地上的秕谷,才会下来觅食;一个“拉”更是看出闰土的机智和有经验,如果拉早了,鸟雀就会被吓跑,拉晚了,鸟雀叼着秕谷飞走了。每一个动作都凸显出闰土的聪明能干。

“他”为“我”打开天地。读着课文,我们还会发现文中丰富的情感隐线:在“我”和闰土相见之前,“我”已经对闰土充满了期望,“日日盼望新年”中体会到对闰土的期待;在和闰土相处过程中,“我”对闰土的生活充满了羡慕和向往,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便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的不满,更加向往闰土的那种充满自由的生活。课文最后,写了“我”和闰土依依分别的场景,虽然相处的时间仅仅是一个多月,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闰土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还是有充分流露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作者的内心意图还是颇为明显的,闰土为“我”打开了广阔天地,为“我”带来那么丰富有趣的童年,为“我”带来了期待与向往。课文以“从此没有再见面”结尾,个中心酸与无奈,喷涌而出……

梦境,让美好有了肆意的“姿态”

《好的故事》算是鲁迅作品中的美文了,读来颇为美好。但仔细读读,我们会发现美好生长与残酷现实的幻觉。令我们由衷感佩的是身处黑暗的时代,鲁迅却依然坚信美好、渴望美好的生活表达。

并非梦境。《好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鲁迅先生内心真、善、美世界的表露,它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先生真实的内心世界。鲁迅先生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鲁迅写文章,下笔总是快意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梦中,“我”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并非纯属梦中的奇想和虚化啊!

文章写于新年的正月初五,深夜时分,“我”执书而恍惚入梦,引出这番“好的故事”。灯火渐小,“石油”把灯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炮繁响,烟雾迷漫,是“昏沉的夜”。“我”一边看书,一边朦胧睡去,“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或许,我们如果对鲁迅生活的时代有所洞悉,便会感受到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啊!在鲁迅先生看来,好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还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存在于自己的梦幻中。虽然如此,它也时时给在黑夜中生活的鲁迅先生以生的鼓舞,让鲁迅先生有所追求,有所奋斗。

并非故事深入阅读,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是将梦幻与现实相交织,强烈地传达出内心世界的向善追求。整篇文章用一种立体式的图景展开,具有强烈的卷入感。鲁迅先生这样写梦中所见的“现在”和“好的故事”:“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表明鲁迅先生是多么期待美好的事物终将代替丑恶的现实,坚信光明一定驱散黑暗。于是生命力极强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浮动,倒影“忽散” “拉长”,清澈碧绿的河水成了“缕缕的胭脂水”,斑斓美丽。茅屋、狗、塔、村女、云……,交相浮动,交织成“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天上人间,“美的人和美的事”融为一体,“美丽,幽雅,有趣”“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强调这种美的境界是存在的,表现了鲁迅先生纵然身处在“昏沉的夜”里,对美的理想的强烈追求却未曾舍弃丝毫。

于是,当鲁迅先生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才那么让人心灵震撼:“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骤然一惊,“好的故事”被撕成碎片。我从梦中醒来,眼前只剩下“几点虹霓色的碎影”。尽管如此,我“真爱”这“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当我“抛了书”,取笔准备记下时,“碎影”没有了,只有“昏暗的灯光”,我在现实的“昏沉的夜”中,不过,“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鲁迅先生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永远做一名“勇士”的坚定立场。

待人,让伟大在日常中“闪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写。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对鲁迅晚年印象最深的几个待人场景的回忆:谈“水浒”,谈碰壁,除夕放爆竹,救助车夫,女佣回忆,展现鲁迅先生对人们的关心与真心,令人崇敬与爱戴。

“评论水浒”中是“大先生”对儿童的百般呵护。“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鲁迅先生真是在自夸自己记性好吗?鲁迅在这里实际上是婉转地批评了作者读书囫囵吞枣,借自嘲既达到教育目的,还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为孩子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作者收到伯父送的两本书,一本是《表》,儿童读物,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是他自己拿钱出版的一本书;一本是《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葛覃著,鲁迅与另一译者合译和印刷。因为鲁迅先生时刻想着“救救孩子,帮助孩子”,才翻译了这两本书。

“谈论碰壁”中是“大先生”對生活的乐观豁达。“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你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的为人,才能从这样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鲁迅的个性。如果让你批注你的看法。也许你会像姜老师这样思考:从表面上看,因为四周围黑洞洞的,走路就很容易碰墙壁。实际上鲁迅是在述说当时自己处处受到限制、受迫害。鲁迅先生曾经两次被国民政府通缉过。他的生活处处不顺利,但是这种不顺利在鲁迅看来并不可怕,当局可以根据他任何一句话,一个行为迫害他,可他却以此事和小孩子开玩笑。由此,鲁迅先生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充分显现。

“救助车夫”“女佣回忆”中是“大先生”对弱势群体的无私关爱。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阴暗。一个身着长衫的先生半跪着,为黄包车夫洗伤口……要知道鲁迅先生当时已是知名人物,被他救扶的是一个陌生的、贫穷的车夫。两人的地位、身份悬殊,又非亲非故,从不相识。可是,鲁迅在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精心,没有一点架子,特别是在那样寒冷的环境里,怎么不会给人留下浓重而深刻的印记呢?女佣阿三的描述,最感人的部分莫过于“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大先生”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体贴从语言到行动,高大形象根植于无数读者的内心。

“除夕放爆竹”则是“大先生”与家人们的温馨画面。这段描写很有意思:“爸爸放完爆竹,轮到伯父放花筒了”,一个“轮”字,太有情趣了,一家人仿佛在做着童年游戏,其乐融融。有一处笔墨值得大家好好读读,“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这恐怕是极少看到的对鲁迅笑容的描写了,一改人们对“大先生”惯有的严肃冷峻的印象。

五段回忆,五个画面,作者从待人的角度,叙述了“大先生”对儿童、家人、弱势群体的日常关怀,一个有着浓厚生活味儿的伟大人物。这样的人注定会被人们真爱并深爱,所以才会出现文章开篇描述的数不清的人们前来祭奠的场景。

三篇课文,看似都是事例陈述,但逐一读来,显然又不是事情的简单堆砌,而是众多细节的多角度呈现,撑起了令人敬仰的“大先生”形象。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人从开篇到结尾,反复使用简明的对比手法来写两种人。凝练的语言,使得情感表达尤为强烈。无需多阐释诗中之意,权当是整个单元的情感升华,前三篇课文的情感铺垫,已然将读者情感推升至颈喉,一张口,便成吟诵。真心佩服编者们会有如此精心的单元构架。

(姜树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大先生闰土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大先生》剧本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大先生”
《故乡》的呐喊
让“大先生”走进“小时代”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