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赛月
在传统的财务服务模式下,通常由报账员首先对报销的原始凭证进行初审,并录入票据支付系统;其次报账员将初审原始的报销凭证传递给会计进行审核,会计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后还需在票据支付系统中进一步确认,最后才能由资金结算中心将票据支付系统已审核的银行支付信息导入网上银行进行支付;在这个过程中只完成了支付环节。对原始票据并没有进行账务处理,而会计人员除了对原始票据进行审核外,还要应对各类审计、检查,比如科研项目验收审计、年报审计,三公经费检查等,虽然早已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账务处理还是依赖会计人员手工录入,许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不得不被放在月末进行。因此,在月末会计人员除了承担对原始的报销凭证整理装订成册归档等日常性工作之外,还要编制月报、季报和其他需要提供的各类报表,如此的会计流程不仅繁琐,而且阻碍了会计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国家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对科研单位来说科研资金也越来越多,同时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也正是上述部分重复而繁琐的流程,给传统的财务服务模式造成了许多的效率瓶颈。这些效率瓶颈的存在使得许多会计人员在月末,尤其是年底,不可避免地加班加点,即便如此也常常难以招架日益增长的业务发展需求。
由于会计没有及时对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科研人员就无法及时掌握经费的使用情况,更难以在经费查询系统中查到经费实时使用情况,财务信息滞后严重,这对科研项目经费的执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常常会出现科研经费使用超预算,超总额支出等现象,从而影响后续的科研项目经费审计;有时还需要采用调账处理的方式才能通过后续的审计要求,无形中给财务人员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另外,由于科研经费的预算没有系统地输入到经费管理系统中,这无疑增加了会计人员及科研人员对经费预算控制的难度。
财务处、科研处、人事处、产业处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是独立的,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各职能部门涉及的财务数据很难及时获取,比如科研处要查询某项目的经费执行情况,必须到所属研究所的核算账套上查询获取;产业处要查询各类开发经费的到位情况也必须到账务上查询,财务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各职能部门很难及时地核对各类经费的到位和经费的使用情况,从而也很难有效进行监管。
在现有的财务服务模式下,日常的财务核算已经让财务人员的工作达到饱和。由于日常工作的繁忙,财务人员也就很难给科研人员在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给予指导与服务,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价值也无法得以提升。
运用互联网+的技术,选择一套符合本单位业务特点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以线上服务为主,线下为辅的服务模式,做到同步实时记账;开通网上报销系统,为广大科研人员可以网上预约报销提供便利,如网上填报销单,扫描并上传将原始凭证至线上报销系统;相应地,会计人员则可在后台对原始凭证同步进行审核,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会计人员在对原始凭证审核无误的同时也高效地完成支付,从而实现了财务管理系统与银行直接连接。如此同步实时的记账支付方式,大大简化了财务服务工作的流程,提供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也让财务人员从传统的繁琐环节流程中解放出来,从而抽出更多的精力为实现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与财务软件相结合,将所有科研合同的预算在项目经费下达时及时录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中;账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当出现某个经济科目超支或总额超支时,系统就会及时作出提醒,从而经费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科研人员在报销的同时马上能查到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使科研人员能尽早对后期经费的使用做出规划,也使科研人员从繁琐的财务报销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投入到科研中。避免了科研项目在验收审计时调帐和突击使用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了保障,杜绝了因财务不规范而影响科研项目验收的现象。
财务处、科研处、人事处、产业处,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下,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各职能部门可以通过互联网端口登陆财务信息平台,在所受的权限范围内获取实时的所需财务信息,极大地提高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另外,科研部门根据获取的财务信息,可以在事前、事中或事后对各类经费的使用得到有效的监管,并可以提前告知科研实施单位或个人,对执行较差的单位或个人及时作出预警,实现了由静态管理转为动态管理,由间断性监管向持续监管转变。同时也为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提供了财务上依据,从而使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执行得到有效的监管。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财务人员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加强理论业务水平学习,不断地学习新出台的各类经费管理办法,积累自己的知识贮备。可以通过对各类财务数据的分析,结合自身的财务专业业务知识为院所领导做好参谋,为广大科研人员做好财务助手,在项目预算编制时提供指导和帮助。努力使自己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更好地服务科研事业。
在互联网+的财务服务模式下,必须开发一套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财务管理系统,它必须集预算控制、网上报销和集中支付管理于一体,各类财务数据信息必须能及时获取,对财务数据能进行有效的分析,实现财务信息实时传递和共享。
引入互联网+的财务服务模式,要对现有的财务服务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应设预算管理、财务审核、资金支付、财务核算等岗位。预算管理主要负责合同经费的录入,预算的调整及预算的控制;财务审核主要是负责原始凭证和网上报销的审核;资金支付主要负责对财务审核无误的信息及时实现支付;财务核算主要是负责账务处理;各个岗位要做到分工明细、职责明确。
互联网能给财务管理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隐患。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财务数据被篡改、破坏、丢失、泄露等风险就存在,因此网络信息安全尤为重要。为了加强网络的安全性,首先要设立专业财务网络安全管理员,要学会应对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侵袭,对重点财务数据要做好保护措施。其次要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网络安全的教育,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
总之,在网络高速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对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实现财务服务的创新与提升,这也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只有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实现财务会计与互联网技术无缝对接,才能使财务更好地服务于科研,从而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