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途径

2019-12-19 02:20刘小莺林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卫生学医护人员科室

刘小莺 林芳

医院感染包含患者在住院期间内发生的感染以及住院期间已经获得但在出院之后才发生的感染,简言之就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而在住院之前已经发生的感染与已经在潜伏期的感染并不包含在内[1]。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内容,需要多个部门、科室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能够综合体现医院的医护质量水平,因此,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途径十分必要。本文采取构建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加大手卫生管理力度、加强消毒管理、加强高危患者管理、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大监测与监控力度等多种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控制,得出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设置有32个临床科室,包括15个外科、12个内科、3个妇产科、1个儿科以及1个综合ICU,拥有超过1 200张床位,设立有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科,每月和每季度都对环境卫生学、医院感染例数以及灭菌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监控。将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前(2017年1月—2018年2月)40 122例患者与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后(2018年4月—2019年2月)43 607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分别将实施前后的患者总人数与环境卫生学相关样本进行检测,其中环境卫生学检测通过采集医院空气、物体表面以及医护人员手等一系列样本实行检测,判定样本消毒效果与消毒方式是否达标,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后男性22 865例,女性20 742例,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52.77±10.94)岁,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前男性21 002例,女性19 120例,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52.79±10.814)岁。实施医院感染控制前后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1 纳入标准 在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期间在本院入住的所有患者与相关科室、病房以及手术室环境。

1.1.2 排除标准 在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期间死亡的患者及其相关的科室、病房以及手术室环境。

1.2 方法

1.2.1 构建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体系 设立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科,构建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并结合医院感染的相关特点和与护理部人员紧密配合,对控制管理体系进行完善[2]。控制管理体系的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住院部护士长、感染控制科科长以及护理部主任等,管理人员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制定相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规定和要求,并不断的进行完善。与此同时,结合不同科室的不同特点,编制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包含了护士行为和职责、消毒灭菌、医疗废物以及重点病房与科室的消毒隔离等方面,使护理工作流程和细节更加规范,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全面落实感染控制。护理部每月对感染控制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并进行评分,给予落实情况好的科室奖励,落实较差的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和不断改进,加强感染控制,规范感染控制管理体系。

1.2.2 加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医护人员的责任感、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都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的质量,也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控制。本院每年在护理部选派六至七名护理代表到全国各地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消毒供应室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等方面,对新技术和知识进行充分及时的知晓和掌握,使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组织培训本院护理人员,传授新知识。将与医院感染相关的知识融入每年的护理考试当中,尽可能让每一位医护人员都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知识[3]。除此之外,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培训,制订相应的管理和监督细则,对护理行为加以规范,促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和自身行为原则,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加大专业技术训练力度,使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1.2.3 加大手卫生管理力度 医护人员的手作为重要的感染传播媒介,非常容易导致医院感染,医护人员采取不正确的洗手方式或者洗手不彻底,使得某科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达到了25%,并且医护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进行彻底洗手的几率低于40%。本院针对医护人员对洗手的重视程度不高、不能采取科学的方法洗手、在护理工作完成之后才洗手并且洗手缺乏规范性等方面的问题,采取了最简单、有效、直接且经济性的措施,也就是增加速干手消毒剂的配备,并加强科学洗手培训,把相关的科学正确的洗手方法打印成册发放到每一个科室中,并在洗手池墙面进行张贴,使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4]。

1.2.4 加强消毒管理 医护人员必须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对与黏膜和皮肤接触以及进入人体组织或器官的一切医疗用品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对消毒灭菌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与监督,必须让护理人员对各种医疗用品的灭菌消毒方法完全掌握,保证已进行消毒灭菌的医疗用品达到百分百合格。像呼吸机管道和氧气湿化瓶这类需要进行连续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每日都消毒,当不再使用时需要进行终末消毒和干燥处理后保存。感染控制科对院内的灭菌消毒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责令整改,把结果纳入护理考核评价当中。

1.2.5 加强高危患者管理 高危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与其病情、年龄、放疗化疗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本院为降低高危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5],采取加强高危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护理工作加以规范,减少家属探视次数或直接禁止探视,严格进行消毒隔离工作等有效措施。与此同时,对于侵入性的护理操作,如内镜治疗、术后换药、动脉和静脉插管以及留置导尿等,遵循“一人一用一灭菌”的原则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并督促医生按照相关规定对操作进行规范。除此之外,病床必须遵循“一床一套、一桌一巾”的原则,每天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使用之后对床单被套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拭病房内的物品,当患者转院或出院之后对病床和病房进行终末消毒处理[6]。

1.2.6 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滥用与不当使用抗菌药物。护理人员必须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与特点以及药理作用完全掌握,并充分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搭配特点与禁忌[7]。谨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且在使用前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与细菌培养,使抗菌药物起到最大程度的作用效果,并尽量减低产生耐药菌株的几率。

1.2.7 加大监测与监控力度 感染控制科与护理部随时对消毒灭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和责令改进。每月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综合检查并在全院大会上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和评价,针对相应的检查情况进行适当奖励或惩罚。加强对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导管室、口腔科等重点科室的监控与管理,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环境卫生学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8],对于不达标因素必须整改到达标为止,从而为临床服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表1 控制途径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表2 控制途径实施前后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比较

1.3 观察标准

比较控制途径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其中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医院感染人数/医院内患者总人数×100%;环境卫生学合格的评价标准为:检测环境中空气的细菌菌落总数≤4 cfu/(15 min·直径9 cm平皿)。卫生手消毒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 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 cfu/cm2。Ⅰ、Ⅱ类环境物体表面菌落数≤5 cfu/cm2,Ⅲ、Ⅳ类环境物体表面菌落数≤10 cfu/cm2。消毒灭菌处理后的物品未检测出微生物[9]。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检测合格数/检测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比较控制医院感染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详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医院感染控制途径实施之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比较

比较控制医院感染实施前后的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详见表2。

由表2可以得出,在医院感染控制途径实施之后,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明显升高,且实施前后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医院感染包含患者在住院期间内发生的感染以及住院期间已经获得但在出院之后才发生的感染,简言之就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而在住院之前已经发生的感染与已经在潜伏期的感染并不包含在内。医院感染控制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能够综合体现医院的医护质量水平,因此,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途径十分必要。医院感染的对象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住院患者、患者家属与探视人员、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与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就诊于门诊和急诊部门的患者等[10],但是患者家属与探视人员以及门诊急诊就诊的患者只在医院短暂停留,因此无法确认他们是否是在医院获得的感染,感染对象主要还是医院工作人员与住院患者[11]。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医护人员缺乏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不够了解其危害性,未对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进行严格执行和规范,没有构建完善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没有对感染传播途径进行严格控制,没有有效监测消毒灭菌的过程与效果等[12]。

本文分析探讨了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途径,可以发现在实施控制途径之前,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16%,而在实施之后的感染发生率为2.05%,明显降低;在实施控制途径之前,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为91.24%,实施之后的合格率为99.69%,明显升高,差异显著。

总而言之,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途径,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环境卫生学检测合格率,提升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使医疗工作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卫生学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Endogenous motion of liver correlates to the severity of portal hypertension
中国公共卫生学建制化起源刍议——始于认知致病微生物的显微镜时代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