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2-19 02:20钱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贝伐靶区单抗

钱辉

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脑部是肺部最为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约20%~65%的肺癌患者会在诊疗过程中发生脑转移[1-2]。肺癌脑转移会使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降低到1个月,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延长到2个月,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可使mOS延长至2~5个月。但脑放疗尤其是WBRT可能会损害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并加重毒性反应[3]。临床常用的靶向类药物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起效慢,且短时间内需要与糖皮质激素、甘露醇等联合使用。贝伐单抗作为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有一定优势,但仍有一些争议。本研究对我院60例肺部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贝伐单抗在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首次诊断脑转移;(2)患者手术治疗失败;(3)经过诊断脑实质转移,颅内压增高,特异性局部病灶症状和体征明显;(4)所有选取参与研究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8~73岁,平均(61.73±7.26)岁,病灶数1~4个,平均(2.38±1.04)个;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8~74岁,平均(61.85±7.33)岁,病灶数1~4个,平均(2.29±1.13)个;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位置、范围、程度等。

对照组给予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治疗,扫描头顶上缘露空至下颌骨下缘,获得增强CT与MRI T2加权图像,采用骨性标志进行融合。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采用增强MRI显示颅内转移病灶,于病灶及周围水肿区上下、前后、左右5 mm直径范围内,勾画相应计划肿瘤靶区(planning gross tumor vo]ume,PGTV);临床靶区(clinicaltarget volume,CTV)则包括硬脑膜在内的全脑。靶区勾画结束后进行照WBRT治疗,PGTV剂量为30 Gy/10 F、3 Gy/F,1周5次。治疗完成后,颅内病灶加量照射,剂量为15 Gy/5 F、3 Gy/F,1周5次,持续治疗3周。每天采用锥形束CT扫查并校对摆位误差。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贝伐单抗 [商品名: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批准文号:S20120069,Roche Pharma(Switzerland)Ltd.,规格:400 mg(16 mL)/瓶)] 进行治疗,静脉滴注,剂量7.5 mg/m2,首次使用时持续滴注90 min,放疗第1 d即使用,每3周滴注1次。患者耐受性良好,第2次可改为滴注60 min,根据其耐受性,可逐步调整为30 min。

1.3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贫血、呕吐、恶心、出血、头晕、脱发、认知障碍、记忆损伤)。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版进行评估[4],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目标病灶基本消失;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基线病灶长径之和缩小>30%,且无新病灶出现;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基线病灶长径之和增加≥20%,或有新病灶出现;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即基线长径之和缩小程度未达到PR,增加程度未达到PD。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的方式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的方式表示,行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贫血、呕吐、恶心、出血、头晕、脱发、认知障碍、记忆损伤,观察组分别出现2例、3例、2例、8例、10例、4例、4例、11例、3例、2例,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2例、3例、9例、9例、5例、3例、13例、3例、3例,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肺癌脑转移瘤是肺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且预后很差,治疗不及时会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到3个月以内。脑转移局部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WBRT、立体定向放疗等,脑转移灶的化疗敏感性通常与原发灶、颅外转移灶相同,ABRT在治疗原发灶的同时,能够治疗转移灶,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阻止了治疗药物在脑转移灶局部有效治疗浓度的增加,导致疗效十分有限,铂类、紫杉醇、替莫唑胺、亚硝脲类等药物都难以改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存质量[5-7]。

传统化疗药物因分子量较大,所携电荷易与白蛋白相结合,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发挥抗肿瘤作用。为了跨越血脑屏障,近年来,临床试验比较了多种药物与化疗联合使用的方案,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化疗联合贝伐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单用化疗、单用姑息治疗方案,显著延长了脑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与单用酷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无明显差异,但其耐受性更好[8-10]。

脑循环内出现转移性癌后,贝伐单抗会在血流缓慢的毛细血管床内停留,与内皮细胞互相作用,以粘附分子为媒介穿过内皮细胞[11-12]。攻克血脑屏障后,癌细胞就会与细胞外基质、局部脑实质细胞、副分泌信号分子等直接接触,肿瘤生存与生长会与这些因子相适应并相互作用,脑组织则模拟血管内皮因子、血管扩张与生成的机制,促进转移瘤的生长,因此,血管生成和脑转移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促进肺癌脑转移灶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研究显示,脑转移对VEGF有很高的依赖性,脑转移灶中VEGF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的密切相关性[13]。

综上分析,贝伐单抗治疗肺癌脑转移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贝伐靶区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贝伐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卵巢癌化疗+贝伐+PARP抑制剂维持治疗效果分析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PD1单抗市场竞争加剧 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