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乐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东莞 523419)
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教学以其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便于自主学习、适合群体多样化、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以及海量学习资源等优势迅速发展,已成为各类教育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国内外许多著名互联网企业和教育机构重视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纷纷将其作为重点业务和发展方向。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随时共享,从而摆脱了传统课堂对学习的时间要求,学生们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平等分享教育资源的机会,打破传统教育的地域界限,有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进度也不尽相同,网络课堂可使学生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起点,为不同基础和不同文化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
网络课堂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受教育程度,也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没有传统课堂对时空的限制,也没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网络课堂还可以将学习者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来讨论,成为即时高效的学习团体。
在以往的教学当中,老师常常偏重于讲解教材当中的内容,但是教材当中的内容更新速度比较慢,而且内容相对较为陈旧,很多知识已经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且教材当中的内容是比较有限的,其所包含的知识量比较少。高校信息化教学能够运用互联网当中大量的信息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丰富,可以使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而且老师可以利用网络的教学资源进行更新教学资料,然后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内容。
许多学校采用的是比较常见的灌输教学方法,此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其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长期在此种教学方法当中学习,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还可能对灌输教学产生反感。信息化教学能够采用多媒体等工具,使教学更具有灵活性,而且在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视野。而且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提高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性。
我国高校教学常常只采用只一种教学形式,而且在实践教学当中比较注重形式,学生参与的机会比较少,导致实践教学无法有效发挥效果。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采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之后,可以使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更加丰富。另外,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师生之间更好地交流,有助于使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好教学模式的调整,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目前网络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网络覆盖到了千家万户,但在高校教育教学这一块仍然没有突破一贯以来的模式。许多高校虽然拥有较好的网络环境,但却较少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里网络充其量只是成为教师查资料、学校内部管理和学生网上猎奇、玩游戏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是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讲授的主体,学生依然是课堂里被动接受程序的“机器人”。学生获取知识大多只能从教师的讲课和课本中固定的内容而来,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根本无法跟得上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毕业生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将受到很大的约束。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也意识到并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增加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鼓励教师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等。但教师对多媒体的应用大多只限于用PPT 幻灯片和鼠标来代替黑板,实际上仍然是重复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利用大数据等真正网络资源进行更深层次教学活动的教师仍属凤毛麟角。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和主动性。融合一些图片、场景、影视资料等融入教学设计中,创造较为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古板地讲述,而是走到同学们中间,融入同学们当中,让他们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老师能随时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能随机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避免学生学习的疲劳和懒惰性,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教学环节还可加入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当准老师,给同学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介绍自己的实验成果,从而形成一种赶、学、比、帮、超的学习氛围。
“互联网+”时代下,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可视化设备的普及,传统课堂的壁垒逐渐被打破,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多种可选的方式与便利,为课下实时解答学生的课程疑问提供了技术可能。跟之前所流行的慕课相比,“混合式”教学以传统课堂小班授课为主,融入网络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活动。教师利用腾讯公司的QQ 聊天软件及微信app 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群,并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师生互动的空间更为紧密,在课后指导上甚至可以做到一对一交流,使得教师对班级的学习状态掌控到极致,从根本上杜绝了出现不及格学生的可能,这是大规模开放型网络在线课程——慕课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使得网络上有指数级别的信息,这样就导致了如此多的信息中会出现大量和教学无关或者关系不紧密的信息,这些资源充斥着网络,对此就需要教师对网络资源进行仔细的审查和甄别,选择可利用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最后的结果是得到有效的,并能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在实践中互联网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时,教师要先经过高校的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培养以及实战演练技能,让教师学习到怎样在庞大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对学生的学习帮助最大的、和教学计划相符的知识,将这些信息投入到教学中。
教学天地不是公众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空间,而且,网络教学中的师生言论应符合真善美的标准,而不能不负责任地乱发议论,尤其是为人师表的教学工作者更应如此。当交互双方都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交往,人们之间的信任感便容易建立起来,这应该是每一个人所真诚期望并努力去做的。规范教学网络行为的措施有很多,例如,限制一般过客进入网络教学平台,限制学生使用多个名词,剔除与论题无关的交互,增加交互双方的透明度等。通过这些管理措施的实施,以促进我国网络教学更加健康发展。
信息化教学需要丰富的资源条件,才能使信息化教学得以完善的。第一,需要安装相关的硬件与软件,而装备的安装需要专业的硬性标准。光纤宽带属于我国网线的连接与安装最为先进的设施,因此学校需要优先采用此类装备。在学校教学建设当中,可以有效减少出现相关的故障问题,为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在进行安装软件的时候,可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研发、安装和维护工作。在应用软件的时候,需要做好安全防护,避免黑客的攻击和入侵,并且需要定期进行软件的更新,使软件更加符合教学的要求。每个学科的老师均可以在网络上开展教学,这样师生均可以更自由地安排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另一方面,在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时候,学校领导经过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并且需要对信息化教学应用进行监督,才能使信息化教学应用得以完成教学目标。
加强网络课程建设能够更好地扩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对于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深化师生之间的交流、扩展教学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