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媚丹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影响和渗透着整个社会,这给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要有效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基层组织。
随着21 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互联网+”模式的兴起及其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效的基层党建必须加快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步伐,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有效利用。高校可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来建立高校“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型。因此,通过“互联网+党建”模式来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和探讨“互联网+党的建设”中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施“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型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这些意义可以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实施“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型是21 世纪信息时代的普遍趋势。截至2018年9 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8.12 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7.98 亿。作为传播文化和创意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点,我国高校应积极追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式。其次,实施“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式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互联网+”计划已上升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层面,并且该计划也不断实现与社会各界的全面融合。“互联网+”与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效整合,也将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领域。最后,实施“互联网+党的建设”模式,是促进高校基层党建有序发展的有力途径。由于高校管理工作和教学生活相对特殊,高校成员活动范围广泛,这使得党员组织开展集体学习活动变得困难。通过实施“互联网+党建”模式,有效利用互联网高效,互动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者只有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才能实现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首先,在新形势下,传统高校的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工作思路、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更加有效的开展党建工作。只有进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其次,在创新高校基层党建方式时,有关党组织要加强对当前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例如,基层党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平台的建设来建立接受群众监督的渠道。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与党员干部有关的电子信息文件,可以通过网络展示平台公开显示电子信息文件。这样,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显示党员干部的实际情况,而且党员可以在公开的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促进基层党的在高校中健康稳定发展。
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部门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党建工作部门有必要动态地实时关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有效地介绍新的信息技术成果,以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最终有效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为了营造良好的党建工作环境,党建工作者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网络载体的建设的多元化,以提高网络载体对广大党员的吸引力。例如,通过加强党建网站建设,可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公信力。在建立党建网站时,首先,网站应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以实现学习和考试的功能,并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其次,为了有效提高党的建设网站的吸引力和增加党员的参与度,党建工作者可以尝试介绍党员喜欢看和听的有关问题,并通过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
随着“互联网 +”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兴技术,“大数据”就是其中之一。随着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广泛推广,许多行业依靠它都实现了长足进度和快速发展。在高校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加强有效数据的应用,促进党建工作的优化创新。首先,要依靠大数据建立相应的党员管理平台,促进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变得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实现对党员的有效管理。其次,要依靠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党员教育,促进党的建设教育的有效创新。在创新党建教育工作中,党建工作者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党员培训体系,而且要促进一系列网络资源的优化,为广大党员提供有力的学习平台,有效提高党建教育的有效性,并为党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高校作为前沿知识和最新技术的探索者和推动者,应率先适应时代潮流,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融入党的建设工作。互联网的使用可以促进高校党建的创新发展,还可以帮助高校突破工作瓶颈,摆脱传统束缚,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