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微课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2019-12-17 08:14殷玉花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微课程初中语文

殷玉花

摘要:微课程是集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整套教学于一体的设计环节。如何利用好微课程,实现与初中语文教学的交互作用,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语文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为主要内容,分析了交互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微课程   交互性教学

微课程又称微课教学,是应现代信息技术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用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也是诸多新型教学模式中受众度最广、评价最高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细化知识点,进而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一、微课程的应用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通过高度施压将知识灌输进学生的大脑中,这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抵触心理,还不能保证教学效果。而微课程教学视频则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相反,其内容的覆盖性更广,不仅包含课本中蕴含的知识点,还拓展了内容,以丰富有趣的故事为载体,体现出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实施的重中之重,在应用微课程时,教师要灵活应用微课程教学视频,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让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探究知识的乐园。

如在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在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微课教学视频进行预习,了解课本的背景、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抽查。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照课文自然段选人进行朗读,并描述文章大意。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微课教学视频拓展课本内容,讲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战争的畏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强化教学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全部依靠教师的讲解,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不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教师主动灌输知识,致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思维得不到成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微课程的应用可以改变学生逆来顺受的学习态度,教师以有趣的视频教学为媒体,向学生传递知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如在教学《三峡》时,教师可以将三峡的风景图片导入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在学习时体会三峡波涛壮阔的风景。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互相讨论自身对文章的见解,并归纳意见,最后在讨论完毕后,由组长依次汇报给教师。

二、微课程应用的有效性策略

1.应用PPT软件进行语文交互性教学

PPT软件是计算机应用中极为基础的办公软件,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化繁为简,将固定的文字以图片或者其他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音阅读,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找到文章的朗读版,供学生学习文章的朗读形式,体验朗读情感。另外,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时,教师要对文章的题材提出一定的要求,让学生选择一些爱国题材或者情感描写细腻的文章。

3.情景劇模式的交互教学

情景剧教学模式教学难度较大,学生要想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学会团队合作,所以在情景剧教学模式中,教师要以编剧、导演的身份指导学生扮演合适的角色。此外,在情景剧的设计中,教师必须结合微课程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快速学习重要的知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程的应用促进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将信息技术和教学完美融合,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交互性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使新课程理念得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冉莉.充分利用微课程进行初中语文交互性教学[J].新课程(中),2017,(4).

[2]周军芳.充分利用微课程进行初中语文交互性教学[J].学周刊,2016,(5).

[3]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微课程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