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明
(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江中小学,广西 河池 530700)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如何学习,自觉、主动的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去。在课堂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自主创新、自动探究的能力。该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课堂的主动权是学生,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权利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具体来说,常见的、影响较大的可以分为三个客观方面。
一是学生本身,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如何、态度如何,都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较大,自我效能感指学生对完成某一项任务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一个学生如果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其自信会得到更大的提升,对未知的事情也会充满憧憬,能够满怀信心的去努力,相反的,如果一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其完成任务的信心就会减弱。
二是教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指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生,平时接触的事物较少,自己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
三是家庭,在农村,我们可以看到,很大一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孩子会有更多的溺爱心理,而这种溺爱心理恰好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产生依赖感。
学习需要一定的氛围,只要有了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慢慢培养起来。因为我国国情所决定,现阶段我国还是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前提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有点困难。因此,为了改革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自主学习环节。例如,在小学课堂上也存在梯度式教学,因为学生掌握的基础不一样,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就可以进行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思考和讨论。一次次的从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即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学生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和蔼可亲的。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既有助于班级管理,又有助于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也要教给学生与人相处、交往的道理,;老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小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教师一方面就可以做到的,影响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学校老师和家庭。老师和家庭的有效沟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教师来说,和家长多沟通,可以更加的了解学生的特点和脾性,毕竟除了在学校,学生待的最多的就是家里,家长对于孩子的脾性是最了解的,也有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其次,教师与家长多沟通,有利于家长正确的教育孩子,在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不一,很多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很多时候不仅不利于小学生的性情习惯养成和学生习惯的培养,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叛逆的心理。而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人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给家长提建议,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家校进行有效的、长期的沟通与交流,互换信息,对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利的,在家校共同教育之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性情品质的养成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学生自身喜欢学习,能够动脑努力学习;老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多创设自主学习的场景和氛围,让学生习惯在这种环境下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敢于与老师交流、乐于与老师沟通;家校有效联系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推动剂,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