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
(辽宁墨一珠宝艺术品有限公司,辽宁 抚顺 113000)
关于活壳雕刻技艺,大家都很陌生,都会问什么是活壳雕刻?最早听我师傅提起的时候我也同样的好奇。根据资料记载和我师傅的讲诉,这门雕刻技艺起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时经京城一贝勒推荐,出身于木雕世家的赵昆生、赵景霖兄弟来到抚顺,应募修建沈阳故宫凤凰楼,凤凰楼修建完工之后,抚顺的大户人家看中了他们的手艺,请他们到抚顺经营木雕生意。1903 年二人来到抚顺后,发现抚顺煤精和琥珀是可雕性较强的工艺品原料,便尝试进行煤精、琥珀雕刻,起初是先用煤精雕刻了一个圆球,这个煤精球扔到地上可以弹起来,后来又尝试雕刻烟碟(现在的烟灰缸)、烟嘴、笔筒等普通的小工艺品,逐渐开创了活壳雕刻技法。
赵昆生、赵景霖兄弟俩来到抚顺后,认为这项生意前景非常好,便与另一个木雕艺人张佰孝合作,于1906 年成立了抚顺第一家从事煤精和琥珀雕刻、销售的商号“双和兴”。“双和兴”门下有学徒20 余人,生意遍布大连、沈阳、北京、广州等地,是当时抚顺规模最大的煤精、琥珀雕刻作坊,三人也成为抚顺煤精、琥珀雕刻的第一代宗师。
1958 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为了向世人展示抚顺煤精的独特魅力,刘东坡等大师发挥集体智慧,废寝忘食,用抚顺煤精雕刻成直径高达1 米的大型地球仪。抚顺煤雕作为最具地方特色艺术品在人民大会堂辽宁厅展出,引起全国轰动,也使得抚顺煤雕这一世界罕见的工艺品名扬海内外。
1958 年2 月13 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视察抚顺露天矿时,亲手把持和观赏了刘东坡弟子王继昌等人集体创作的《大肚弥勒佛》等煤雕艺术品。那一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有感于煤雕艺术品的精美和抚顺西露天矿的恢弘气势,欣然题词:“大鹏扶摇上青天,只瞰煤海半个边。”
1959 年2 月,煤精雕刻社、玉石雕刻社、琥珀小组等合并成立抚顺特种工艺雕刻厂。由于抚顺煤精雕刻有比较深厚的基础,玉雕与煤雕“两艺合一”,形成了具有抚顺特点的雕刻风格,在全国雕刻界颇有名气。抚顺玉雕马在上海举行的大型玉雕评奖会上,与北京雕刻厂创作的精品不分伯仲。在众多评委反复评议下,抚顺玉雕马以煤雕风格为底蕴并结合玉雕工艺一举夺魁,成为当时全国工艺美术界的佳话。随着刘东坡、王继昌等一大批煤雕艺术大师在全国迅速走红,他们的作品在全国工艺博览会上屡屡获奖,其作品大都被国家或民间收藏。抚顺的煤雕作品题材广泛,雕刻技法精湛,堪称一绝,尤其雕马工艺在全国各类雕马工艺中首屈一指,是抚顺的金字招牌。
活壳雕刻技艺起源于木工,后又结合玉雕工艺、天津泥人张与象牙厂的技艺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在清王朝发祥地抚顺,煤精和琥珀雕刻艺术不仅是一门手艺,一个产业,更是一个颇具象征性的地理文化符号。抚顺的煤精、琥珀雕刻艺术与百年“煤都”同生共荣,堪称这种艺术门类全国的鼻祖,极高的品质,原料的唯一性、工艺的独特性,让抚顺的煤精、琥珀雕刻名扬海内外,并成为“煤都”抚顺发展进程中,历史、地理、文化最独特的符号。
传承上百年的手艺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总结概括的,特别是手艺,需要言传身教,这里只能大概讲解。活壳雕刻技艺用的工具主要以刻刀为主,分为圆铲、扁铲等,其中扁铲种类大小繁多,与普通刻刀相似,与众不同的是圆铲,为活壳雕刻技艺特有的工具,都是匠人根据雕刻需要手工制作打磨。技法在初期定型前都是下坡刀,刀法分勾、挖、顶、戳,雕刻中要随之加刀补刀,其实汉八刀与永字八法如出一则,道理都是相通的。雕刻衣服时讲究曲度、弯度、摆度、飘度,飘带要有来龙去脉,风带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活壳技法在雕刻中的表现,比如说雕刻衣纹,只是以阴刻的方法刻出几条线代表衣纹,就是死壳。用活壳技法可以雕刻出真实立体的褶纹。在做活儿时,定型前要下坡刀,不可以一步定死,给雕刻过程中调整形态留有余地和空间。总布局定完后画稿需要变动,根据感觉深入,感觉也是感受,一定要感觉心灵与之沟通,没有第一刀产生,就没有第二刀。随着刀法的跟进才有变,感觉到了以后,才能使得作品更加完美。
1909 年出生的刘东坡,自幼随父到抚顺谋生,12 岁拜赵昆生为师并得到真传。四年出徒时,这位16 岁少年,一改师兄弟只能雕刻烟盒、烟嘴、笔筒、花瓶等小工艺品的创作风格,创作了大型煤雕作品《刘邦斩蛇》,轰动一时。不到20 岁,他又根据民间传说创作了《虎奶霸王》等大型煤雕作品,在题材创新和艺术水平上超越了师父等前辈。新中国成立后,刘东坡、郭义、李玉明等艺术大师迎来了新生,1954 年后,刘东坡等11 名艺人在政府帮助下成立了煤精雕刻小组、煤精雕刻合作社、抚顺雕刻厂,从这时候开始,煤精雕刻艺术才真正实现了从师徒传承到社会传承的飞跃。
刘东坡徒弟王继昌将师门活壳雕刻技法传于儿子王德禄。
1973 年我的师傅程彬跟随王德禄学习煤精雕刻,苦学技艺三十多年,不但得以真传,并将师门活壳雕刻技艺发扬光大,开创大握推刀法与煤精镂雕技法。
2008 年,抚顺煤精雕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师傅程彬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四件作品代表辽宁参加第29 届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大型展示活动,受到海内外人士赞誉。2010 年代表辽宁省参加上海世博会煤精雕刻展。代表作有《广目天王》、《关东魂》、《龙凤链瓶》、《牧归》、《睡罗汉》、《维摩演教》、《自在观音》、《渔樵问答》等。
当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些作品时,完全被震撼到了!因为出生在煤精、琥珀产地,从小见到的雕刻作品都是工艺品,我惊讶这些画起来都很难表现的物象形态是怎样通过刻刀体现出来的?简直就是艺术品!便对这门手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2014 年正式拜师潜心研究活壳雕刻技艺,师傅毫无保留的将师门的技艺传授于我,这些年来,我一直在专研将师门的雕刻技艺从煤精雕刻转向琥珀、蜜蜡雕刻。以美院的专业素养配合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作品在追求创意中不失古韵,在传统中与当代契合,将传统雕刻技艺与当代设计相结合,追求如其本来的大美之作。艺术是相通的,都是对世间万象的阐述与内心情感的表达,当融会贯通,就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代表作品《明空卧佛》、《岳阳楼记》、《东方印象》等得到全国玉雕行业协会领导的高度认可。2015 年,通过我们师徒二人的努力,成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技艺传承基地。
抚顺活壳雕刻技法就是这样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发展至今,第一代宗师赵昆生、赵景霖;第二代代表传承人刘东坡;第三代代表传承人王继昌;第四代代表传承人王德禄;第五代代表传承人程彬;到我(墨一)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传承人。
艺术之路是寂寞的,是一个慢热性和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走下去。远看光鲜亮丽,只有自己从事了,才会发觉没有容易二字。艺海无界、学海无涯,活壳雕刻技艺通过一代代手艺人的传承与发展,已不仅是个人的兴趣,更多的是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