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背景材料助推内容理解

2019-12-14 14:11邓超
求知导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时代背景

摘 要:背景材料指文章所反映的一定社会生活的具体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材料。它在文章中不是作为主要内容出现的,而是对主要材料进行有关的补充、说明或进行比较。本文结合具体课例,列举引入背景材料的类型,探讨如何通过联系人物资料、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经历、参考他人评论来达到感悟人物形象、品味词句含义、体会深厚感情、理解课文内涵的目的。

关键词:背景材料;理解课文;人物资料;时代背景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0-0081-02

引    言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教学重点之一,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笔者认为,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的缺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常见教师引入背景材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升华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但着眼点不同,引入背景材料的类型、时机、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笔者将通过具体课例谈一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怎样的背景材料,以破解课文内容理解的难题。

一、联系人物资料,感悟人物形象

对于写人叙事类文本,感悟人物形象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揣摩、体会,来感悟人物形象。例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很多教师紧扣“半里多路”“下马步行”“轻轻”“等了半晌工夫”,以及刘备对张飞的责备等,引导学生体会刘备对诸葛亮的恭恭敬敬。如此教学,对于感悟刘备尊重人才的人物形象确有帮助,但如果教师能再进一步,如出示以下资料(如表1),那么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可能会更深刻。

正常情况下,人们是对年长、地位高的人恭恭敬敬。通过资料,学生不难发现刘备比诸葛亮大了20岁,算得上是他的长辈,而且刘备贵为皇叔、镇东将军,而诸葛亮仅仅是一介布衣,地位悬殊极大。表格形式的直观对比,一下子就将刘备求贤若渴的人物形象凸显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刻感悟人物形象,而且可以从资料中提取重要信息,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二、结合时代背景,品味词句含义

不少课文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一些词句蕴藏着深刻的含义。这些词句往往因看似普通而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滑过”,或因让人疑惑不解而造成阅读障碍。这样的“滑过”“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借助资料,填补学生认知上的空白,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词句背后的深刻含义。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写道,作者周晔发现爸爸和伯父只有一点不像——“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而伯父的鼻子“又扁又平”。對此,鲁迅先生的回答是:“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周晔感到不解:“碰壁?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鲁迅先生再次作答:“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段对话表面上看“很家常”,就是一家人边吃饭边对长相差异问题进行交谈。但结合时代背景不难发现鲁迅先生所说的“黑洞洞”“碰壁”是另有所指。因此,在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质疑,并出示了一段关于当时时代背景的资料(鲁迅先生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他经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而反动派害怕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许他发表文章,而且还要逮捕他)。当学生阅读了这段资料便很容易体会到“黑洞洞”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碰壁”指鲁迅先生在与反动派作斗争时经常受到挫折与迫害。

特殊的时代背景会产生特殊的语言,探寻语言的“特殊之处”,从词句的品味中准确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意。

三、了解作者经历,体会深厚感情

作者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内在情态,然后将这种情态通过辞章表达出来;但对读者而言,则是由外而内,从文辞入手体会蕴藏其中的情感。文辞是外显,情感是内核,读者“沿波讨源”必须有架构起内外联系的桥梁。选择怎样的桥梁,应因课而异、因人而异。笔者认为,了解作者经历是桥梁之一。

例如,《桂花雨》一文,作者琦君在文中回忆了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对于这一点学生不难体会,但对于蕴藏其中的乡情学生却是难以体会到的。那么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师:《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作品,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那么,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又该如何理解母亲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呢?

学生陷入沉思,无人举手发言。

师:这的确不容易理解,需要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思考。琦君,1917年出生在浙江温州,1928年迁居杭州,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后又移居美国,一生漂泊。但不管她身在何时、何处,在琦君的心灵深处,永不忘怀的便是童年,是故乡。

学生纷纷举手,交流中均能谈到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师:琦君的一生,就像一叶孤舟,她是多么想回到故乡去看一看。假如作者没有这样特殊的人生经历,是很难写出这样情感细腻的文章,假如不了解作者这漂泊的一生,我们也难以体会到她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因此,在阅读时,我们要去了解作者经历,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藏的情感。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我们要架构起内外联系的桥梁,要寻找到诱使作者“辞发”的“情动”所在[1]。

四、参考他人评论,理解课文内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对理解课文内容同样适用。在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时,我们不妨先学习、借鉴他人的“成果”,从中获得启示,再结合自己的思考,扫除理解障碍,获得属于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一课时,学生对最后两段话的含义很难理解(“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对于这样的教学难点,教材中进行了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来理解(“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是冯雪峰的《论〈野草〉》、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好的故事》最初发表于《语丝》,后来编到了散文诗集《野草》中)。有了这两则资料的补充学习,学生再理解课文最后两段话就容易多了,对于鲁迅先生那种虽身处黑暗,但对美好事物有着执着的眷恋,期望美好未来尽快到来的思想情感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结    语

在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背景材料,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使思维的双翼不至于为文本所禁锢,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多元解读”,而且是一种阅读策略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与运用中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李节.“人生是花,语文是根”——特级教师于永正访谈[J].语文建设,2012(12):20-24.

作者简介:邓超(1982.1—),男,江苏涟水人,现任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时代背景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新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钢琴作品的思政融合
生态时代背景下我国绿色农产品转型升级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智能产品在居室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华丽追梦者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创设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入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