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蓓
[摘 要]素质教育是时代对于高校钢琴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当前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工作的基本导向。文章在简要分析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设计高校钢琴教学路径,以期为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提供必要的借鉴,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为社会推送出更多高质量钢琴人才。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钢琴教学 教学路径
近年来,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随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
钢琴作为一项以创造听觉美感、表达情感思想为主的艺术表演形式,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品位、情感体悟、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准确解读作品的情感与思想,从而顺利且准确地进行演奏。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艺術修养,既要求学生具备钢琴审美、编创、训练、表演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必须具有艺术、文学乃至于哲学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文化深厚、品位高雅、情感丰富的人。
2.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
钢琴教师培养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学生更好地编创和表演钢琴作品而服务,为了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使学生具有丰厚的钢琴理论知识、掌握丰富的钢琴演奏技巧、具备钢琴作品情感思想的解读能力。这样,学生一方面可以顺利而准确地完成钢琴作品的二次创作;另一方面可以根据传情达意的需要编创出完整的钢琴作品。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在课堂之外乃至于毕业之后,仍能够高效率地进行钢琴学习,不断提高个人钢琴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性格性情是学生提高钢琴学习效率、拓展钢琴艺术生涯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个人建构良好社会关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素质。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基于此,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也应确立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性格性情的教学目标。在综合艺术教育、钢琴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情感。
当前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是基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学生专业潜力、拓展学生钢琴职业生涯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前我国高校钢琴教学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综合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学生钢琴专业能力的“沃土”,然而这些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显性教育与隐性熏陶协同进行的过程。调查发现,虽然我国高校钢琴课程体系中也有公共艺术、思政课程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但主要集中在学生刚刚入校的一两个学期,授课时间只有32个学时,整体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内容上不够深入和规范。这极大地弱化了培养效果,再加上学校监管力度不足,教师和学生缺乏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容易使该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流于形式。
2.钢琴专业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导向
从素质教育目标的角度来说,钢琴专业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钢琴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任务,而且还要具备更广阔、长远的视野,应纳入综合艺术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结合钢琴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从而实现学生的专业学习、艺术修养及思想道德协同发展。目前,高校钢琴教师普遍缺乏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狭隘地将钢琴课程教学工作局限在如何培养学生的钢琴技能、增强学生的钢琴编创与表演能力上。部分钢琴教师还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钢琴编创与表演能力,追求钢琴教学的即时、显性、直观效果,而忽视了钢琴的理论教学,致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进一步恶化了学生“底子差、基础不稳”的问题,不利于其向钢琴职业发展。
3.钢琴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性化的生活、学习、情感经历,由此决定了学生之间具有差异化的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性格、思想道德,而且具有不同的认知与接受能力。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提升教学效果。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高校钢琴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刀切”的问题,缺乏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关注,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对所有学生进行一致的教学活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体验,对教学计划、进度也有不同的认识,而不适应的感觉会影响其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路径
1.宏观层面建构“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是学生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过程也是一个互助互促、长期教育的过程。针对当下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问题,钢琴教师应秉持“全程育人”的理念来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将综合艺术素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融入整个教学阶段,持续、全面、系统地进行人才培养。具体来说,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学年期间均需接受综合艺术修养、思想道德修养、钢琴理论、钢琴审美等方面的理论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学生应从大一学年下学期开始直至学生毕业,都要进行钢琴技巧训练、演奏表演、作品创作等实践学习。在大四学年的实习实训阶段,高校应纳入培养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实习实训任务,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2.中观层面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课内容体系
素质教育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执行与落地主要依赖于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关键在于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課内容体系。高校钢琴教师以及各艺术课程教师、思政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三项内容来设置课程目标,以各门课程的主体知识为主,直接或是间接地融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下积极参与钢琴学习活动;在实践中以理论为支撑,开展实践演示活动。教师在教导学生按谱例训练、模仿练习的时候,也要讲授独立编创、训练、表演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微观层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
因学生之间的综合艺术修养、钢琴专业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具有差异化,因此,高校钢琴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首先,钢琴教师应从宏观层面引入模块化教学、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差异化、针对性教学,改变“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其次,高校钢琴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素质教育以外,还应结合学生个性特征,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钢琴专业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良好的性格、优秀的品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体来说,素质教育是拓展学生钢琴艺术生涯、增强学生未来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导向下的高校钢琴教学工作应树立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钢琴创作与表演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三项目标。而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工作仍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钢琴专业课程缺乏素质教育导向、钢琴教学过程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当前,高校钢琴教师需要从宏观层面建构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观层面设计全方位育人的授课内容体系,微观层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引导,由此才能顺利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丽:《钢琴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训练》,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4。
[2]罗玲芝:《钢琴教学与实践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9。
[3]廉莹:《分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艺术评鉴》2019年第1期,第97-99页。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