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涛
摘 要:作为自然学科的化学,主要存在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形式,并其主要内容是对物质的结构、组成、变化以及性质进行深入探究,所以对正处于思维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在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需要化学教师可以积极寻找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与效率的途径,才能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化学知识积极性的同时,推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事业发展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 提升途径
中学生不仅思维意识较为活跃,容易受新鲜事物的吸引,同时其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特征,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帮助学生始终维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虽然化学知识抽象性较强,且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强的锻炼性,但同时其内容中也有许多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的知识点,需要教师通过对自身理念与教学手段的革新,从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才能切实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1]
一、当前中学化学教学面临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
由于中学化学仅在学生高三阶段学习一年后,作为升学考试的重点科目的身份出现,所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并没有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可以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提升考试成绩。而且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根据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进行制定,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出现虽然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开展教学活动,但教学成效与效率始终无法提升,甚至还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2]
2.教学手段陈旧
应试教育的深入人心,迫使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考试成绩的稳步提升,只能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强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传授下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达到提升化学成绩的目的。殊不知这种陈旧的教学手段,不仅使思维意识活跃的中学生受到严重的抑制,枯燥的学习环境也无法激发其参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导致教师在疏忽学生学习需求的情况下,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教师所进行授课内容,仅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延伸,既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活跃度,又同时严重影响其探究知识的主动性,从而严重阻碍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促进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的具体途径
1.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并不是一味地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以及学习需求,保证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够切实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才能保证其更有热情的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在更加活跃的环境中,保证教学成效与质量的稳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打破师生间的桎梏,积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及时的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和完善。同时,教师也需要意识到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以及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以致用的将知识概念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既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又能够在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促进其更好发展。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进行掌握,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思维的发散,对更深层次的知识概念进行探究,使学生不仅可以扎实掌握理论知识,也能够潜移默默地提升其应用能力,从而在提升其学习效率的同时,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步提高。[3]
2.革新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给人们生活极大便利的同时,多媒体设备也逐渐受到各个行业领域的青睐,并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单一与陈旧,以图文并茂的课件吸引学生参与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并以互联网为载体拥有海量的数据资源,可以帮助教师将现实教学中无法实现的实验与操作直观的呈给学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3.创新授课内容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能一味地将教材知识内容强行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对授课内容的拓展与创新,引导其在兴趣的激发下可以始终保持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首先,教师需要从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在安排授课内容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关联性较强的实例来作为课前导入,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情境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由于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师的授课内容也需要与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相协调,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教师需要在每节课的授课内容中,增加能够丰富学生视野的时事化学资讯,既保证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又能够激发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最后,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知识内容,而是要融会贯通的在学以致用中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革新授课内容时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在提升其学科素养与应用能力的过程中,保证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溶解度》的教学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对饱和溶液概念进行了解,并可以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可以在授课内容中增加实验环节,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不同溶解状态进行实验与观察,从而更有效率地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成效与质量。[4]
结语
总而言之,有序开展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保证稳定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如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由于化学知识相对复杂,对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以及授课内容的变革,寻找可以激发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才能在保证其学习效率的同时,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彩艳.浅谈新课改下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来源[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2]李娟.淺议如何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A]..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许钰泉.优化实验教学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8):121-122.
[4]索荣.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