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工读学校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矫正的个案报告

2019-12-10 09:00谭莺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

谭莺玲

摘要:本文为一例行为偏差生因严重不良行为被送入工读学校接受矫治教育的女性个案。分析了家庭教育方式对个案自我评价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探究了个案不良应对机制在成长中的作用。此案例运用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不良行为实践中矫正、家庭关系修复与综合教育效果评估的教育转化模式在实践中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偏差生 心理辅导 矫治教育

一、案例简述

(一)个案简要情况

唐某,17岁,身高1.68米,体重63公斤,喜欢烹饪、刺绣、轮滑、游泳、K歌等。系原生家庭留守孩子,常期游住于朋友、街角青年、社会混混之处。

(二)成长经历

唐某出生在遂宁市一普通农民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唐某和哥哥从小随祖父母生活。爷爷面子观念较重、奶奶勤劳重财、母亲教育简单粗暴、父亲玩乐无度都严重影响着唐某:动手能力强,争强好胜、面子观念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上学时唐某不惜偷盗家中钱财去讨好同学维系关系。随着变质需求的不断满足,唐某无心学习,频繁地接触社会不良少年,在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后来,唐某借口父亲因吸毒被收监而被隐瞒实情一事,变本加厉对着母亲干,经常翻墙逃学,生活费学费全拿去和朋友挥霍,甚至休学。唐某无视家人的妥协因对抗母亲管教离家出走,以乞讨的方式获得回乡路费,且唐某因认识了社会不良少年余某而以其女朋友身份混迹社会。唐某因手机在网吧被盗而伺机次日疯狂作案报复却因过往抢劫行为而被便衣刑警抓获送入工读学校学习,宣告两三年的脱缰野马生活结束。

(三)问题剖析

原因一,个案家庭问题。家庭价值观、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存在一些问题,对唐某的教育分而“治”之,爷爷的溺爱、娇宠型,要强母亲的简单说教、粗鲁打骂型,奶奶和父亲的“为满足自己需要”无界限作為型,母亲、爷爷的面子观念较重和彼此关系僵化抵对等等,无一例外地影响着唐某。

原因二,身心发展不平衡时期的共性问题。青少年身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的特殊时期,他们既冲动冒险、好奇逆反等,又缺乏辨别是非真假和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没有父母的监管督导则更容易受到本能的驱使和环境的诱惑而走上罪错的道路,不计后果的行为貌似强悍,实质上一旦冲动后归于平静时,又焦虑害怕甚至恐惧,显示心理脆弱的一面。

原因三,个体非智力因素缺陷。表现为:物欲强、重当前,追求感官刺激和冒险,情绪波动起伏幅度大,好奇心重却毫无学习兴趣,容易受诱惑,零忍耐挫折,双面人以及性格方面的品行不良。

原因四,不良少年、“娱乐至死”的负面引诱。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家长监管不到位,一款款网络游戏可以让无数青少年儿童着迷;“好奇心害死猫”,一项项娱乐让无数青少年儿童尽折腰。发泄性娱乐、满足性游戏和喜欢操控恋人且所谓荣辱与共的不良异性关系塞满了唐某的生活。

二、个案入校后表现及评估诊断

唐某看似阳光飞扬,遵规守纪,恒久不变的却是满足自己需要。在老师面前,唐某头脑灵活反应快,做事积极也能做好事,堪称老师得力助手;私下则根据自己心情和需要行事,或恶意攀比或突然挑衅,一切旨在形成攻守同盟成全自己需要,属于典型的双面人。

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症状自测量表。SAS量表评分为59分,属轻度焦虑;SDS量表评分为50分,低于标准分分界值。艾森克人格测验(EPQ)结果:外向不稳定胆汁质型:症状自测量表测试结果显示轻微强迫症状。

根据心理诊断相关原则、鉴别诊断、量表测量结果、箱庭,并结合学校关于唐某基本情况、成长经历、环境影响、个性特质、应对方式、个体表现特征、基本需要与深沉恐惧等情况调查心理评估表,从心理层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存在一定的工读学校生活适应障碍和关系问题。拟定主要以心理教育、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并行的方式对唐某进行矫治教育。

三、矫正教育过程

第一阶段适应期教育。进行基本的行为规范训练和初步的心理评估与矫正。

强化规则意识。从生活学习、劳动娱乐、人际相处、男女界限等方面落实规则,具体细化到纪律安全、团结互助、清洁内务等板块,并以其经历引导唐某领悟“当下是其多年前选择的结果,将来则是当下选择的结果,一切主要在自己手中,与旁人无多大关系。”强调真正实现自我需要的唯一方式是“与规则相约,与自律同行”。

教育疏导并行。通过会谈悦读、箱庭测量、情绪梳理、团体辅导、座谈教育、实践劳动等做出初步的心理评估和表现评估。抓住唐某事事都想主导的要强个性心理和“赢”的意识强这一特点,对其予以针对性教育。根据唐某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进一步赋予其室长兼女生手工组长职务,让其既明白“平台”的双刃剑作用,又体验“干”字“二横一竖”的实际意义,并纵向对比让其体悟择良友而交之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滚动期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辅导并行,茶艺文艺、书画与礼仪、国学等文化熏陶,劳动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师教育与同伴教育想携。

唐某是一个集好胜自尊心理与恋旧抗逆心理、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态度与情绪自控力不足、道德意志脆弱与价值观取向问题于一身的矛盾统一体。在学校法制主题教育、法制讲座和巡回法庭入校教育的影响下,督导其凡事用脑、行事循“度”。在茶艺、文艺、书画与礼仪、国学等文化熏陶下转移并培养其兴趣爱好。在劳动培养、严格军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的锤炼下增强其自制力意志力。通过同伴教育,强化唐某心理教育和行为矫正。

在进一步完善评估基础上,具体制定教育矫正策略,利用唐某现实心态中想离校的可用因素,顺势为之,将其思想行为导入老师为其设计的规范中去,因势利导恰到点上。利用让唐某管理焦头烂额的情绪化李某、怪僻的宋某、亲子关系差的曾某等个案的焦点问题,旁敲侧击灌其耳动其心让唐某自动联系自身问题,以达“敲山震虎”的目的。对唐某的错误观点看法,干脆将错就错,顺着其错误观点引导其自行推导得出错误结论或者跟离校夙愿相驳的推论,自扇耳光豁然开朗,即达归谬反正之效。避重就轻是唐某惯用手段,掩饰严重错误时不亚于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教师内心哪怕翻江倒海也要气定神闲地层剥洋葱,终让唐某无处可遁。把握尺度力度,寓期望和荣辱体验于隐喻故事中,阳性强化唐某优点之所在。对唐某顽冥不化的过度自尊下的严重不良行为,有理有据有节地先扬后抑给予惩戒教育以做效尤等等,配以心理辅导的相关技术和行为训练,相辅相成促进唐某认知修正、行为矫正。

第三阶段扩展期教育。联结家人团体咨询互动,携手社会各界齐抓共育,改善家庭成员交流方式和家庭氛围,促进相互了解,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功能,综合施策以期技以养生、良好适应社会。

首先是自我生活管理,通过女生日常学习生活日志表、行为偏差生专项评估表、日常生活思想动态及自我心灵感悟表,以自评互评他评师评方式促进唐某摆正位置。其次,着重情绪管理,通过“费斯汀格法则”故事和身边动辄就情绪崩溃的有轻微智力发育滞迟的李某个案,让其切身感悟到“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自己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决定”。充分把贝克认知ABc理论融入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中,教会其自我梳理解决问题的有效应对方式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

最后家校合力教育。家长学生在学校的主导下,通过亲情会见、亲情会餐、贫困家庭帮护活动、心理团体辅导、文艺汇演和社会实训技能等活动,敞开心扉化解心结、增进相互理解、语过心晴携手前行。

第四阶段沉淀巩固期教育。催化错误认知,重建新认知,强化自我管理,促进取得的进步,使新的认知行为得以巩固,帮助建立个人发展目标。

聚焦唐某本人,重视心理教育辅导和强化行为训练。引导唐某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自我关系促进自我成长,一方面引导唐某从内在对自身进行自省和察觉,一方面培养其如何调整自身的心态去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看法和提高应对方式与应急能力。催化错误认知、重建新的认知以达重塑自我的阶段目标,实现心身健康及良好的适应社会的最终目标。

通过对唐某上述系列思想转化和行为矫正的结果评估,唐某离校申请获得了批准并带着技艺立身的理念和良好的心态回到母亲身边。唐某祖父母学会了放手,唐某母亲也认识到核心家庭对孩子陪伴的重要性和父母的榜样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
初中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进行聋生就业前心理辅导和教育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开展合理有效的课后辅导实践研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儿童绘画在低年级心理辅导中应用初探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学困生反复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心理辅导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