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不同胎姿势用2种不同手法手转胎头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2019-12-10 12:3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枕部胎位胎头

王 莉 刘 霞

湖北省黄石市爱康医院 435000

胎姿势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姿势。正常的胎姿势为胎头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前,胎头枕部与胎背在同一平面[1]。在临床上,我们看到另一种胎姿势,也非常常见,估计占40%,即胎头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一平面,而是相反的。阴道检查胎头是枕左,而胎背在母体右侧,胎儿身体与颈部发生扭曲,不利于胎儿下降,而发生活跃期停滞及宫缩乏力现象而导致难产。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枕先露的胎方位有枕左前(LOA)、枕左横(LOT)、枕左后(LOP)枕右前(ROA)、枕右后(ROP)、枕右横(ROT)。胎姿势与胎方位对产程进展、分娩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就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两种手转胎头手法应用于两种不同胎姿势(即正常胎姿势和扭曲胎姿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阴道试产中200例因枕横位、枕后位宫口扩张进入活跃期产程延长或停滞超过2h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给予人工破膜,手摸大囟门和小囟门位置确定枕横位和枕后位。其中100例是正常胎姿势,胎儿枕部与胎背在同一侧。另100例是扭曲胎姿势,胎儿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一侧,身体与头呈扭曲态。两种胎姿势枕横位各50例,枕后位各50例。两种胎姿势可以通过:(1)B超;(2)内诊触摸胎方位与腹型相结合;(3)也可见胎儿娩出时肢体与胎头扭曲,必须采取旋肩法才能娩出,即可确定。笔者随机选择200例,根据不同的胎姿势选择不同的手法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孕妇年龄20~38岁,初产妇152例,经产妇48例,孕周37~41周,初产妇宫口扩张4~5cm以上。先露部位于棘上1cm~棘下2cm。

1.2 手转胎头成功顺娩的条件 (1)身高与胎儿体重对应(1.55m≤2 750g,1.58m≤3 200g,1.62m≤3 400g,1.65m≤3 750g,1.70m≤4 000g)。(2)宫颈扩张进入活跃期4~5cm,出现延缓或停滞,内诊发现枕横位、枕后位。(3)胎心正常,无胎儿宫内窘迫。(4)产妇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合并症,阴道试产意志坚定。(5)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征象。(6)宫口扩张进入活跃期,开大4~5cm及以上。胎头位于棘上1cm~棘下2cm。

1.3 方法 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导尿做阴道检查可以了解骨盆经线,明确宫口扩张情况、先露高低及胎方位。用触摸囟门形状以判断前囟与后囟,确定胎方位,另一手触摸腹壁两侧,平坦为胎背,可变形、高低不平的为胎儿肢体面。以确定是正常胎姿势,还是扭曲胎姿势。未破膜者可行人工破膜。200例产妇根据不同胎姿势进行不同手法手转胎位。

正常胎姿势(胎儿枕部与胎背在同侧):宫缩间歇期,右手食中二指伸入阴道,若胎头位置过低,与产道嵌合过紧,可上推胎头便其松动,但不宜超过坐骨棘平面,若宫缩乏力,可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食指与中指呈30°夹角。指端位于小囟门处,在宫缩时缓慢旋转胎头。枕左横、枕左后逆时针方向分别旋转45°、90°;枕右横、枕右后顺时针方向分别旋转45°、90°,即成枕前位,旋转成功后手不急于抽出,应观察胎儿有无隐性脐带脱垂、胎头位置有无回旋。若无,等待2~3次宫缩后,胎头位置固定枕前位时,将手取出。此为第一种手法,手转胎位法[2]。

扭曲胎姿势(胎儿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侧):宫缩间歇期,右手食中二指伸入阴道,上推胎头便其松动,不宜超过坐骨棘平面。若宫缩乏力,可静滴缩宫素加强宫缩,食指与中指成30°夹角,指端位于小囟门处,于宫缩时缓慢旋转胎头。枕左横、枕左后,先顺时针旋转15°,使胎头退位,缓解扭曲姿势,再顺时针分别旋转60°、105°,即成枕左前位。枕右横、枕右后位,先逆时针旋转15°,使胎头退位,缓解扭曲姿势,再顺时针分别旋转60°、105°,即成枕右前位,操作者发现在胎头退位之后继续旋转的同时,胎儿肢体位置也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不退位15°,直接旋转45°或90°,胎头是转不动的,因为这样会使肢体与胎头扭曲更严重,手转胎头失败。除非骨盆宽大、胎儿小可以通过产道娩出。通过此种方法胎儿先露下降快,产程进展快,将难产变成顺产,此种方法为第二种手转胎位法[3]。

2 结果

100例正常胎姿势,即胎儿枕部与胎背在同侧,用第一种手法手转胎位成功率63%,用第二种手法手转胎位成功率28%,自然分娩率91%,剖宫产率9%。正常胎姿势两种手法纠正胎方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种手法优于第二种手法,但在第一种手法无效时,可试用第二种手法。100例扭曲胎姿势,即胎儿枕部与胎背不在同侧,用第一种手法手转胎位成功率5%,用第二种手法手转胎位成功率68%,自然分娩率73%,剖产率27%。扭曲胎姿势,两种手法纠正胎方位比较,第二种手法明显优于第一种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的综合性医院,近20年,我国的剖宫产率速度惊人,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使助产士失去了处理头位难产的技能,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妇顺产的意愿增强,以及提高自然分娩率的各种举措,在我科大力开展,如导乐陪伴分娩、自由体位分娩、无痛分娩、减痛分娩、水疗技术,使自然分娩率由35%上升至50%。但这都只是缓解疼痛,纠正轻度胎位不正。当活跃期发生停滞时,胎头位置异常,枕横位、枕后位,常常因为胎头俯屈不良和内旋转受阻等引起相对头盆不称、宫缩乏力、先露下降受阻,而导致难产,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4]。扭曲胎姿势在临床上是非常多见的,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胎儿娩出时需要助产士进行旋肩法,调整胎体的位置,才能顺利娩出。扭曲胎姿势用第一种方法,成功率几乎为零,强行的旋转只会导致胎头与胎儿身体更加扭曲,无法转动,有阻力感。运用第二种手转胎头法可让胎头退位,减轻扭曲的姿势,胎儿舒适了,胎体会随胎头发生轻微的改变,利于胎儿下降。正常胎姿势只需用第一种手法就可以纠正胎方位,但当第一种方法无效时,可用第二种方法,也许胎头某个部位与骨盆某个点卡住了,阻止胎头旋转,此时先退位再前进,胎头就可以转动。另外,旋转胎头时机也很重要,过去多主张宫口开大8cm,先露棘下1~2cm,为最佳转头时机,但根据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旋转胎头时机宫口开大4~5cm,S“-1cm~0”位,早一步判断胎方位,早一步纠正胎方位,胎儿就会沿着产轴,按照正确分娩机转进行引导,顺利通过阴道娩出。反之,晚一步纠正胎方位,胎头最低点可能到达中骨盆平面或产瘤形成,如果出口平面略狭窄的孕妇,就无法完成手转胎方位,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分娩。不同胎姿势运用不同手法手转胎头法,纠正胎方位,大大提升了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枕部胎位胎头
右枕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复发1例
顺产前胎位不正能否纠正
胎位异常包括哪些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胎位不正该怎么办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针灸至阴穴配合八珍汤加减矫正胎位不正50例疗效观察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