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的种种困惑,提出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的四点建议:坚信选择,无怨无悔;春风化雨,花香自来;用心打造,共创和谐;潜心钻研,丰厚涵养。
【关键词】新教师 困惑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A-0055-02
新教师对教师岗位往往充满困惑。毕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面临新的挑战,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扑面而来。为了了解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对十多位年轻教师做了访谈调查。年轻教师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在精神压力方面,新教师普遍觉得工作实际跟心理预期相比落差大,不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做事容易患得患失。其次是在教学工作方面,新教师不知如何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不知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调控能力不强,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不知如何处理,不知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是在班级管理方面,新教师缺乏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班级管理方法,不知如何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不知如何與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不知如何与家长沟通等。下面,我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如何解决新教师面临的这些困惑,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进行探讨。
一、坚信选择,无怨无悔
教师这个职业是大多教师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当然,也许有的新教师走上教师岗位前也尝试从事过一些职业,如篮球教练、游泳教练、营销员等,也许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许为了有一个更稳定的工作等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人在遇到挫折和不顺的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短暂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理,觉得自己也许不适合从事这一份工作,也许从事别的职业可能会更好。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多公务员的工作也非常忙,简直可以说是“黑+白、5+2”,晚上加班,双休日也在加班;基层公务员更辛苦,他们生活的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压力也大;而医生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精神压力更大;工程师的收入也许比教师高,但是,他们工作环境艰苦,日晒雨淋是常态……要做好每一种工作都不容易,每一种工作都有它的苦和累。教师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就应该坚信自己的选择,珍惜、热爱这一份工作。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会竭尽全力地把工作做好。否则,对于工作只会是应付了事,得过且过。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积极向上、心态阳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也才能培养出一个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所以,选择了就应该无怨无悔,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想着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才会安心工作。这是新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二、春风化雨,花香自来
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有的乖巧懂事,有的调皮好动;有的好学上进,有的无心向学。新入职的教师最担心的恐怕就是自己管控不了课堂纪律,最发愁的恐怕就是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了。有的教师以为严厉是建立威信的好办法,一遇到捣乱吵闹、影响了课堂秩序的学生,就大声呵斥,严厉制止。殊不知,学生当场被镇住了,可是很快又故态复萌。有的教师说:“从来不见某位教师骂学生,可是学生就那么听她的话,也许这就是人格魅力吧。”是的,一位有魅力的教师一定是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但是,要想赢得学生的爱,教师首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有一颗仁爱的心。即使他们犯了错误,教师也应该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冷静地看待学生所犯的错误,耐心地听一听学生怎样说,无论是诉苦还是狡辩,教师都能对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理解,甚至对等待训斥的学生加以温和的关怀,让学生觉得教师是爱他的,即使他犯了错误教师也不会嫌弃他,也会像朋友一样帮助他,这样他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感到内疚、后悔,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教育,心甘情愿地改掉自己的缺点。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他的课堂必定能深深吸引住学生。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埋怨学生纪律差、课堂乱、不会听课,但是,能否反思一下自己:上的课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课堂是否乏味无趣?如果把一节课上得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些什么,学生当然听不明白;如果一节课上得乏味无趣,学生当然不想听。他们在座位上就会玩耍、打闹,这时,教师需要费很大的劲来管课堂纪律。如果是一节受欢迎的好课,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自然的手势,都能让学生冒出许多“奇思妙想”,把课堂变成充满情趣的学习乐园;教师一句赞许的评价,一个鼓励的点头,都能让学生更加自信,师生在课堂上常常会碰撞出思维、情感、智慧的火花,在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和孩子们之间也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师生的情谊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升华。教师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就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教师的威信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来了。
三、用心打造,共创和谐
学生从入学的那一天起,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生在校学习、活动的地方是班级,一个和谐的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所以,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尤为重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这是每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必修课。
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一个班级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为学生所喜爱,被学生引以为荣,学生必然会随时随地自觉维护班级的荣誉。集体荣誉感是学生自律向上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他们会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班主任要带领学生努力地证明自己的价值,不论是参加学习活动、劳动活动、体育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积极上进、勇于争先。学生取得了成功必然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的欢乐时,集体荣誉感便已形成。
其次,教师要让每名学生都有事情做。班主任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事务很繁杂,如果凡事亲力亲为,每天都会疲惫不堪。魏书生有一句名言:“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意思是把班内琐碎的工作分配到个人,让每一名学生都是“官”,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我非常欣赏魏书生的教育理念,每一学年开学初,就选出几个值日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考评;每个组设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科学组长、音乐组长……负责各组作业的清点、记录、发放,及时辅助科任教师的工作;另外,还设体育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图书管理员、劳动小组长、灯长、门长、窗长、桌长,负责某一范围的工作。在班级管理中,每名学生都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每名学生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很高。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他们会变得自信、自强,会齐心协力地创建优秀班级。
再次,教师要建立严格的考查制度。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反复地抓。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在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实践的过程中制订出有本班特色的班级管理规制度。制度规范对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发挥了直接的导向作用。但是,制度订出来了,怎样让学生自觉遵守?没有硬性的检查、评比是不行的。我对照班级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做得好的奖励一朵红花,做得不好的扣掉一朵紅花。红花的总数是年度评优评先的主要依据。在严格的检查评比中树立榜样、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让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最后,教师要开展有特色的班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是学生价值观内化、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学校会在某些特定的节日规划班队主题教育活动,班队活动主题可以结合学校的少先队工作计划确定,也可以根据节气、纪念日、时事等确定,还可以从学生的常规学习和生活中选择主题。主题班队会不拘于形式,一切服从教育内容,并尽可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如专题讨论、辩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茶话会、文艺表演会、参观活动、课本剧等,形式活泼多样,富有创意,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在班队会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让班级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勤奋学习的和谐氛围。
四、潜心钻研,丰厚涵养
一个人的成功也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魏书生、窦桂梅、李镇西等都是在不断钻研、反思、积累的过程中成长为大师的。李镇西每天坚持“五个一”:上好一堂课,至少找一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或社会问题,每天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每天做到这“五个一”的确很难,但是李镇西老师做到了。他说:“如果一个教师每天坚持做到这‘五个一,你想不成功都很困难!”青年教师要学会沉下心来,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汲取前沿理念和做法,将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不断探索中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教训。著名作家毕淑敏也说过这样一句话:“树不可以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间。”只有潜心钻研,养深积厚,才能厚积薄发,才能脱颖而出。
一个教师在生命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他的专业发展却需要用心去达成。教师只有把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用心做事,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作者简介:黄献英(1966— ),女,壮族,副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全国优秀教师,广西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