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3”的课题研究探索

2019-12-05 10:40魏洪波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9年8期
关键词:课题组课题高中化学

魏洪波/北京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教师

书香满园关不住,几缕墨香随风来。经过“1+3”贯通培养课题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交流探讨、思考实践,我得到了锻炼,收获了经验,感受了快乐。这是一个充满艰辛和茫然的过程,却恰又是一个最优化的成长过程。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课题提出缘由

2018年8月底,我调入北京市一零一中怀柔校区,接受了本学期“1+3”教学工作,任务是上学期完成初中两本教材讲授,下学期开高一课程。面对“1+3”这个新概念,我立即查找资料科普其含义:“1+3”贯通培养,即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及高中共4年的学习。试验学校在“1”中,突出夯实基础和初高中衔接,对主要学科知识体系做校本化调整、多样化选择,并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考复习中解放出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高中学习生活。“3”是高中3年中,全面对接即将到来的新高考,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获得全面发展。

一零一中怀柔分校对“1+3”项目学生制定了专属计划:每学期开展远游硏学,每月开展社会大课堂,每周末开展科普讲座。设定的培养目标是:人格健全有担当,全面发展有特长,勇于创新有能力。

我作为“1+3”贯通培养的授课教师,充分体会了“1+3”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在2018年10月之前却没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究其原因,最棘手的问题是时间紧、任务重。对此,我静下心来,着手深入研究“1+3”贯通培养模式下初高知识融合的问题。

课题研究背景

早在2017年6月北京市教委就提出:北京市教育改革,首先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其次,要把教育公平作为最核心的问题;第三,要突出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把教育公平与提高质量结合起来,既要把优质资源做大,又要把优质资源分配好。这为我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规划了主要内容。而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在推行“1+3”贯通培养模式中,已经显现出四个方面的优势和特点:促进教育公平,优享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机制,共享集团智慧;加强学段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突出办学特色,提供多样选择。这就为深入课题研究提供了实践积淀和丰厚土壤。

课题研究价值

经过课题组充分讨论,我们认为课题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知识结构需要四个方面。(见图1)

图1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深刻认识和理解研究意义,才能自发自觉地投入其中。在新时代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具体实践情况,我们将课题研究意义归纳为三条:将初中化学知识的零星点块与高中化学知识有机整合,形成结构紧凑、衔接有序、系统完备的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为学生节省时间,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学习兴趣与个人发展路径。

课题研究内容应紧密围绕实现研究目标,综合考虑,突出重点。我们主要抓住四个方面内容:明确“1+3”贯通培养化学课堂教学现状;高中化学融入初中课堂的立体网络的研究;高中化学融入初中课堂的教学实践的研究;“1+3”高中化学融入初中课堂的资源库的建立。

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立项

2018年10月,课题立项。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学校提供的中学学科网和中国知网查阅文献,共同研讨,系统分析了“1+3”贯通培养目前活动安排、教学进度、时间分配等情况,全面掌握课题相关信息。

(二)开题报告

2018年11月,参加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组三位评委充分肯定了课题的可操作性,同时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

(三)实施操作

任务一:思路确定后,针对整合部分,课题组成员每人负责三节教学设计,贡献自己的思考成果,然后在每周四集体备课中明确三项固定内容:1.备课负责人将教学设计打印,做好PPT发送到群里,讲解内容安排,设计预想及重难点落实;2.大家做好批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集思广益;3.主讲人整理归纳,形成初稿。

任务二: 授课人汇报上周备课内容实施情况。因为学生是有生命的灵动的富有个性的个体,所以有很多生成性问题。我们重点关注教师的应对方式如何,学生自学、合作和探究程度如何,生活素材的吻合情况,是否落实核心素养,课题融入点是否平安着陆。通过集体讨论后定稿,完成教学设计。目前我们“1+3”贯通培养课题组已经做出了四本导学案!

(四)学习积累

主要是通过订阅刊物、研读讨论、交流汇报等方式和渠道,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我们走进图书馆,走进网络,走出校门。如每周二参与海淀教研培训观摩;到兄弟学校取经,体会教学大师课堂的灵动与智慧;参与怀柔一中项目教材课题研讨等。

(五)资源共享

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议课等渠道,促进整体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题组成员积极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如视频、课件、教案、心得、论文、札记等,形成资源共享库。

课题研究感受

(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

课题的来源,实际是教学中的小现象、小疑问、小困惑,它们看得见、摸得到、可操作,不仅接地气更有实用性。一零一是我教学的新环境,“1+3”是新生事物,我又是践行的新手。学生是我工作的试验对象,学校对“1+3”非常重视,家长更是无比期待。面对如此压力,初中知识盲缺的我充满忐忑,生怕我们的做法背离目标,辜负家长的信任、孩子的期待、学校的重托。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高起点规划、低重心落实”,力求在一线教学中找出规律,得到解答,客观验证。目前看,学生对系统性知识的理解、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都让我们课题组比较欣慰。最后,问题变成了课题,课题指导了我们教学。

(二)团队生智慧,合力得发展

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可能由个体单独完成,需要各位成员的通力合作。我的课题团队力量强大,两位正高级教师,四位高级教师,六位研究生。针对每人的实际与专长,安排恰当的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负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相互协作,出谋划策,精诚团结,在研究中合作意识增强,团体凝聚力增强,向心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增强。崔峰校长作为领导和课题成员,大力支持我们课题研究,并在群里经常推送前沿的教育理论。和谐团队是我们顺利完成课题的重要保障。

(三)探究在点滴,反思求精进

专家团队鼓励我们写教学反思,通过它审视、修正、强化自己的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记录教学生活里零星碎片,实话实说写得失;可以记录教学中意想不到的收获;可以感悟课堂上教师的筋疲力尽,学生的云山雾罩。总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聚沙成塔的收获。

对于“1+3”教学,我是默默的探索人之一,一直在寻找同路人、同行者,希望得到中肯真挚的意见建议和指导评价。2019年新教材的问世,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期待和挑战。未来已来,愿我们携手行走在教育这条大路上,携手探索更适合“1+3”教学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将秉承陆云泉校长“生态·智慧”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用心做教育,脚踏实地,潜志向学,不忘初心,执念前行!

猜你喜欢
课题组课题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课题组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 张瑞福 课题组
我的微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原科技大学新能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组介绍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