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晓雯/北京一零一中教师
一零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一片沃土,学生在其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教师也在这个环境里不断涵养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师生之间自然天成就有着共生关系。本文我想通过一件作品的诞生,谈谈我在设计课程中的一些思考。
在一次设计课上,两名学生以天鹅为原型,通过镂空的方式制作了一件立体作品——一本360°手工书。在不断调整拍摄角度之后,她们上交了三次同一件作品的不同照片,效果大不相同。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作品的状态无非是三种:做了、做完了和做好了。那么,究竟如何指导学生把艺术课程这个有意义的事儿做得有意思,把作品做好?这也一直是我们艺术组同事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有一个好用的思维工具——黄金圆环(见图1)。三个同心圆自内向外推导,代表着一个新的思维视角。举个例子,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他先来确定Why,创造苹果公司是为了什么?他的答案是,为了改变世界;How,改变世界的方法有很多,他选择的是什么呢?答案是创造新技术;What,做了什么呢?答案是创造新的产品。我在设计课程中迁移了这个法则,Why是我设计课的初心:通过与学生共生,师生共同提升心力。在这里,我将心力解读为:比审美力更广域的能力,关乎人的生命成长、情感平衡和精神自娱。How是课程设置方法:以“设计人生,创想校园”为主题的项目式教学,涵括了我所教授的不同学段。而What是我的预设所达成的效果。我选用DNA双螺旋构象来表达,通过在“做中学”,师生的状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下一阶段,会继续调整,不断进阶。
图1 .黄金圆环模型
我使用思维导图模板呈现出课程项目具体设置方式,即:初三年级有关工艺的知识可以使用光影定格、黑白插画和叠拼艺术三个单元向学生传递知识;高二年级有关设计的知识可以通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维度转换来设计活动;AP艺术史课程也可以尝试以活动先行、知识跟进的顺序达成师生的共同探讨和教学相长。就如一切设计都应该以“人”为本,我们的一切教育形式也应该服务于“人”,而“人”又是充满活性的,不断变化的。所以,作为教育者,能否适应变化,想出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课堂常规作品最能说明师生之间是如何相互激活、共同受益的。基于一个主题,学生们往往会选择用写生、临摹或创作的方式来呈现他们的作品。无论是直抒胸臆的写生,细节唯美的临摹,还是个性丰富的创作,学生的作品都是他们内心的独白,有着他们独有的气质。尊重学生的创作是前提,我的评价方式也会因此而多元。无论学生选择哪种方式,技术超群也好,创意无限也罢,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试图超越自我,在我这里都能拿到很好的成绩。
高二的第二学期,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纸塑、铁丝雕塑和综合材料创作,设计了相关任务评价单,通过“确定目标—寻找材料—确定主题—进行创作—后期摄影—文字解读”帮助学生更完整地解读和反观自己的作品。纸塑单元,采用主题渐进式的方式,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创作。王子怡同学创作了作品《进》(见图2),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她说:“我的灵感来自海上的风浪,一大一小两股海浪相遇在海面,力量进退之间形成了艺术的迸发感。”刘昕玥同学创作了作品《团》,她说:“‘团’是我的制作方式,用纸向上团起,包住握紧的拳头。作品表达,虽被命运裹挟,依然握紧拳头、积极向上,充满力量地抗争。”铁丝雕塑单元,张浩月同学在作品《火树,没有银花》的创作后期拍照时,跟我进行了交流,我们一起尝试了多个拍摄角度,最终实现了使用摄影的方式对她的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对这个结果,她很满意。曾嘉同学的作品《黑天鹅与荷》,非常好地表达了她对设计实用性的理解。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度都不一样,上课的时候我会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观察他们的具体情况,根据他们的需要和我认为的需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以建议的口吻。牛艺凝同学的作品《动物挂饰》清新可人,我们根据她想表现的对象一起讨论了适合的材料和作品样式,最终确定以悬挂吊饰的方式呈现。段隽菲同学的作品《出道舞台》承载了她的青春记忆,根据她的需要,我俩交流并尝试了很多不同材料的表现效果,她真的是努力地把心中的那个场景做出来,她的执著让我特别感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师生之间的一期一会又何尝不是呢?
以“和而不同”为主题,为AP艺术史课程设计的一个活动中我以“活动先行,知识跟进”的方式带着学生一起了解关于艺术的历史,学生们的参与度非常高,反思也很有水平。我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我们的美育是普适的美育,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我不会在课堂上屡屡强调美学在我心中的极致高度,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应该是空气和水。艺术很高级,但艺术教育必须落地。大家都可以迈进这个门槛,进来再说。随着理解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一切自然到来。作为教师,我们给学生认同和空间,就会惊喜地发现,学生都是艺术家。有同学说:“老师,就我这作品,做成这样儿,我都不好意思交。”我回答他:“因为你在用公众的同一化眼光审视自己的独特,那么,这个独特一定会被弱化,好好想想你想表现的是什么,外在的形式咱们商量,一起做调整。”还有的同学说得挺犀利:“老师,我这作品这么烂,您都说‘很好啊’,我真的怀疑您的审美。”我回答他:“不是我的审美有问题,是你不知道你的作品好在哪儿!”通过进一步的拆解和交流,学生感慨:“老师,经您这么一解读,我发现我的作品不仅可以要,还有点儿哲思呢!”这些,都是我们的日常对话,特别好玩儿,智慧都在生活里,在日常的生态中。在我看来,技法可以学习,形式可以调整,但认识的高度永远是最重要的核心!作品创作是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对学生而言,得到了收获,有了感悟;对我而言,通过作品了解他们,更新自己。有了这个交互的过程,这个事情就变得有意义了,这正是我追求的。
图2 .王子怡同学作品《进》
图3 .张钰和朱雪瑞同学作品《孔雀》
图4 .金子珂同学作品《天鹅》
设计是实用主义的艺术,我们自然会搞些即兴创作。近期,孔雀和羊驼加入了一零一校园生灵的行列,备受关注。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以“校园动物也疯狂”为主题的活动,带着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以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为原型创作作品。我们组里教授不同模块的老师,也发挥各自的巧思为学生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活动。
学生给我的启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总以上帝视角俯视他们,不要陷入个人经验主义。很多时候,孩子们的想法会超出我们的预期和想象,不同于我们的预判。所以,先不要急于打扰,静待花开。张钰和朱雪瑞两位同学以《孔雀》为主题创作了一件作品(见图3)。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和我交流,我们共同推进作品创作。制作完孔雀的骨架之后,他们拿给我看。两个男孩子制作出这样纤巧的作品不容易,我建议他们拍几张过程图留存,放在不同的环境里去拍。两个人进一步制作,先做出前面一扇尾屏,耗时不少,效果不错。我建议可以收尾。两个人不同意,坚持再做一扇尾屏出来,夸张孔雀开屏时的盛大和动感。从作品的角度和时间的考量上,我对他们说:“孔雀身体前部的架构本来就纤细,视觉冲击力相比尾屏明显是弱的,再来一层会不会导致作品视觉失衡?”张钰跟我的交流是:“老师,您的建议有道理,但我们还是想做出来,后面这层不会紧紧贴着前面那层的,高度上也会有变化。而且,我可以把尾屏的铁丝向内弯成弧形,向孔雀身体前部弯折,这样,视觉中心点就向前走了,应该可以平衡您所说的视觉偏移问题,我们想试试。”我被说服了,作品完成了,效果特别好。在一个思维跃动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真的是要适时地示弱,要给学生机会说出来,做下去。
金子珂同学的作品《天鹅》(见图4),在后期拍摄的过程中参考了我的建议,强化了铁丝的光泽感,呈现出非常灵动的、诗一般的效果。邵若飞、刘蔚清合作的作品《刺猬》,刺的呈现方式表达了他们想要的效果:可爱个性但不扎人。这些孩子不都是艺术家吗?他们的作品有着很清楚的人文表达。王梓豫、黄南燕合作的作品《猫是液体的》,用二维手绘的方式,轻松自然地描写了喵星人的可爱,看着都让人开心。孟凡芊、那雨翾合作的作品《雀驼之缘》生动可爱,后期的修图有很清透的造境效果,特别美好。如果有机会,每一个学生的作品,我都想要写出一首诗或一篇小文儿赞美一番。
学生的作品不断完善,作为教师,我参与和见证了这个过程。这种相互的激活也给了我巨大的喜悦和力量,促使我想要创设出更多更好的活动,给他们更大的创作空间,所以我也需要不断拓展思维,提升自己。再回到我的这个课程项目中来,以校园和身边环境作为学生在设计课上创作的起点,意义在于:以作品创作和作品解读的方式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当我们人类陶醉于自己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工业文明”时,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道法自然,生态应对也是一组相互交汇的线索,同样可以被以双螺旋的样貌呈现出来。教师与学生共生,环境关注与自我认知共生。在我看来,共生是教育的生态,思想交互才能不断生长。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心力一定是不断上升的。
李雨萌同学在她的作品《鲸》的任务单中写道:“愿它属于海,大海属于它。”相信我的优秀的同事们,致力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工作者们,一定有能力帮助学生找到方法和途径,助力他们成为想要成为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