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北京一零一中教师,北京市政治学科骨干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使命。“走进一零一,幸福你一生”。作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我们如何引导学生走上幸福人生之路?
“有理想的人在奔跑,没有理想的人在流浪。”有了理想学生才有前进的动力。如今在校的高中生都出生在2000年以后,国家的发展,让他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环境中。学生很容易缺乏奋斗的动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自我奋斗,唤醒学生生命的自觉性。
我有一个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也不主动,家长为此很苦恼。我与家长一起找孩子谈心,孩子说,未来想当导演、拍戏剧。我们就鼓励他考中央戏剧学院。为此家长给他请戏剧界的前辈指点,这个学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从此以后,他学习非常主动,认真完成作业,成绩进步特别快。高考以比中央戏剧学院高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录取。上大学后,他母亲告诉我,孩子每天特别开心,因为学习的内容正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
哲学上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学生只有拥有理想,才能在内在形成一种矛盾,即“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个矛盾是学生发展的内因,我们老师是学生发展的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学生拥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他们的生命自觉性才能真正觉醒。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我作为学生成长导师,经常与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做到“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让学生在中学时代寻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理想,他们未来才有能把兴趣变成职业。当有了热爱,职业才能变成事业。当一个人有了自己一生钟爱的事业,幸福人生之路就展现在学生面前了。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理性的人。因为苏格拉底曾说:“理性是驾驭灵魂的马车,使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使其达到良善。”为此我特地申请了一个市级重点课题《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理性精神的实践研究——以批判性思维为路径》,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情境·思辨·对话”教学法,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设置“有议味”的情境,提出思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与老师、与同学的对话中将学科知识变成人生智慧,逐渐走向理性。
在讲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内容时,我借助视频播放《巴黎圣母院》中艾丝美拉达给卡西莫多喂水的故事和《平凡的世界》中田小霞为救落水少女牺牲的故事。我问学生,这两个名著中的女主人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学生说是:善良。我追问:善良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有怜悯之心。我继续追问:一个人如何才能有怜悯之心?学生不知如何回答。我启发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学生说是“仁”,我告诉学生仁就是善,“仁”字就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善!一个聪明的学生立即回答说:“善就是两个人,就是说一个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还得考虑他人。”我为他竖起大拇指。我深情地告诉学生:善良的人不仅把自己当成价值主体,而且也把他人当成价值主体。艾丝美拉达把人人都嘲笑的丑八怪阿西莫多当成价值主体;所以当他口渴时,她主动上前取下自己的水袋为他喂水。田小霞把落水少女当成价值主体,她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少女的生命,这种人生境界已经超越善良,走向崇高!我故意停顿了一会儿,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滋润和净化。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理性的概念,他认为理性包括两个方面: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是注重行为本身所能代表的价值,其目的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价值理性的人才能具有“德性”;工具理性: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具有工具理性的人才具有“才能”。我们只有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未来才能胜任工作上的压力和挑战,拥有幸福的能力。
北京一零一中作为一所革命传统学校,一直致力于培养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理性公民。我们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幸福,就要让学生懂得担负起自己生活中各个角色的责任。学生作为生命个体,要担负起发展自己的责任。学生还是社会的公民,必须担负起参与公共事务的责任。为此我们政治组组建了模拟政协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关心社会,理性改变社会。
我们政治组教师依托模拟政协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的“痛点”,选择课题,经过文献研究、社会调研,找到理性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撰写提案。从2016年至今,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四届模拟政协比赛,学生的提案均被评为最佳提案。
2016年针对八达岭公园“老虎吃人”“中国式过马路”等事件,引发我们反思如何解决国人缺乏规则意识这一问题,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改进法治教育形式以增强中学生法治意识的提案》;2017年针对农村孩子没有课外书阅读,大城市的孩子课外书读后无处放置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关于建立城乡图书流动机制的提案》;为了在京津冀解决此问题,学生将提案修改为《关于在京津冀建立城乡图书流动机制的提案》,这一提案被北京市政协委员金英华带入“两会”,被列为北京市政协正式提案。这一提案还被作为高考考题的背景出现在2018年高考政治试卷中。2018年,针对部分家长与孩子关系紧张,学生成长受到严重影响的社会痛点,我指导学生对教育专家、家长和学生进行调研,撰写了《关于在中小学建立家庭教育咨询室的提案》,这一提案被全国政协委员张雪主任带入全国两会,在社会上引起对家庭教育问题的关注。2019年,针对学生高考选科迷茫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在2019年暑假进行了广泛的调研,调研了国家教育部门、教育专家,访谈了53家企事业单位,撰写提案《关于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中学生职业体验机制的建议》,这一提案将被我校校长、海淀区政协委员陆云泉带入海淀政协,有望在海淀区先行先试。
学生的提案在政协委员的帮助下逐渐变为社会现实。这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激励他们成为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理性公民。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幸福就是在物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精神需要得到满足。而一个人要想获得尊重,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必须成为有担当的人。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在我校今年开学典礼上说:“一个人如果很有智慧,他能用更省力的法子,更有效率的办法解决问题,他就理应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一零一中就是希望培养出更多这样追求卓越、拥有智慧,懂得担当的人!
我们教育要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公民,就必须引导学生“野蛮其体魄”,一个人有“野蛮”的体魄才能有坚强的意志。我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至少抽出半个小时锻炼身体。“身教重于言教”,我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许多学生问我上课为什么那么富有激情。我告诉他们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热爱,二是因为强壮。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支撑我们走向更远的地方!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想拥有职业的幸福就要帮助更多的学生过上幸福生活。我相信,我们只要帮助学生树立理想,臻于理性,懂得担当,注重健康,学生的人生之舟就会沿着正确的航向,承载着使命担当,奋力划向幸福人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