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唐奇 ,胡慧娟,胡 丽
1.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2.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54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各个地区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忽视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代价的现象,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不匹配,部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国逐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国家安全的范畴,日益将资源环境问题提升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上予以优先考虑,在此情况下,对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及其承载力进行调查、评价、监测将逐步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创新性工作[1]。2015 年国家发改委“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启动,标志着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正式由分类走向综合、由理论走向实践[2]。在此前后,国内一众学者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监测与预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3-5]。
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产业政策,确定合理的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方案,对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国土空间规划,还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都需要对各个区域的资源环境加以调查评价,分析其面临的压力和具有的开发利用潜力,方能保证规划方案与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从而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形成产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主要牧业生产区的五个县作为调查评价对象,在对传统评价方法加以改进的基础上,对其草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和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揭示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既可以为这些县区今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为其他地区,尤其是半农半牧区的草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南北差异明显,其中陕南为秦巴山区,地形坡度大,耕地、园地、草地较少,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经济以矿产资源开发、特色农业为主;关中平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密度大,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陕北属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植被稀疏,也不利用发展大规模的畜牧业。因此,《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主要牧业生产区只有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交接区的陇县、千阳、麟游、永寿、淳化等5个县(具体位置见图1),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上述五县。
上述五县受资源禀赋、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第一产业较为发达,第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各县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图1 陕西省主要牧业生产区位置示意图
表1 各县经济与产业发展情况(2015年)
其次,根据“标准羊”的日均食草量AGC,计算合理载畜量,公式如下:
式(2)中Rj为第j个县区的合理载畜量,GTPj为该县区草地产草总量,AGC为“标准羊”的日均食草量,n为放牧天数。
对传统放牧业区来说,牲畜的全部饲料均为草地生长出来的牧草,但是对于半农半牧区,甚至农业比重超过牧业的地区来说,饲养牲畜的饲料除部分来源于牧草以外,很大一部分为粮食、秸秆以及其他人工饲料。因此,在对上述五个县区的草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时,必须在式(2)中引入一个系数w,即牧草占各类饲料总量的比重,改进后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3)中w为牧草占各类饲料总量的比重,其余参数同上。
根据对部分养殖户的实地调查,作为半农半牧区,陕西省上述五县的牲畜饲料结构与传统牧区存在极大差异,粮食、秸秆等饲料占饲料总量的比重大大超过牧草,牧草占各类饲料总量的比重仅为五分之一左右,故本文在计算时w取20%。其他地区在做草地承载力评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合理确定w的取值。
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计算草原草畜平衡指数,公式如下:
然后根据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确定评价对象的草地利用状态。徐斌等人将草畜平衡等级划分为5级,其中BGLI〉150%为极度超载,80%〈BGLI≤150%为严重超载,2 0%〈B G L I≤8 0%为超载,-20%≤BGLI≤20%为载畜平衡,BGLI〈-20%为载畜不足[6]。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评定标准如表5所示。
根据上述评价思路、计算方法和判定标准,陕西省主要牧业生产区草地利用情况评价结果见表6和图2。
从表6可以看出陕西省主要牧业区5个县的草地利用均未出现明显超载情况,尤其是淳化县尚有较大的利用潜力,永寿、麟游、陇县处于合理的载畜范围内,只有千阳县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通过实地调查、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陕西省陇县、千阳、麟游、永寿、淳化等五个县的草地资源中人工牧草地占比非常低,绝大部分牧草地为天然牧草地或其他草地;第二,上述5县在牲畜养殖中大量使用粮食、秸秆等饲料,牧草在整个饲料总量中的比重仅占20%左右;第三,上述五县中只有千阳的草地利用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其余四县的草地资源尚有一定的利用潜力。
表5 草地利用状态评定标准
表6 陕西省主要牧业区草地利用情况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对陕西省草地资源利用以及畜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适当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在加强草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部分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产草量和利用率更高的人工牧草地;第二,在增加草地产草量的同时逐步减少粮食、秸秆等饲料的用量,构建畜牧业的绿色发展模式,提高畜产品的质量;第三,陇县、麟游、永寿、淳化等可以适当增加草地载畜量,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畜牧业收入。
图2 陕西省主要牧业生产区草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