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9-12-02 08:15魏蕉华
读天下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运用初中语文

摘 要:作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组成,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所以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去达成这一目标。层递式教学法主要遵循的是层层递进的教学理念,将这一方法应用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能够收获显著效果,本文针对相关运用模式、方法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层递式教学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运用

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许多学生对写作有着天生的畏惧感,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原因大多在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并未结合学生的学习实情,在目标设置上也脱离了学生的能力范围,所以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层递式教学以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为基本理念,主张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水平,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置人性化的教学进度,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作想象能力。语文教师应正视层递式教学法应用的重要作用,通过系统且全面地运用层递式教学法,去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分阶段阐述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层递式教学法。

一、 阶段一: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

许多初中学生在拿到作文题目与要求时,往往会陷入沉思而不知从何下笔,这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极为常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而写作属于一种语言输入的过程,写作中无从下笔则说明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够,所以层递式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便需要从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展开,唯有积累足够的写作语言,才能够下笔如有神。一般来讲,提升初中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其一,通过阅读去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对文本的好词好句与写作手法进行提炼,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比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便可对文章中描写春天的词句与写作手法进行照抄,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展开语感训练;其二,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良好习惯,将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记录下来,从而在分享生活的同时去降低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感,同时提高学生文字输出的水平,久而久之便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达语言。

二、 阶段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同样是教学关键,更是层递式教学法第二阶段的教学目标。通过第一阶段中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良好提升,所以教师接下来便需要对学生的表达展开针对性训练。该阶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思路有所明确,在下笔前便打好腹稿,知道自己想要表达哪些内容,可通过什么方式去表达。具体来讲,教师可从如下两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进行培养:其一,培养学生感性思维。唯有学生对事物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有所思、有所想且有所表达,而这也是表达欲望得到释放的基础;其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我们对经典文章进行分析便可得知,其之所以成为经典,原因都在于文章蕴含的深刻内涵,有着直击人性的理性哲学思想。所以,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需要重视理性写作思维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作文的内涵性与可读性。

三、 阶段三:强化学生的写作技巧

初中的作文创作以“夹叙夹议”为主,在进行层递式教学中,要主动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出不同学生在创作中的弊端,帮助他们夯实创作基础。比如有的学生修辞不当,那么就要有意识的帮助其提高修辞技巧。有的学生创作缺乏逻辑性,我们就要帮助其提高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初中生在语言积累与写作思维上都达到一定的层级,此时的教师应重视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作文训练中层层递进、有条不紊。这也是层递式教学法运用在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升学生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审美能力的提升,升华文章的思想性,进而切实提升写作水平。作文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有诸多技巧可进行传授,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所得,着重阐述几个亮点:首先,习作要首尾呼应。这是谋篇布局的關键,能够在凸显出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保证整体架构的严谨性,正如《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的构架相同,作者在开头描写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在文章最后以“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收尾,无形中是对文章主题的再度升华;其次,指导学生灵活掌握过渡。过渡是文章段落之间的桥梁,在文章中,前后相邻的两层意思之间,不仅要有内在的联系,而且在相连的地方要彼此衔接,语气贯通,而不致发生间隙或阻隔。过渡常用承上启下的段、句子或关联词语。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大部分之间,有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就是以段过渡的一个范例。第三,善于巧设反问。通过反问语句的设置,能够在问题提出的同时给出了肯定或是否定的回答,所以这一写作技巧同样具体凸显文章思想的作用,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效果。

四、 阶段四:鼓励学生的写作创新

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写作思维以及写作技巧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结合层递式教学理念便需要鼓励学生在兴趣中有所创新,通过学生个性的深度挖掘与发展,在遣词造句以及思想表达方面去形成自己的特点,而这也是层递式教学法的最高层次体现。创新写作一方面立足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和阅读实践,另一方面也与学生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密切相关。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其生命体验和思想观点都值得尊重。比如,教师在布置一篇以“善”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时,要抒写出心中的感悟,则需要对“善”各个层面的意义有所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去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与想象力,从而找到更加新颖的角度去切入写作。如此一来,学生所理解的“善”则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美德,所举的生活案例也跳脱出来千篇一律的“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事例,而是将“善”的目光投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一种生活情怀。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应当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逐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与方法运用,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初中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有效解决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晓萍.初中作文层递式教学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2.

[2]唐华凤.初中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3]彭旭生.初中分层递进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6.

作者简介:

魏蕉华,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浦县丹山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运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