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

2019-12-02 09:47翁泽燕
读天下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教育小学

摘 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且深刻关系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而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引领者,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为此,本文在阐述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班主任;实效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重要时期,班主任作为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引领者,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德育教育工作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文章就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进行策略分析。

一、 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教育工作形式枯燥

当前,班主任对小学生所开展的德育教育往往是以主题班会或者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的形式开展的,这种德育教育形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是非价值观,但是教育形式和内容比较枯燥,德育教育不被学生所喜爱。

(二) 德育教育体系不完善

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多数缺乏足够的经验,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由此使得班主任对德育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特别是在对待一些犯错误学生的时候往往会直接采取批评的教育方式,无法对学生予以正确的疏导,且在教育的时候也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 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都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由此导致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即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仅仅能够引领学生对大是大非进行判断,而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往往无法引导学生予以正确的认识。

二、 基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发展策略

(一) 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始终尊重和爱护学生,通过关心和爱护学生来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作为小学生的班主任,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本人对学生深沉的爱。其次,班主任需要公平的对待每一名学生,和每一名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友好关系。在看待班级学生上教师不能够完全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需要不以成绩优劣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二) 教师要始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为了能够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提升工作实效性,教师需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工作中做好表率作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如果教师对自己道德工作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那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往往就不会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威望。即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候教师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并通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素养,增强学生对教师本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 强化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政策引导

政策是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关键,但是从当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虽然一些学校确定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地位,但是在政策上并没有有效调整这项工作,无法从政策上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予以足够的支持和保障,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这个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对现行的一些政策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提升小学德育工作开展有效性为基本目的,对现有的德育政策予以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并通过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为小学班主任提供更有效的学习平台,为班主任顺利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更多支持。

(四) 丰富德育教育知识,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1. 通过亲身体验、班级竞赛等形式开展德育教育

为了能够拉近学生和德育教育的距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创设必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增强自己的学习感受,使自己的道德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和提升。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我为长辈做事”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在一周内每天坚持为长辈做一件事,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充分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爱。

2. 组织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教育活动

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力量,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想要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注重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德育工作,并在一系列德育工作中始终以学生为基本中心,拉近德育教育工作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

3. 将德育教育贯彻到文体活动中

小学生的能力一般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小学生一般偏爱各种形式的文艺汇演,为此,在德育工作开展中教师需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艺术细胞的培养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拉近学生和其他人的交流距离。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往往每天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体育活动,比如课间操、跑步等。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强化学生运动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不断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地位,特别是在实施教育改革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班风、学风和学生品德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下学生的成长面临外界多种思想的影响,使得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班主任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强化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政策引导、教师以身作则、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入手思考怎样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成效,旨在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参考文献:

[1]宋宏艳.基于小学德育教育与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青苹果,2017(5).

[2]周振盈.对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实效性关系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7(11):151-152.

作者简介:

翁泽燕,广东省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桃溪学校。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教育小学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