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9-12-02 09:45袁成金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经皮

袁成金

(盘锦骨科医院,辽宁 盘锦 124000)

脊柱骨折是外科中较常见的脊柱类损伤,由于其会引起神经损伤,所以治疗困难较大,脊柱骨折主要以胸部、腰椎部骨折最为常见。如果治疗不当会引起脊柱的畸形,临床上多用开放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以固定脊柱预防畸形,但是该方法手术风险较大,创伤容易出现并发症,并且术后恢复较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116例脊柱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内固定手术,对2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具体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骨科进行脊柱骨折治疗的患者116例,随机将这1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人,对照组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42.26±6.07)岁,男性患者33人,女性患者25人;观察组患者年龄20-70岁,平均(43.83±8.12)岁,男性患者30人,女性患者28人,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脊柱骨折诊断的标准,造成骨折的原因为:交通损伤、高处坠落,以及意外伤。排除标准:其它脏器严重衰竭的患者,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以及其他部位骨折。

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内固定手术:CT和MRI对患者进行全身扫描检测,患者俯卧于手术台,进行全身麻醉,并且进行气管插管,采用X光确定患者骨折受伤部位,从脊柱后侧正中切口进行手术,逐层切开脊柱受损部位,实行皮下组织分离,以将脊柱受损部位完全暴露出来,在受损处两端植入并固定椎弓根钉,对伤口进行冲洗、消毒后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处[2]。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在对照组基础上,在脊柱受伤位置外侧 1-2cm处取2cm长切口,以椎弓根穿刺锥在抵住椎弓根影外缘骨质,并以平行于上终板的方向外展 20°-30°穿刺前针,以C型臂确认位置;当穿刺椎穿透椎弓根后,将其导芯更换为长导针,并将长导针向前推进,直至椎体前1/3处;拔除穿刺锥,留置导针,准备钉道,经顺导针拧入椎弓根螺钉,并以C型臂确认其位置及深度;并以同样方式完成4枚螺钉的置入,插入预弯好的钉棒,先后锁紧两侧螺帽。确认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关闭切口[3]。

3 观察指标:观察2组脊柱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的评判:效果明显:患者的创面基本愈合,且表皮生长效果较佳,疼痛症状改善,不需进行换药操作。效果改善:患者的创面面积减小、疼痛症状得以改善,同时存在新生肉芽组织,但需要进行换药。无效:患者的创伤面积未变,疼痛症状未得到缓解,并且需要进行换药。总有效率=治愈+改善的总和/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83%,仅有3人治疗无效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86%,并且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效果比较(n=58,n,%)

5.2 2组并发症情况对比:比较2组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切口出血以及肌肉损伤等,并且比较总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观察组切口感染有1人,发生率1.72%,切口出血有2人,发生率为3.45%,无人发生肌肉损伤,总发生并发症的概率5.17%;对照组切口感染有3人,发生率5.17%,切口出血有4人,发生率为6.90%,3人发生肌肉损伤,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并且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的概率要高于观察组,结果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 x2=4.2450)。

5.3 2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比较2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的手术时间(1.63±0.62)小时、创面愈合时间(1.28±0.25)天,术中出血量(70.62±20.14)ml,骨折愈合时间(90.39±10.98)天;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54±0.93)小时、创面愈合时间(1.83±0.14)天,术中出血量(98.04±19.27)ml,骨折愈合时间(111.97±12.47)天。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t=14.6186),术中出血量少(t=7.4918)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短(t=9.8915),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稍长,但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t=0.6132)。

讨 论

脊柱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科脊柱病症,一般也可以通过术中固定来达到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矫正脊柱骨折,保证脊柱的稳定,但术中固定的恢复时间也较慢,创伤大,手术复杂,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由于开放手术时多块裂开的肌肉有大面积的剥离,加上手术时间长,造成组织的长期牵引和压缩,降低了患者治疗后的肌肉功能,形成术后肌水肿或瘢痕,造成神经根损伤或坏死[5]。通过对经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的随访分析,大部分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仍有僵硬、背部无力等残留症状,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6]。基于这种现象,临床实践中的微创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主要是在患者肌肉深处放置弓根螺钉,在脊柱复位后用固定棒固定,早期经皮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也容易发生局部疼痛或皮肤损伤,但随着现代临床技术的发展,可以通过透视技术有效确定受伤脊柱的位置,并插入椎弓根内钉。这减少了病人的手术切口,减少了病人的疼痛[7]。

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受伤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以及临床指标,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治疗开放内固定手术,患者手术后创面基本愈合疼痛症状得到改善,而并发症创口感染、创口出血以及肌肉损伤发生的概率也要低于传统治疗开放内固定手术,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长(P>0.05),但是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中出血量少,术后伤口痊愈快,骨折痊愈时间短,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的切口小,可缩短患者术后的骨折痊愈时间,并且在透视下定位,可以清晰的找到脊柱伤的具体部位,微小切口不会对其他关节、脊柱神经造成较大影响。且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不会造成大面积暴露,可有效降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8-9]。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时需要配合一定护理,更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伤口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不会对神经和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加快骨折愈合速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水泥注入中空侧孔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腰椎滑脱
3D打印假体与单纯钉棒系统用于全骶骨切除重建的有限元分析比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