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上骨折的不同固定方式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9-12-02 09:44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骨膜髓内股骨

徐 东

(江苏苏州市相城区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155)

当人体的股骨踝上到股骨干的干骺端连接部、松质骨以及密质骨移行部位出现骨折的情况之时,即可判定为股骨踝上骨折[1],本病属于是一种邻近膝关节的损伤类疾病,具有软组织损伤严重等特点,并且,肌肉的强烈收缩还比较容易引发骨折移位以及成角的情况[2]。因骨折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所以,治疗较为困难,不容易获得良好的内固定复位效果,从而导致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以及骨折不愈合的情况[3]。此研究,笔者将以68例股骨踝上骨折患者(接诊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2种不同的固定方式在股骨踝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股骨踝上骨折病例68例,都为闭合性新鲜骨折者,择取自2016年3月-2018年2月。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所选病例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18-7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0.25±10.36)岁;Muller分型为A1型者11例;A2型者21例;A3型者2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9-7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0.16±10.29)岁;Muller分型为A1型者10例;A2型者23例;A3型者1例。所有患者都经临床检查确诊符合股骨踝上骨折诊断标准[4],依从性良好,有手术适应证。患者都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2组的Muller分型以及骨折情况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观察组采取逆行髓内钉固定方案,详细如下: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亦或者是全麻,指导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屈曲达50°。作中线切口,对髌旁内侧的关节囊进行规范化的切开,进入到膝关节中。闭合插钉于髌腱正中作切口,设计切口长度为5cm左右,对髌韧带进行纵行切开,使踝间窝充分显露。于中央处作进针点,设计进针口的直径比髓内钉长1mm左右,在踝间窝软骨下方约2mm的部位对钉尾进行埋藏。利用瞄准器,锁远端,待明确旋转以及缩短畸形都得到有效的纠正后,在近端按要求放置锁钉,注:远、近端各需要2枚锁钉。对骨折端的稳定性进行仔细的检查,待确定稳定性良好后,再按要求为患者留置负压引流。术后第5天,指导患者做适量的CPM、主动屈伸膝关节以及股四头肌收缩等训练。术后,对患者施以X线摄片,了解其骨折创口恢复的情况,待骨折完全愈合后,方可让患者完全负重。对照组采取股骨踝解剖钢板固定方案,详细如下: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亦或者是全麻成功后,于股骨远端外侧作切口,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并在股外侧肌以及股直肌之间将肌肉进行有效的分开,同时对股骨干外的肌肉袖套进行分开。利用骨膜剥离器对骨膜进行钝性分离,以充分暴露骨折端。针对斜形以及横形骨折,需对骨膜撕脱边缘进行适当的修剪。对于粉碎性骨折,若骨折块比较大,无需进行剥离,若骨折块比较小,需将之取出,并植于远处。待骨折复位后,在股骨前外侧按要求置入钢板。先钻孔,然后再利用螺丝钉进行固定。对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骨折端的稳定性进行仔细的检查,待确定良好后,利用C臂机进行透视,观察复位效果。若复位良好,需逐层关闭。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施以常规抗生素治疗,利用石膏托对大腿进行1个月的固定,此后,可指导患者做适量的关节功能训练,以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

3 评价指标:记录2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统计2组中术后发生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钢板/螺钉松动等)的患者例数,并经综合分析后作出比较。

4 疗效判断标准:利用HSS评分[5]对2组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1)优:HSS评分为85-100分。(2)良:HSS评分为70-84分。(3)可:HSS评分为60-69分。(4)差:HSS评分为0-59分。

6 结果

6.1 2组手术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指标的对比

6.2 2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06%,同对照组的91.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的对比(n,%)

6.3 2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4.38±1.65)周,比对照组的(25.02±1.34)周短,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57,P>0.05)。

6.4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明显比对照组的8.82%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表3 2组并发症的对比(n,%)

讨 论

人体的股骨远端具有髓腔宽、皮质薄以及骨质疏松等特点,在发生骨折时通常为粉碎性,导致固定治疗十分困难[6]。在采取传统的方法对股骨踝上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骨膜进行切开以及剥离,并在骨膜下方位置按要求放置加压钢板,以实现髓外固定的效果[7],其中,螺钉主要是用来对骨以及钢板进行良好的固定,使两者能够成为一个整体,但有报道称[8],骨膜的血管系统乃骨营养的重要补充源,在进行钢板内固定之后,比较容易对骨膜动脉造成损伤,从而对骨折端的血运产生了不良影响,并由此引发了骨折延迟愈合的情况[9]。髓内钉是一种内部支架固定的方式[10],具有中心性受力均匀等特点,相比较于钢板螺钉髓外固定,髓内钉更加能够满足弹性固定的力学条件,而这对于骨组织的改建以及再生则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11]。现代研究发现,通过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可显著缩短股骨踝上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效果,改善生活质量[12]。

此研究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用时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逆行髓内钉固定方式在股骨踝上骨折中的应用,能够取得比股骨踝解剖钢板固定更显著的成效,且此方案还具有并发症少、手术用时短以及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在对股骨踝上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取逆行髓内钉固定的方式,以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提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猜你喜欢
骨膜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眼眶MRI 在眼眶骨膜下间隙血肿的应用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