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题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象似性的实质功能及意义。语言中的隐喻象似性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认知活动,是隐喻得以构建的基础。研究隐喻思维过程不仅对语言教学有现实意义,对推动各交叉学科发展、激发和形成新思路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象似性;认知
【作者简介】郭亚莉(1974-),女,浙江诸暨人,汉族,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8年度浙江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编号为:SKY-ZX-20180177 )成果。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和其他诸如反讽、转喻等修辞格一样,是人们为了得到一定的效果而采取的修辞手段(saeed 1997)。以Lakoff &Johnson(Lakoff, G.& M.Johnson 1980)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却认为隐喻是语言和思维所固有的,是人的思维认识、组织、归纳客观事物的重要媒介。隐喻的结构很简单,把始原域的框架投射到目标域上便形成隐喻。这种投射是部分的、单向的,并且不是刻意的(saeed 1997)。 随后lakoff &Turner( Lakoff,G.& M.Turner. 1989) 在其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概念整合理论又使得隐喻的认知研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本研究从隐喻出发,探讨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与相似性之间的关联性,最终探讨语言、思维及人类认知方面的一些相关课题。
一、隐喻的认知机制
著名语言学家束定芳(1998)指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隐喻是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映射,比如说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它是把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图式结构映射到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Lakoff & Johnson(1980)一针见血地指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体验某一类事物。它是我们探索、描绘、理解新事物的有力工具。例如:科学中的模型、声学理论中的波浪理论、心理分析中的层级模型、社会学中的模型等,这些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已知的事物(束定芳 1998)。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过程在语言中留下了许多痕迹。比如说,对于现代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些词汇,如“山头”“山脚”“树冠”恰恰反映了古人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古老的世界有许多概念是未知的、不熟悉的或抽象的。为了进一步认知事物,古人在当时语言中缺乏表达抽象概念词汇的情况下,把具体的“人”的一部分器官,如“头” “臂”“脚”“口”作为衡量周围事物的标准,于是山便有了“山头” “山脚”“山腰”;树也有“树冠”“树身”“树脚”,这些我们看似简单却蕴涵隐喻思维的一些词汇由此应运而生。
二、隐喻象似性
隐喻象似性是指始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具有某种类似的特征或特性,它在隐喻构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隐喻象似性生成的思维基础是复杂的,依赖于右脑对其进行信息加工,思维过程是通过激活概念系统来实现的。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本质上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不同概念域的事物间只有具有相似性时,才能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从而将两种原本属于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并置生成隐喻,所以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也是隐喻区别于其他语言现象的重要因素。
隐喻的相似性有感官相似性和超感官相似性之分。 前者是指基于視、听、嗅、味和触等感官所获得的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 而后者则是借助人们的抽象思维概括而建构的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似性,而影响隐喻意义解读的主要因素是隐喻的突显性。“认知突显”超越了逻辑推理和客观性,是人类主观认知的结果。它指的是认知主体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安排和取舍。每一个事物对象都是多维的,在不同认知域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属性。“突显共振”概念,即在始源域表现出某一特征时,也突显了目标域的某一类似特性或特征。隐喻的认知突显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理解:即源域特征的突显、不同语境下的突显、目标域认知的需要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突显。隐喻相似性的确立,本质上是始源域与目标域两者之间象似性的突显,因此认知突显揭示了隐喻映射过程中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对于隐喻的生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隐喻是人类谈论和思维抽象概念的认知工具,是认知世界的方式。隐喻渗透在日常生活里的各个方面,不但在语言里也在思维和认知活动中。 隐喻的相似性是隐喻得以建构的基础。这个相似性,正是两个不同事物相同或相容的显著认知属性的“突显共振”。 相似性思维及认知借用了逻辑学的某些概念和理论,对语言的各要素可以做出充分的说明。它涉及了我们日常语言中的隐喻性思维方式,不仅对相似性和语义的产生,演变关系有指导性意义,而且对语言中的借助于音形义基础上的修辞现象也有借鉴作用。对交际话语中产生的语言符号隐喻象似性进行解码,阐释交际话语中的相关问题,可以提高话语经济效度,创造语言交际中的最佳关联,对我们深刻认识未来人文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hn I. Saeed.1997 Semantics [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Lakoff, G.& M.Johnson.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Lakoff,G.& M.Turner. 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