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伴眩晕症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观察

2019-11-27 02:29宁俊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关键词:中药汤剂眩晕氟桂利嗪

宁俊云

【摘 要】目的:分析偏头痛伴眩晕症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有效性。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36例偏头痛伴眩晕症患者作平行对照研究,以就诊序列单号或双号分组,68例单号入对照组,68例双号入观察组。两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拟定中医证候积分、眩晕发作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后不适症发生情况作观察指标,对西医单用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价值予以评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停药周期内眩晕发作次数更少、程度更轻(P<0.05),但两组不适症发生率数据对比均衡(P>0.05)。结论:偏头痛伴眩晕症辅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有益于中医证候的高效缓解,整体疗效的提升,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轻,值得借鉴。

【关键词】偏头痛;眩晕;中药汤剂;氟桂利嗪;盐酸倍他司汀

【中图分类号】R4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1

作为一组严重干扰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原发性疾病,偏头痛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就现阶段研究所知,偏头痛好发于青春期,遗传因素、内分泌和代谢因素、饮食和药物、精神因素均可参与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偏头痛可反复发作,常伴发眩晕症,加重恶心呕吐、视觉功能障碍、嗜睡等病症,令发病者痛苦不堪。尽管按照临床表现,偏头痛有先兆型偏头痛、无先兆偏头痛、特殊型偏头痛之别,但仅仅依托于临床症状表现并不能明确病情,仍需脑电图、颅脑CT、脑脊液检查等辅助检查,以便为临床的治疗提供更为确切的参考资料。目前,在偏头痛的治疗方面,并举预防性治疗和发作期治疗,且伴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在各级医疗机构的盛行,临床多推崇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施治。为进一步印证西医疗法与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差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方案,笔者开展了平行对照研究,现就相关研究成果作如下匯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36例偏头痛伴眩晕症患者作平行对照研究,以就诊序列单号或双号分组,68例单号入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7例、41例,年龄区间21-52岁,以38岁者居多,病程年限1-3年,发病2年者居多;68例双号入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9例、39例,年龄区间23-50岁,中位数为39岁,病程年限1-4年,中位数为2年。以独立样本分析法对两组上述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均衡可比(P>0.05)。这两组患者的状况的描述不一致。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予以西医疗法 以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5mg/d,睡前服用。盐酸倍他司汀片(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0946),每日3次,5mg /次。治疗周期为两周,疗程结束后随访三个月,于第三个月末作疗效统计。

1.2.2 观察组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 按照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开展西医疗法,与此同时,配制中药汤剂,精细称量10g白芷、10g川芎、6g地龙、10g当归,全药入水(1000ml)温火煎煮留汁200ml,分别于早餐、晚餐后温热服用100ml。

1.3 评价标准[1] 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统计,并对比停药后一个月内眩晕症发作的次数以及严重程度,用药期间不适症的发生率。①偏头痛伴眩晕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由无到轻度、中度、重度依次以0分、6分、12分、18分标记主要症状(头痛和眩晕)、以0分、2分、4分、6分标记次要症状(恶心呕吐、心烦易怒、口干伴苦、夜寐不安);②疗效评价以中医证候完全缓解,三个月随访期内病情无复发为治愈,以中医证候部分缓解,头疼和眩晕较少发作且持续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为显效,病情无明显的好转迹象或是呈恶化趋势视为无效。③眩晕的发作程度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基本不受影响的轻度眩晕为1分,存在一定不良影响的中度眩晕为2分,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重度眩晕为3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统计使用SPSS18.0这一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计数指标分别以()、[n,(%)]表示,依次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见表1。

2.2 统计停药后两组患者眩晕发作情况,见表2。

2.3 统计两组整体治疗效果,见表3。

2.4 统计两组用药期间不适症发生情况

两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消化道不良反应,每组各2例,对照组另有1例轻微嗜睡,观察组不适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2.94%VS4.41%),数据对比均衡(P>0.05)。

3 讨论

现代病理学将偏头痛归为神经血管性慢性疾病,但就其发病机制仍有血管学说与神经学说争论,前者将偏头痛的发病归结于颅内血管收缩,只是视觉神经元对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他神经元,故发病后最早出现的先兆以视觉为主[2],而其他神经系统的病变则会在神经元功能受损的进展中一一出现;后者将神经功能的改变视为偏头痛发作的首要因素,而继发性改变主要体现于血流量的变化,故扩展性皮层抑制被认为是偏头痛发病先兆,其中5-羟色胺参与头痛的发生和发展。事实上,随着临床对偏头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血管和神经系统病变双双作用于偏头痛的观点,这为偏头痛的规范和科学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眩晕症是一组以自身旋转或外物旋转为主要特征的病态症状,因发病时可产生天旋地转感,难以起身,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故可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干扰,应予以重视。在偏头痛伴眩晕症的西医治疗中,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者适用于美尼埃综合征、大脑血液供给短缺所导致的眩晕、头晕、呕吐等症状,是组胺类血管扩张药物[4],后者适用于多种血氧供给不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且在偏头痛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证实优于苯噻啶,在眩晕症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优于桂利嗪[5]。二者基本上均是通过对血管收缩的长效抑制、阻碍钙离子的大量内流以及前庭的抑制等发挥药效,达到毛细血管稳步扩张、大脑微循环改善、前庭并耳蜗血流量提升的目的。

祖国医学将偏头痛称之为“厥头痛”,其病机归结于气血失调、痰瘀阻弊经络,在活血的同时化痰祛瘀是治疗的的首要原则[6-7]。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所拟中药方剂内含四种中药材,其中白芷可活血排脓、解表止痛,川芎可活血祛瘀、祛风止痛,地龙可清热通络、活血化瘀,当归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共用四物有利于纠正逆乱的气血,疏通阻滯的脉络,消散互结的痰瘀,可有效改善偏头痛伴眩晕症。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至(8.68±1.96)分,对照组降至(14.01±2.20)分,观察组降幅更为明显(P<0.05),提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疗法可在循序渐进中改善病症;观察组停药一个月内眩晕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程度更轻微,这主要得益于常规西药与内服中药的协同作用得到强化,故更利于眩晕症的控制和缓解;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88%(P<0.05),在肯定了西药单用疗法的有效性的同时,充分印证了中西医结合疗法较西医疗法单用的优越性;用药期间观察组不适症发生率与对照组不适症发生率为2.94%比4.41%,数据对比均衡(P>0.05),提示在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是对中西医结合疗法安全性的肯定。

综上所述,偏头痛伴眩晕症辅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有益于中医证候的高效缓解,整体疗效的提升,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且对机体的不良刺激轻,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王霄羽.中医辨证法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眩晕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02):229-230.

吴昊,梁国聪,符家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05):239-241.

郑艳,何勇.中西医结合法用于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评价[J].大医生,2017,2(04):25-26.

李达丽.尼莫地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偏头痛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5):155-156.

杨杰.氟桂利嗪预防性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眩晕发作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7):160-162.

江黎,冯方俊.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10):1169-1170.

孙艳超.中西医结合治疗62例偏头痛眩晕患者的临床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7):29-30.

猜你喜欢
中药汤剂眩晕氟桂利嗪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中药汤剂对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
中药汤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