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伟
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之一,它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把引导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学法指导有机结合,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心理为依据,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拐杖”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体现。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使以往“教师对学生的强制传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完全依赖教师自已获得知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其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多给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
(一)承认学生的差异,制定差异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由于环境、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学生个体之问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执教者,我认为学生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有的学生思维灵活、掌握知识快;有的学生思维局限、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掌握知识慢。
(二)照顾学生的差异,用好学生的差异资源,增进教学效果。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随处可见。数学课堂学习中表现最明显,探索一个数学现象时不同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思考问题也有高低、深浅之分;有时一道题就有好几种解题方法,或者有正误之分。作为教师应积极面对学生间的差异,照顾这些差异,理性地看待学生的一切,包括错误,使差异教学随处可行,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背后的教学资源。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加强实践,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实践,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可以探索、活动、思考的环境,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的数的应用题”的时候,首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第一,摆出两行三角形,每行有5个;第二,在第二行再摆4个三角形,并提出问题:第二行先摆了几个三角形,现在又摆了几个?第二行的三角形个数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二行三角形的个数应该怎么求得?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掌握解题的方法。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你不能做的事,也能做很多你认为他不会做的事。”现在,教育者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具有潜力,为他们创设潜力发挥的条件、机会与环境,鼓励自主发挥。在反复的体验中,让智者更智,能者更能,弱能者增能。使学生多种潜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发展的实在性转化,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踏步前进。我们要从研究差异入手,承认个性,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一个和谐的、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群体呈现内容丰富的统一,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非适合教育的儿童。”
总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自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给予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跟放手让学生探究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发现,创造适应未来终身学习的需要,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