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小学 朱雅琦
新课标指出: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其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这样庞大的阅读量,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要求,更是对老师的考验。需要我们老师有选择、有方法地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在学生心中绽放光彩。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谈到“有效教学”。在我看来,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也应该要有效,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量变大,阅读范围变广,阅读时间变长,教师更应该在“有效”上多下苦功。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笔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探讨。
一池清水,只要微风轻拂,就会泛起一阵又一阵的涟漪,学生的阅读需要老师的助力。就拿每年我校为学生制作的每个年级阅读卡来说,上面推荐的阅读书目有20来本。如果老师只是将这些书目告诉孩子,让他们去阅读,那么学生可能光看到这20多本书的书名就被吓退了,更别说读了。这种指导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就是无效的。老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告知孩子,更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推荐书目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其中的两三本作为一个学期班级的必读书目,并确保在接下来的阅读中每个孩子手里都有这几本书,其他可根据孩子爱好、能力自行阅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自身的魅力、影响力、组织力等,不断地寻找一个个激活点,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学生的阅读才能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这样的指导才会有效果。
教师的指导不仅要有效果,还应该要让学生有所收益。我们老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精心挑选好每一本书,有目的地指导阅读。低年级的阅读指导侧重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图书的选择也往往是内容简短,语言通俗,带有插图的绘本或故事书。而到了高年级,让学生读有所获是教师阅读指导的着力点。选择什么样的书?选择什么样的读法?书中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对书本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看法?这种体裁的书与另一种体裁的书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这些都是教师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要重点关注的。只有教师将这些落到实处,学生才能在阅读中有更大的收益。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作为阅读的促进者,要比学生更有时间意识。选择一本什么样的书,要在多长时间内读完,要想达成什么目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想方设法,通过教师的阅读指导,让学生的每一段阅读时间更有意义,让学生的每一个阅读行为更有发展的价值。
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始阅读时要抓准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到书中一探究竟的欲望。比如五年级上学期与学生一起学习了《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学生对法布尔的衣袋充满了好奇,于是,我趁热打铁,出示了《昆虫记》中关于萤火虫的文字描写。在短短的几分钟阅读中,学生了解到外表善良可爱的萤火虫竟然是食肉动物,那它是靠什么将比它大几倍的蜗牛捕到手的呢?
我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中,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短短几天时间,就有好几个孩子买来了书,在书中得到答案。当他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告诉我,告诉同学时,班级里其他的同学更有了阅读欲望,没多久,班级中就掀起了阅读《昆虫记》的热潮。在书中,他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知道了每种动物的不同习性。
本学期,我与学生共读了《草房子》这本书,每周五下午的阅读课就是我与他们共读的美好时光。当我读着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时,我迫不及待地想听听学生对书中人物的看法。果然,他们如我一样,也看到了一个调皮天真的桑桑;一个文静懂事的纸月;一个自强好学的杜小康……对于文中的秦大奶奶,大家却有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孩子觉得这就是一个恶毒讨厌的老婆子,但有的孩子却觉得这分明是一个孤独无助的老人。我让他们先不着急下结论,待读完书之后,专门对秦大奶奶开展了一次阅读讨论会。最终,学生在品读、争论中对秦大奶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多孩子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这是一位执着的老人,随着她与麻油地小学师生的长期接触,那份执着由争夺麻油地变成了守护麻油地。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向我们展现的是人性的光芒。是呀,这也是曹文轩写《草房子》的初衷。
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著的喜悦中,就会感受到名著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而我们教师就是要在共读中帮助孩子获得这种阅读感受,通过有效的指导,在学生与作品、作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感受作者所传达的情感、思想,启迪学生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激发学生心中的善良、温柔。
读能促写,反过来,写也能更好地帮助阅读,古人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这个道理。高年级学生可以形成程度不同、方式不一的读书笔记。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根据阅读时间长短、阅读内容的多少,可以分成三种笔记:第一种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悟,及时在书本上形成的圈画、批注,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第二种是通过摘录好词佳句,就书上的章节或人物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的摘记。第三种是我们通常就一本书写成的读后感。通过这三种不同的阅读笔记,能更好地反映某一时间至某段时间学生阅读时的感悟,让阅读的每一本书真正发挥作用,成为学生成才旅途中的路灯,带动更多、更广的阅读。
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要建立好班级读书角。每天要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充分利用好早上、中午和阅读课的时间,保证阅读活动能持续有效地进行。同时,要把读书和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朗诵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阅读手抄报展览等。有效的阅读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还应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分阶段的指导,让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体验、提高,让阅读真正在学生心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