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明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内容更是丰富多样,将之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更便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传统文化更加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满足小学学生的成长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学生需求;文化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令学生具备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文化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完全统一的。”因而,语文教学可以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传统文化则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是小学生整体学生生涯中的基础学科,虽然内容上较简单易懂,但却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者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校方与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实际效果。然而,当校方与教师只是单方面地以学生短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也就更加的统一化,从而导致传统文化教学表面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课堂与试卷中,且难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意与重要性。
虽然统一化的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明显,但从小学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与成长的角度来分析,因为学生对语文及传统的认知、兴趣没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时没有情感方面的体验与感受,加上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小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随着语文教学逐渐变得复杂,教学内容逐渐增多,学习难度逐渐提高,最后,小学生将无法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紧密,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也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在板书时,首先要注意字体的规范性。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不单要重视笔顺、间架、章法,更应加入针对汉字的传统文化讲解,如对天、地、妙、门等汉字,在现代与古代所代表的含义,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的讲解,以此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然后,再让学生从基础的笔画练习开始。以此,由赏析为切入点,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以此令其拥有积极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从教学中收获的則不单是书写的姿势与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与培养学生赏析汉字的能力,进而培养其探究意识。
三、通过诗词诵强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古文与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合理利用古文与古诗词,可以更加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其中,诵读对于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直接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如自由诵读、朗诵会、演讲和表演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学习与体验。
多数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较陌生的,因此,教师的引导过程尤为重要。小学古诗词虽然简单易懂,但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例如: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的意思简单,是作者李白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夜晚一个人时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对于这首古诗,教师可从简入繁,先讲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如衣食住行,即服装样式、主要食物、房屋特点和交通工具等。之后,再逐渐向深入人们的交流特点,如人们的称呼、长辈与晚辈之间交流时的规矩与礼仪,最后则是君臣父子的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加入对古人成长经历的讲解,特别是幼年时期的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与现代文化的鲜明对比,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虚无的,而是存在于现实中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以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可以更有效地令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特色、内涵与价值。如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清明节。首先,让学生查找、搜集与端午节、清明节相关的信息,如端午节、清明节的起源与别名,屈原的事迹、作品与爱国思想,古时两种节的习俗与现代有哪些区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清明节起源于介子推的事迹,是为纪念其忠义与清廉所设立的节日,当学生了解了该节日起源的故事,也就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与牢固的记忆。第二,可以把此类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改为课外作业,并赋予学生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板报、讲故事或表演等形式。其次,还可以吟诗词、对对联和包粽子,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感受其特色与魅力。
五、结语
虽然现代文化更加多元与自由,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现代小学生成长所需的重要元素,因此,需要对小学语文进行更加全面与深入的教学研究,以保证传统文化教学不断对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显存.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弘扬[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15期
[2]朱小兰.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J].教书育人,201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