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蔚
(江苏省镇江新区大港中学 江苏 镇江 212132)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展现学科内涵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认识,从思想方面、精神层次去教导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1 教学流于形式。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式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学氛围沉闷缺少活力,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实际上,初中语文教材知识点众多,为教学课堂的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通过辩论、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模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面对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可为完成情形教学而特意建设情境。例如:可选用辩论赛的方式传授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但对于文言文、诗词的教学采用朗诵则更加实用一些。再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石拱桥》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中心主旨,但在讲解古诗词时,实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最佳的方法,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方法,不可以偏概全,不分情况场合生搬硬套。
1.2 情境设计不合理。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虽然能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但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不是固定的,教师在控制教学进度时,要从大局出发,教学手段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用,设计的情境要和讲解的课文相匹配,独特创新。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教师要设计出不同的情境,若是一成不变,再新颖的教学方法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1.3 只注重氛围,忽略情感。所谓情境教学,必须要既有情又有境,现阶段教学情境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过分注重境的营造,却忽略了情的体现。例如在讲解《白毛女》一文时,很多教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介绍上,讲解完文章后,学生并没有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便是此问题的一种表现,未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让学生感受作者写作意图[1]。
2.1 合理设计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初中生由于年龄特点,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这种状态并不会维持很久。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好语文必须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设计情境、完善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比如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和生活阅历等方面考虑,设计出能让其达成共识的教学情境。
例如:大部分男学生都比较关注战争、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在讲解《向沙漠行军》一文时,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一个军旅生活的情境,把其划分成不同小组(守备组、指挥组、敢死队),利用作战流程,比如情报的搜集、冲锋陷阵、进攻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在游戏过程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领悟文章中心主旨。
2.2 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虽已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但心智方面还有待提高,由于生活阅历较少,在理解文章时比较主观,不够深入,无法精炼出文章精髓。对于语文教材而言,其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较多的正能量,情感丰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深思。此种课文内容,为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师要把握好每篇课文,激发学生内心感情,指引学生利用阅读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积累更多的感情体验。
例如,在教师在讲解《春望》时,可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各组自由决定朗诵方式,可以是轮流朗诵,也可以是集体朗诵,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担忧国家,担忧人民的思想感情。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正确的语气来展示作者写此诗时的内心活动,让其感受到和当时的年代相比,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珍贵。
2.3 积极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使用多媒体,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把其应用在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充分调动其好奇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阅读,可以能全身心的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和过去的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能吸引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能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初中阅读教学内容涉猎面较广,因此在建设情境时对容量有着较高要求,多媒体能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可把阅读教学通过音频、动画、图片、视频等方式一目了然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其迅速抓住阅读重点,不仅能丰富学生视野,还能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2]。
结论
综上所述,为培养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情境教学。可从合理设计情境、正确运用情境、积极使用多媒体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