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构建

2019-11-26 10:07刘文平
小学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刘文平 李 婷

作者简介:刘文平,女,陕西城固人,小学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互联网+”即发挥互联网的要素优化、集成等作用,将互联网技术与经济融合,增强实体经济活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新型经济形态。“互联网+”要求提升信息交流能力。语文即语言和文字(文学、文化)的简称,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因此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决定着信息交流能力。阅读能力既是语文能力,又是学习能力,决定信息捕获能力。小学是兴趣、习惯及能力形成阶段,此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构建很重要。如何构建?

一、了解阅读三性

(一)重要性 教师往往只重视精读引领,忽视学生自读感悟和诵读提升[1]。精读领悟时教师指导的“度”,自读感知时学生朗读的“量”,诵读表达时学生朗读的“质”是教学应把握的。读中领悟,重在“巧”。阅读不能停留在自悟自得上。叶圣陶曾说: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细嚼文中语言,养成比较揣摩的习惯。诵读表达在于“情”。

(二)独立性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和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习惯的重任[2]。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近期目的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手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才是阅读教学的成功。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导”的最重要作用是教给学生学习、思考的方法。教给阅读方法,能增强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培养自学能力,达到善读善思。辅之以导,用“导”创境激情激趣激思激性:启发式的导,帮助学生清除阅读障碍,快速认识问题;发散式的导,拓展思维,多维认识问题;答疑式的导,突破重难疑点,深化认识问题;讨论式的导,取长补短,探究认识问题;引导式的导,掌握阅读技法,自读认识问题。

(三)开放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采用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疏通学校、社会、自然间,学生间,知识间,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间的联系,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阅读形式及阅读方法,发挥学生能动性,让学生去阅读体验、理解思考、探究创新、激发兴趣。

二、明确阅读内容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要精读、略读结合,课内、课外阅读结合。语文成绩低于数学,而且差距随年级升高拉大的现象与教材有关。数学课本例题都配有一定量的练习题。语文课本中的精读课文相当于例题,每单元的略读课文相当于配套练习。每篇精读课文只配1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数量略显不足。因此相关阅读很重要。相关阅读是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课文相关的文章。相关阅读是略读的一种,能运用阅读方法技巧,加深对精读课文的理解。小学语文新课标课外阅读量规定,体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略。从编写看分略读课文、自读课本和课外文章等相关阅读。从课文看分人物、内容、文体、作者、背景、时间、写作、段落等相关阅读。在每一种相关阅读都可以从相同、相近、相反三个层面去考虑合适的相关读物。相关阅读要遵循五慎读:慎读报纸杂志防追时髦;慎读礼品书防浮华;慎读作文辅导书防受害;慎读媒体宣传书防上档;慎读卡通书防懒惰[3]。

三、掌握阅读方法

要求小学生会读(朗读、默读、课外阅读等阅读形式),能解(词语、句子),会分析概括(段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依据体裁内容选择“初读-细读-深读-熟读”、“读-问-讨论-总结”和古诗学习的“感知诗意-进入诗境-体悟诗情”等阅读模式。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精读就是逐句地读和理解,遇难点停下,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一般内容只需略读或浏览,精彩内容要精读。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能力后,三种读书方法交叉进行。在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等练习,把阅读方法渗透在阅读训练中,将阅读方法变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总之,阅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宗旨,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为目的,以适合学生特点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为根本出发点。

四、牢记阅读两要

(一)抓早抓小,方法得当

1.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抓基础: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是起步阶段,培养阅读情趣和习惯是关键,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是首要任务。从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默读、看图阅读),降低对理解程度的要求(如了解词句、有感受和想法等),不能高低不分,一味讲深讲透。认读是读的基础,认读能力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能识字,会写字,能朗读,会默读,这才是阅读的基本条件。所以,识字、写字、读书、背诵、兴趣、习惯等理所当然是低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阅读教学要求:激发情趣,让学生作好阅读的准备;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2.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形象生动:教学中要求:文图相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演结合、读画结合、读写结合。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达到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兴趣,读思结合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书”。“阅读期待”[4]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态,成为阅读的内驱力,内驱力对培养阅读兴趣起关键作用,对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运用煽情、驰情、扬性、评论等方法开展阅读教学,利用情境激发探究心理,产生阅读期待,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质疑解疑,让学生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思考。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书籍种类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学生理解能力却参差不齐,势必增加了课外阅读难度,导致学生阅读中只追求故事情节,而忽视文章中心及描绘,因此必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让学生用读书方法,做读书笔记。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扩大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书的习惯,开阔思路,读、思互动。

总之,“互联网+”要求教师、家长和学生既要掌握互联网技术,又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构建,明确阅读内容,掌握文阅读方法,了解阅读三性,牢记阅读两要。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不断提高,信息交流能力日益增强。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读书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