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业,“大语文”课堂

2019-11-26 10:07:21黄佳妮
小学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语文文本课文

⦿黄佳妮

近年来,“大语文”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这样的教学理念适应了新课改的进行,让学生在“大语文”课堂学习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从小学阶段的课堂设计开始就要注重贯彻“大语文”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环节中,作业设计非常重要。作业,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媒介,而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渗透,作业的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求作业更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让学生在完成个性化展示的过程中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满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鼓励自主选择,尊重差异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展示,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设计作业也是这样。教师不能面对学生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设计层次化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作业,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激情学习。

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这篇课文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交流,然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在学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布置课堂作业。而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就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了适合自己的作业,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是这样的:1、能够掌握文本中的重点词语,同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本的情感;2、结合文本中的重点句子,体会文本中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了怎样的启蒙教育,同时结合自身谈一谈自己从母亲那里受到了怎样的启蒙教育;3、深入探究文本的主旨,说一说自己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教师公布了课堂作业之后,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业不要求每一个学生全部完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自己能够完成或者感兴趣的作业去完成,然后明天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能够完成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的作业形式就像是我们熟悉的“自助餐”,学生们能够自主选择,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自己的作业,从中体会到完成作业的喜悦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二、注重趣味引导,主动参与

在设计学生的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趣味性引导。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强制性学习,必然会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厌烦心理甚至叛逆心理,而如果在设计的作业中融入趣味性因素,就能让学生在完成生动有趣的作业题目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同时巩固所学。

《三亚落日》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在这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很浓,而在作业的设计环节教师也注重将趣味性因素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主要抓住文本中的三亚风光进行解读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了关于三亚的相关资料制成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获得具象的感知。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们走进了蓝天碧海、椰树沙滩的三亚美景中。这样的课堂环节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将自己的感知和文本中的语言描写进行对照,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也注重了这样的内容:“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亚风光是不是非常美?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绘画的小能手,那么,你们能用手中的画笔画一画三亚的美景吗?”对于喜欢绘画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形式正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兴致盎然的完成了作业。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作业,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到作业中,而且这样的趣味性作业让学生不是在完成任务,而是在享受快乐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不再认为做作业是枯燥泛味的了,而是在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合随文写作,以读促写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读写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随文写作也是小学阶段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作业形式。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例子指导学生进行随文写作,让学生在模仿或者读写训练中提升对文本内容的感悟,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体验,做到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相辅相成,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主旨,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这样的文章让我们体会到“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这样的中心,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教师并没有满足于这样的效果,而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设计的作业具体是这样的:“读了这篇文章,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那么,假如你是一个小动物,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由于有了文本解读的基础,所以学生在语言表达完成作业的时候并没有感觉非常困难,而且这样的作业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们在课堂上大胆展示,例如有学生这样写道:我想成为一条鱼,在清澈见底的溪水中自由嬉戏,开心的玩耍……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指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这样的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文本解读收获,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读写结合训练的目标。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读写作业的设计,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在写作的过程中掌握文本的写作手法,以写促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进行学科整合,知识内化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真正成为自己的能力。在设计学生作业的时候,教师也要将视野进行拓展,让学生的作业不仅涉及课外知识,甚至还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学科整合,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的时候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在《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中作者解释了将维也纳冠上音乐之都的名称的原因以及维也纳被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总是环绕着音乐,让学生对维也纳有了自己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积累。但是,教师没有满足于学生对于这一个地方的认识,而是利用作业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同学们,美丽的城市有很多,你知道哪些文章还向我们介绍了美丽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吗?将这些文章找出来,我们一起欣赏。”这样学生们搜集关于描写城市的文章,将大家的视线引向各个美丽的城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整合相关的文本,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整合的过程中对这种类型的文本阅读方法有了更加牢固的掌握,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形成,知识得到了有效内化。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设计个性化作业,是践行“大语文”教学理念的有效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大语文文本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利用小农场 开展大语文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00:1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大语文”视野下的阅读培养方式探究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