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共同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都作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现代教育摒弃以学生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唯一标准的做法,强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文从学会发展的视角来分析合作学习,将学会发展与学会合作联系在一起,合作学习就是学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新课程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有人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有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如杰克布斯说:“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就是说,合作学习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只是把合作学习看作是教学方式的话,合作就只是课堂的点缀,只是为合作而合作,关注的并不是学生通过合作而获得发展。事实证明,学生围在一起组成小组并非就会有出色的合作。只有注重学生合作的精神的养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能自由的探索问题,平等交流。要培养学生能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去进行分析,在面临困难的时候才会更愿意选择合作。
在分小组的时候,通常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行分组,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个别优等生不屑于和“差生”一起,他们认为会防碍他们更好的去挑战更大的难题;个别“差生”也会“羞于”向他们请教。我们要引导他们,在一个学习团队里,要学会悦纳别人,欣赏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会有自己的不足,只要自己虚心好学,那么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在一起学习、工作也一定会有收获的。单纯的接纳是被动的,只是表明你承认同伴的存在,要懂得悦纳,这就是说要学会欣赏、激励和提携同伴。“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得好”,每个学生在合作小组里得到归属感、自尊、自由等需求,学习的潜力就能得到激活。在合作学习中,要学会承担责任,不能充当“南郭先生”,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小组活动中,要学会沟通。并不是说“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说话”,而是要“别人发言的时候要认真听”,学会倾听、接受别人的意见,同伴在回答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对方。学生在这样有序、有效的不断地开展活动,会慢慢领会到合作的真谛。如老师在《对称图形》中组织了一次合作学习:研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对称轴。小组根据学习要求,开展合作学习后,小组汇报时,有A生说三角形有0条或1条、3条对称轴,其他组员表示不明白。老师引导大家认真去倾听,并鼓励回答的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那A生拿出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说像这样三条边不相等的三角形,无论怎样折,两边都无法重合,所以说这样的三角形没有对称轴;接着他又拿出另一个等腰三角形,对折后说,像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它就有一条对称轴;最后拿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对折后说,像这样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它有三条对称轴。课后有学生反映说,今天非常感谢他,不断地教我折,教我画,很喜欢这样的学习。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是一个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协同努力、人际交互的过程。课堂合作学习鼓励同伴相互交流,彼此接纳,取长补短的方法进行学习,视同伴为一种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向同伴请教不懂的知识点,一起努力、共同冒险。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一面,所以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不可缺少的宝贵的学习资源。在教9的乘法口诀时,小组合作交流如何记忆9的乘法口诀,有的分享通过熟背口诀,不记得哪一句通过上下句加9减9来记忆;有的分享说,通过数手指记忆,然后打开双手,边念着口诀“一九得九”,然后收起一根手指,剩下九根;“二九十八”,收起两根手指,剩下八根……同学们都被这个如同变魔术般的记忆方法给吸引住了。合作学习带给了学生成功的欢乐,体验出和同伴交流互助的欢愉,懂得分享合作活动,就是课堂有效的途径。
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评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合作课堂进行评价,有助于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没有学到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评价的时候要关注孩子们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