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过程指导路径及实施策略

2019-11-25 03:08栾娟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单学习活动支架

【摘 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当重视写作过程指导,关注学生写作体验的激活、写作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具体来说,要优化写作经验,以学习单引领前行;聚焦写作目标,以学习活动搭建支架;借力写作伙伴,以协同作文生成创意。

【关键词】过程指导;学习单;学习活动;支架;协同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5-0037-03

【作者简介】栾娟,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南京,210012)教师,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青年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写作即过程”的理念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然而就目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来看,过程指导仍然缺失。表现在:教学目标多以学习写作的陈述性知识为主,缺少程序性知识;普遍采用讲授法,学生只负责接受和消化;学生作文完成以后,教师花大力气去批改和反馈,或者要求学生二次写作,但很多学生仍然不知如何改进。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写作教学应立足课标和阶段教学目标,从学情出发,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架,不仅关注、丰富写作过程,而且让学生享受写作过程,在过程中学会写作。本文结合具体教学阐述写作过程指导的主要路径和策略。

一、优化写作经验,以“学习单”引领前行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问题有:不想写、没有东西写和不会写。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学生“现有的写作经验”与“这一次写作任务”之间的落差造成的,前者包括学生的写作动机、现有的生活积累及表达水平,后者包括题目的要求、相关话题信息、生活经验和这次写作所需的技能。因此,在过程指导中,教师可用“学习单”等帮助学生填补落差、引领写作进程。如学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课文《驿路梨花》后,笔者请学生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情节有反转的记叙文。讨论中教师了解到,学生认为本次写作最大的困难是选材和谋篇,于是下发“学习单”,着力指导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

1.激活生活经验,关注“写什么”。我们的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信息、记忆和感受,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心理活动等,大多能满足写作需要。学生之所以认为“选材”困难,一是没有将已有的经验激发出来,二是不知道如何取舍。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先现身说法,列举自己的故事激发兴趣;接着请学生五分钟内在“学习单”上快速写下“没想到”的事情,写得越多越好;然后逐一划去认为不适用于写作的素材。以一名学生的选材为例:(1)期中考试我很没自信,原以为考不好,没想到考得很好。(2)考试没考好,老师罚我抄写,我很不高兴;没想到又一次考试考到了原题。(3)爸爸“礼让”小狗过马路,没想到小狗举起爪子向我们表示感谢。(4)电影结束后,我不小心把爆米花洒在地上,原以为保洁员要批评我,没想到他只说“小心点儿”,就自己打扫干净了。(5)我以为仙人掌不会开花,没想到开出了洁白的花朵。

学生列举的这五个素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在筛选时,她最先排除了(1)(2),觉得事件带有偶然性,然后排除了(4),在(3)和(5)之间选择时,她和同桌讨论后认为“礼让”更有时代气息,可以小见大,因此她最终选择了(3)。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唤醒、联想、分析、比较等高级思维活动,层层推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选材困难的问题。

2.调遣语文经验,观照“如何写”。语文经验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积累的范文、语感、语式、措辞以及其他语言表达的经验。“语文经验的缺乏,表现在写作中不能连贯自如地表达,不能实现‘意言之间高效自如地转换。”[1]在写作中学生选材后不知从哪里写起,实为语篇构造上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将事件的主要时间节点和内容提炼出来,并用线段图的形式写在“学习单”上。如“礼让小狗”事件——

线段图的呈现显然是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的,但在写作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教师带领学生讨论——

师:线段图有5个时间点,如果让你来写,你会从哪个点写起?

生:可以从2写起。比如,“咚”一声,我的脑袋撞到了前面座椅上,刚想抱怨,没想到一条可爱的小狗正在马路中间。

生:也可以从回头遇见小狗的目光写起,对它的眼神加以描写,再用景物进行渲染……

师:还可以做怎样的排列组合?

生:21345,31245,42315,51234……

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学生理解了叙述的多种顺序。除了“线段图”,还有“鱼骨图”“环形结构图”等,都可以设计在“学习单”中帮助学生展开思考,形成文章图示认知和建构能力。

二、聚焦写作目标,以学习活动搭建支架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写作板块、明确的写作目标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实践,教师可以据此设计学习活动,搭建写作支架,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如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游记”,“写作实践二”这样表述:“……旅途中,我们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这就要求写作内容既涉及自然风光,又有民俗风情,还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很多学生在游览中恰恰是走马观花,缺少深入了解和独特发现。为了完成这一写作目标,笔者带领学生重游了学校附近的雨花台风景区,在活动过程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打开视野、开阔思路,掌握写作方法。

1.搭建視域支架,引导“怎么看”。看,是写的前提。尤其是游记,首要便是记录途中见闻。我们可能身处同一个地方,看到的内容却大相径庭,这就是视域的不同。视域可以是有限的,即目力所能及,也可以是无限的,与观者精神意志有关,如《文心雕龙》所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在游览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打开视域,看得更广阔、更细致、更深入?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移步换景,对比着看。登上雨花阁,教师引导学生向南面眺望,树木葱茏、梅花盛开,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穆庄严,再看向北面,则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学生在对比中看出不同。(2)定点观察,放大了看。曹文轩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一草一木,皆有风情。含苞待放的玉兰树,精神饱满,努力向上生长;各种颜色的梅花,重重叠叠……细细观察,学生于凝视中发现内在精神。(3)一线串珠,联系着看。如园中有两处与丁香烈士有关的纪念点,一是东面的小花园,一是西面的雕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处景点联系起来看。视角的变换,“看”出了新意,“看”出了独特,“看”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为接下来的“想”和“写”奠定了基础。

2.搭建思维支架,着眼“怎么想”。想,是写的保障。对于游记来说,观者的感受和思考,正是文章的灵魂所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会想”。

(1)发散地想。如雨花台风景区中的“江南第二泉”旁边有陆游石像,石像微微抬首,目视前方,若有所思。他在想什么呢?可引导学生联系陆游生平及时代背景,做出种种联想与猜测。(2)聚焦地想。很多事物都有关联,我们可尝试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地将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形成新的判断。如雨花台风景区中的方孝孺墓,恰在一片梅岗旁边,有学生便想到梅花“一任群芳妒”的傲骨风华和方孝孺的忠贞品质相契合,肃穆的墓冢和冰清的梅岗由此而相得益彰。(3)辩证地想。雨花台风景区除了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还有佛教文化、儒家文化等景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并思考“和”的内涵。学生在作文里这样写:“梅花,枯木,龙爪槐;佛教,儒家,革命精神;陆游,方孝孺,云光法师和我;曾经的热血和现在的鲜活,都能如此融洽的存在于这一片小小的雨花台中。这一切的一切,不是互相抵触,而是融为一个大时空,融成大中华的古往今来……”学生在思辨中完成了对“和”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可见,在活动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多元化思考,是引领写作立意提升的关键所在。

3.提供技能支架,关注“怎么做”。有了见闻和感受,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过程性指导的重要内容。在本次游记写作中,教师让学生回顾游玩过程,画一画游览路线图,这就是游记中的“所至”;再筛选两三个印象深刻、感受独特的景点记录下来,注意写景中融入抒情和议论,也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等,这就是游记中的“所见”和“所感”,当然接下来还有段落的过渡、语言的润色等环节。教师还可以利用例文支架,如仿照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带领学生以“一片梅花飘过雨花台”的视角、用故事接龙的方式讲述游览历程。

三、借力写作伙伴,以协同作文生成创意

1.师生共写,交流时“同进步”。师生共同写作,可以用教师的写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让学生获得写作经验;同时,教师也能够得到启示和提高,实现“教学相长”。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出人物特点”主题写作中,笔者先以班级某名学生为对象,用文言文写了一个开头,在班级朗读后,请学生提供素材并帮助完成后面的写作。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爆料,说出了该同学的很多小故事,师生讨论后,当堂完成了作文。这样的一次师生共写活动,展示了从选材、立意到表达的全过程。教师了解了学生写作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参与了教师创作的全过程,为自己的写作奠定基础,在心理上也有亲切感和荣誉感。

2.生生共写,探索中“生智慧”。经历了师生共写之后,教师请学生以三人为单位组成写作小组,以班级师生为对象,开展文言文写作活动。这种生生共写的形式立刻吸引了學生,写作对象是班级老师或同学,彼此都非常熟悉,能够集思广益,同时写作语言的变化也是一个挑战。当学生反复琢磨、修改,表达比较准确流畅的时候,就会很有成就感。写作完成后,三人小组继续就选材、语言等进行讨论,并再次修改,直至形成一篇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文章。此次文言创作活动,涉及写作过程中构思、写作和修改等各个环节,既指向选材和谋篇等写作技能,又关乎语言的运用与提升;另外,同伴之间互相倾听想法,共同制订修改方案,循环往复地查看文本,直至篇章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在中学阶段,写作训练的主题、体裁不尽相同,但学生在写作中大多要经历构思、起草、修改、校对、完成五个阶段,我们可以把这五个阶段看成是一个写作的线性过程,也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阶段由点放大成面来训练。教师应有意识地介入学生的写作,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激情,关注学生的写作问题,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6-57.

猜你喜欢
学习单学习活动支架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单”,激发学生自主生长的潜力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