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三反一学用语言

2019-11-24 15:18谢小妮
教育界·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

谢小妮

【摘要】文章从语文学习的角度,阐述了“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的关系,并从朗读、品读、读写等语言学用的三个维度重点介绍了“举三反一”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阐述了语文教育重在“举三反一”学用语言的观点。

【关键词】举三反一;语文教育;学习运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生文本解读方法及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7C25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举一反三”语出《论语·述而第七》,原意是指列举出一件事情,进而以此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在学习领域里,如果成语“举一反三”的“一”可以理解为一种语文学习方法规律,那么“三”则是跟这个“一”有关的大量的语言积累和语用实践。“举一反三”就可以理解为掌握了语文学习方法规律,就可以以此类推,进行广泛的语文学习。就语文学习规律而言,任何一种方法技能的获得,只有在反复的语用实践中,技能运用才能由陌生到熟悉到由此知彼、触类旁通。而语文教育的语言学用更像是“举三反一”,必须通过大量的语用学习实践,才能归纳总结出学习规律,才能熟练掌握相对应的方法技能。如此看来,“举三反一”和“举一反三”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两个层级,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思维方式。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前者重归纳积累,后者重迁移运用;前者是掌握语文技能的手段,后者是掌握语文技能的目的。下面以阅读教学为例,分析在举三反一中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

一、在朗读中学习运用

在大量的朗读训练实践中掌握朗读的方法,获得朗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早有的共识。激发个体的朗读期待,学得朗读技法,目的是能自主学习更多的经典美文。如文言诗文的朗读教学,除了运用常规的示范朗读、教师教读、教师带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外,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做法,特别是余映潮老师的说读法、演读法、美读法和以读带析法进行教学。

以余老的说读法为例。

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叙说性语言表达训练)。

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分析性语言表达训练)。

第三步:朗读——读出情景;说话——品味字词(欣赏性语言表达训练)。

第四步:朗读——读出情感;说话——表达想象(描述性语言表达训练)。

余老的这种教学方法,活动主体为学生,活动的视点定位于学生的语言表达,朗读训练扎实有序,朗读过程还结合品析、鉴赏和想象,效果非常理想[1]。我们可以触类旁通到许多古诗文或简短现代诗的教学,如《卖炭翁》《捕蛇者说》《桃花源记》《天上的街市》等。学生在“举三反一”的语言训练中,不仅学得朗读的技法,而且有助于对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品析和鉴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容易被激发,并期待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更多的精美文言诗文,甚至带着分析想象的思维走进文本,达到了“举一反三”的迁移目的。

二、在品读中学习运用

在文学作品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用比较分析法探究文本中关于人、事、物、景等表达的妙用,或者推敲某一个词语的表达效果。如果学生不能一下领会其中妙处,我们就常用比较分析法来解决。这样处理,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进行语言表达和语言思维的训练。下面以《孔乙己》词语选用的教学为例,谈谈“比较分析法”的教学处理。

反复品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第一组】

(1)“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2)“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拿出九文大钱。

初读,动笔读书,读出两组句子的不同;演读,读出两个不同动作的表现,揣摩动作变化与人物心理的微妙变化;析读,交流讨论,说出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通过三步品读法,明确:一个“排”,富于动态,且呈现九文大钱在桌面摆放的状态,暗含了“拿”钱出来的动作,呈现了孔乙己为掩饰自己刚才被酒客嘲笑的窘态,表明自己是个规矩人,还透出一点在短衣帮面前炫富的心理;“拿”字,虽有取钱的动作,但没有“排”的动态和气派,当然也不如“排”暗含的微妙心理丰富。通过解读,一个有些瞧不起短衣帮、诚实且有些迂腐的孔乙己便解读出来了。

用同样的办法学习第二组句子。

【第二组】

(1)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2)他从破衣袋里拿(取)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爬来的。

通过品读发现,这里的动词,妙在原文的“摸”字不仅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而且写出了这四文大钱藏得何等严实,需要花时间“摸”着找出来,可见这钱来之不易。如换用“拿”或“取”则没有这么丰富的意蕴。“走”字与上文“打折了腿”照应,修饰语“用手” 看似多此一举,实则强调孔乙己行走的支撑力转移到手上了,可見境遇之悲惨,读来有些心酸的讽刺。在这种状态下,孔乙己还要“走”来买酒喝,嗜酒如命啊。如果用“爬”,虽可以表明他生存境遇的悲惨,但意味就没有那么丰富了。

通过用换词法比较分析孔乙己前后两次付酒钱的不同动作,一“排”一“摸”一“走”,就让孔乙己的诚实、迂腐、嗜酒如命的形象跃然纸上,加深了读者对人物的认知理解,感受到鲁迅用词凝练丰富的大手笔。用比较分析法品读语言,这一语文技能一旦形成,便可举一反三,推敲更多的精彩词句。以此类推,用这种方法可以迁移运用到探究不同文体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表达的妙处,还可以迁移到标点符号、不同句式、不同语体风格的表达妙处。甚至借助比较分析法,还可同步学习批注,学习赏析,学习表达,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在读写中学习运用

教读经典,一定不要忘了“写”的表达训练,阅读课堂,读写往往是内外勾连、相辅为用的。因此,教读经典,也要教给学生“仿用”的方法,特别是语文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更需要进行“举三反一”式的语言学用仿写训练。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就是一段很好的仿写语料。这一段景物描写,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有视觉、听觉,还有味觉。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教学处理时,可用上“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描写一处景物,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合理安排描写顺序等表达技巧。也可以仿照这个语段,描写一个特定的场景等。

每学一篇经典,都可以运用“举三反一”策略进行仿写指导训练。只有在大量的仿写训练中学得谋篇布局之法,掌握表达技能,才能在今后的自主习作中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此外,每学一篇课文,都坚持写一句、一段或一篇的读书随笔,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会如何呢?起初,读书随笔可能是一处批注一句话,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积累的不断丰富,读书随笔的形式就灵活多样了。如偶得妙处的读书随笔可以是一个课题、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标点、一处景语;可以是一种行文手法、一些链接了生活现实的感想;可以是对行文体式的改写或结尾的断想;可以是关注一个作家作品的读书随笔或同类题材的读书随笔等。总之,课内外得到的点滴思路,抓住了,写出来,写进去,坚持下去。下面是两个学生的随笔:

1.关注课题的读书随笔。解读课文的题目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仅从题目就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地方,一个是百草园,一个是三味书屋。用这两个地名入题,是出于什么考虑呢?百草园写了什么?三味书屋写什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从……到……”这个句式是作者行文构思的一个思路,是作者从童年走向少年的一条心路,也是作者探索童年成长与学校教育的求索之路……我们可以模仿这个句式,在哪些方面做文章?……

2.关注一个词的读书随笔。我对“横”这个动词有了更多的认识是从鲁迅的《故乡》里开始的。初读,能理解原文之意,不就是个“横”字吗?不就是远处有几个村落吗?可是接连换了几组动词,才发现,这个“横”字大有文章可做。“躺”太死板了,凸显不了凌乱的意思。“落”太单一了,只強调村落的存在,表达不了村落存在的动态,用“横”与后面的“萧索”“荒村”搭配,实在是太妙了。

就这样对有感觉的文字一处一处做批注,三年下来将会是多少品读的积累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军在《“新语文教育”论纲》一文中说,语言学习的规律绝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在不丢弃局部的“举一反三”的前提下,非重视总体的“举三反一”不可[2]。其实,语文教育中的语言学习只有以“举三反一”为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由一种方法到多种方法,由一个层级到多个层级,由简单到丰富,由小语文到大语文,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促进阅读主体的积累和运用,有效提升阅读主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24-25.

[2]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A]//裴跃进.教学名家系列谈:教学名家谈语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46-148.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意趣培养研究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