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婧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审美意趣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效率,并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能力。本文在阐明小学语文对审美意趣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教学环境死板、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审美意趣不高和审美能力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注重审美情境的创造、挖掘审美元素和引导学生发现并感悟语文中的美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审美意趣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028-01
一、小学语文对审美意趣培养的重要性
虽然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小学教育模式不断改革进步,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是以“知识教育”和“能力提升”作为教育重心,学校对于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未能意识到审美意趣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审美意趣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始终充满对生活热爱之情,有利于学生身心放松和健康成长[2]。审美意趣培养的缺乏不仅使学生感觉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更是会使得学生缺乏发现生活之美的意识和能力,而语文教学的本身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个人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缺乏审美意趣的培养显然无法达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语文学科本身与审美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由于语文作为对语言及文字基本知识的灌输和表达能力的培养的基本学科,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和整个人生历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3]。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
1.语文教育环境死板苛刻,难以产生审美共鸣
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环境较为单调死板,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多动的天性,使得对其进行语文教育需要制定合理的规范,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然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往往过犹不及,部分老师课堂教学过于严厉刻板,使得整个语文教学环境严肃单调,无法对语文课本中描写的情景进行模拟重现[4]。而营造良好的语文教育的审美情景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感知的必要条件,过于单调严肃的环境无法使学生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课文中的美进行感知,限制了小学生原本的想象力丰富的优势,即使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之美,也难以使小学生产生共鸣。
2.知识灌输占据主导地位,忽视审美因素发现
由于语文作为各个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基础,因此在学校及教师层面,目前的小学语文教育仍以知识和语文写作、理解、表达等基本能力培养为主,强调学生能力素质考核的硬性指标,忽视了对学生语文中美学感知的引导,缺乏对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5];另一方面,在此种语文教学模式下,使得学生也将其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学习上,忽视了课文中的美的发现和感知。与此同时,由于过去的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得整个语文教学较为枯燥乏味,而如今虽然经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多媒体技术及设备的逐渐广泛应用,但是许多学校无法将先进的教学设备合理地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来,使得大部分的教学多元化改革仍难以改变小学教育缺乏基本审美意趣培养的模式。
3.学生审美意识较为薄弱,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总体而言,目前小学生语文素养基本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学习和提高,由于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小学生审美意趣的培养,同时小学生的各项考核指标也无法体现审美能力的高低,因此小学生的审美意趣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考核基本被忽视。从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育模式及成果来看,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缺乏审美意识,仅仅停留在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感知,因此学生的审美意趣整体较低,审美能力有待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审美意趣的建议
1.创造良好的语文教育的审美情景
教学环境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目前呆板的教学环境在限制了教师审美因素的挖掘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欣赏语文之美。创造良好的审美情景是使学生感受语文之美的基础,在语文教育中建立学生能够体会课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情景是培养审美意趣的前提。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审美情境,在日常点滴的教学细节中逐渐灌输审美意识并将语文教材中的情景尽力再现,使得学生能够切身得到语文美感的体验,做到日常性的审美陶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趣。
2.充分挖掘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因素
由于我国目前小学语文教育过于重视语文知识的灌输,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文教材中的美的元素的发现和挖掘。而实际上,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将其在备课时充分发掘,使得美的元素贯穿整个语文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进而能够培养其审美意趣。
3.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语文中的美
在经过了审美情景的创造和再现以及前期审美因素的挖掘,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小学语文中的美,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趣的关键一环。在预习阶段,布置学生通读全文,标注出感受、印象较深或描写到位的语句,在深入学习理解之前,使学生能够对基本理解学习文章的语言之美。在课堂正式学习时,则需要老师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说明,在课堂交流解疑答惑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情感和表达主旨,体会人物思想和内心世界,对文章的感情进行升华提炼,进而体会思想之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分组讨论等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学习方式多元化,从而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之美,提高学生审美意趣。
(作者单位:南京市九龙小学)
参考文献:
[1]蒋小丽.略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教资料,2009,20:69-70.
[2]井杨.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研究[J].才智,2016,24:79.
[3]刘改红.开展小学语文审美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17:63.
[4]马薇.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美”的旅程——试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3:109-110.
[5]殷爱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J].教育,2015,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