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延祥
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人格塑造和品质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对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需要学校进行积极的维护和创设,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纪守法,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履行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关照,对其生活环境和困难进行详细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培养的一门课程。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培养人格健全、品质良好、作风优良的中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推动了国家的建设,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其面临的竞争也逐渐增加。有些教师更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不够完善,缺少对自身行为的认知和约束。因此,对学生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力度不够
1.教学方式有待改善。
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些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学生进行教材的简单讲解和梳理,将课本内容作为授课的主要目标。新课改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要求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掌握。但有些农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还缺少相应的电子设备辅助,如多媒体、投影仪等,难以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促进和激励。
2.教育落实度低。
农村学校远离城市,多数地处偏僻,缺少优良的教育资源与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道德与法治教师只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记忆,却不关心学生是否真正了解其含义和原因,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措施
1.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重视程度。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与学生进行合理的互动,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在课堂中与学生平等交流,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互动,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例如,在实际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同时,引入合适的案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学校加大宣传。
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阵地,所以,教师应与学校管理者进行沟通和探讨,将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好地發展下去。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相关的法律知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使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对法律知识有所思考和了解,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法治观念。同时,学校应适当开展有关培养学生法治观念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建立健全学校的法治教育体系,与学生家长进行合理沟通,关注学生动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农村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从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着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引领正确方向的责任,所以,教师应正确认识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也应多对学生进行有关道德与法治的宣传和弘扬,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