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研究

2019-11-21 14:29罗敏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梦想法治道德

罗敏

随着新课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更好地引入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受到撞击,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整理教材内容,挖掘情感教育因素,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渗透情感教育内容,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更好地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笔者在本文针对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展开了以下研究。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炼情感教育因素

道德与法治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行为品德,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根据学生实际学情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在教材中挖掘情感教育因素,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发现自我,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信,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充分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学会聆听学生的声音,借助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少年有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拥有梦想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让学生树立有梦想就有希望、努力就能改变的情感态度。笔者在讲授这节课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以及自身的梦想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梦想被人重视。教师不要歧视每一位学生的梦想,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梦想都是美好的,都应该被尊重,从而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促使其对自身进行审视,进而挖掘自身的潜能,达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加强情感教育的力度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对于这些抽象性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结合时代特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活泼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课堂中投入更多的情感。另外,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触动他们的心弦。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会非常高涨,在师生互动中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青春萌动”时,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天放学后小强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吃不喝。妈妈与他沟通才知道事情的原委。原来小强因为脸上有一道疤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而被嘲笑的场景正好被自己所欣赏的女生看见,因此,小强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首先,通过以上情境,让学生思考小强苦恼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小强摆脱苦恼。然后,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烦恼?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新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场景设置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营造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个人自信,不仅让他们获得更多的课本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表述自己的情感。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叛逆心理比较严重,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或者对自己的将来比较迷茫,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做学生心灵上的朋友。

例如,教学“关爱他人”时,笔者带领学生一起表演情景剧,在课堂上设置乘坐公交车的场景,师生扮演各种角色,如售票员、司机、乘客,通过设计故事情节让学生学会尊重老人,关爱他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学会与人和谐相处,通过自己的关爱来推进社会文明的发展。这样,营造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在生动、直观、形象的亲身体验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梦想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梦想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梦想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