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格教研诊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

2019-11-20 01:30:30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微格本课语言表达

◎ 唐 冰

一、微格教研的概述

(一)微格教研的内涵

微格教研是在微格教学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它采用了微格教学的合理内核,是供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模式。在开展微格教研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录播系统提取教学流程中的某一环节或片断,进行局部的“微”定格的分析。微格教研明确地提出对教学行为要有分析和反馈,对教学方式要有分类和评价。它用录像的方式记录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教学活动的过程,为教学行为的再现和分析创造了条件。同时它以“还原论”的方法,将问题进行分解,构成多层次的解释、归类和整合,这就不同于单纯地宏观而笼统地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二)微格教研的优势

与传统教研形式相比,微格教研能把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把教师的能力分成一项项相对独立的技能,通过录像来进行精准诊断。微格教研的对象既可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也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部分。它具有传统教研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

(1)科学严谨,细化问题。把研究的问题具化为一个一个观察微点,把完整的活动拆解为一个一个单元,透过观察点对这些单元进行定格,通过搜集信息、反思分析进行推论和优化。

(2)真实再现,客观准确。利用录播系统完整、准确地记录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观察点进行回放。反复观看录像,降低了研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观随意性。

(3)团队合作,共同进步。教研组教师之间形成研究共同体,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某一方面问题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每一位成员的发展。

(4)换位观察,认清自我。通过观看录像,教师从“当局者”转为“旁观者”,可以将自己期望的目标与实际达成的效果作比较,从而认清自我、深刻反省、有效改进。

二、微格教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笔者以《英语(牛津上海版)》三年级下册M3U1 Shapes 的第2 课时“Playing with the shapes”一课的微格教研为例,来阐明微格教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分析诊断教师课堂用语

教师的课堂用语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有效、各环节的目标是否能落实。通过微格教研,发现本节课中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指令不明确

在英语课上教师的用语有时会出现指令不明的情况,这会使学生不知所措。例如,在本课的Pre-task 中,教师设计了Look and enjoy的活动,让学生观看视频,复习前一节课中出现过的物品及其形状。看完之后教师原本是想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哪些物品,它们分别又是什么形状的。而在课上教师就对学生说:“OK.The video is over. Do you like it ?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video?”,结果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要让他们做什么,只能说:“Yes, I like it. The video is very nice.”

2.无关话语和重复性话语较多

在英语课上,教师的无关话语过多,反而会干扰学生对教师意图的正确领会,阻碍教学进程。例如,在本课Pre-task 中,教师设计了Listen and guess 的活动,教师本意就是让学生听音频然后猜一猜是什么东西。但是在上课时,教师对学生说:“Listen, boys and girls. Next we will play a game. 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It’s a guessing game. I hope all of you will like the game. OK, are you ready? Let’s do it!”教师说了一大段无关紧要的客套话,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阻碍了正常的教学进程,浪费了时间。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教师能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Now, I have some shape riddles for you. Please listen and guess.”

通过记录教师的课堂用语,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就能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语言习惯。例如,本课中教师在上课时会下意识地重复自己或是学生的话语(见表1)。

表1 课堂教学实录一

课堂用语不够精炼,存在大量重复性话语。另外,教师课堂指令过于冗长,用语要简洁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这一环节中,授课教师只是想通过Riddles 引出本课的语音教学内容-ff 的发音,可是期间却多次重复自己和学生的话语。不仅如此,整堂课上,上课教师还一直在询问学生“Is she/he right?”,一堂课上竟问了40 多次,平均一分钟要问一次以上,这样肯定会降低教学效率。

3.语言错误

语言的准确性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实录观察发现上课教师存在语言不准确的现象。例如,在学习Kitty’s triangle 这一环节时,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三角形的特征时发生了一个失误:“How many side has a triangle? ”结果就有学生回答:“A triangle has three side.”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How many sides has a triangle? A triangle has three sides.”

通过微格教研,能够将教师平时不太关注的语言失误和错误呈现在教师面前,对此教师要做到尽量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分析教师对学生语言输出的操练方式和对语言错误的后续处理。在本课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错误都能够通过口头或板书进行纠正。例如,上述学生的错误表达,教师就通过口头询问的方式“Three side or three sides?”,学生就立即改正。

4.话语单一

课堂上学生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示范和活动任务的开放性呈正相关。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要关注自身语言表达的示范性和引导作用,当然语言的丰富性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追求语言的难度。教师话语的单一还表现在对学生的评价用语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

例如,在Pre-task 的Listen and guess 的活动中,教师让学生阅读谜语来猜谜底,这时教师的反馈只有“Yes./No.”,而学生猜的过程中也只是单个词汇的输出。在后续的磨课中,当教师用完整的回答反馈给学生时,对学生就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学生也用“Is it...?”来表达(见表2)。

表2 课堂教学实录二

(二)分析诊断教师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体验语言文化与情感、培养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和学生语言的表达输出。在本课中,上课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师生互动单一,以问答为主

学生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的语言不开放,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就难以开放。在单一的师问生答的情况下,学生的语言表达总是处于被动状态。在本课中,上课教师大部分是以师问生答的方式进行的,特别是学生集体回答居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整堂课上,近70%都是师生问答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处于被控制的状态,只有最后的Post-task 环节,让学生分组合作互动交流和展示。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很枯燥,不利于学生之间真实的语言交流和思维碰撞。

2.学生学习方式受限,自主性不足

在本课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培育,设置了不少思维性语言训练活动,但是几乎全程的师生问答推进方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是被动思考,缺少个体的自主思考和同伴交流的机会。例如,在Peter’s squares and Sally’s star 这一环节中,教师想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在关键词的提示下,扮演Peter 或Sally 来介绍自己拥有的形状。在教学时,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问答对话,引导学生思维,指导学生组织语言。但这样一来,学生总是在被动地输出语言,没有真实的自主思维。如果能把师生问答改为生生问答,然后再扮演介绍,说不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3.教学方式多样,但质效不高

通过微格观察分析课堂教学,在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意图是好的:有的活动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Warm-up环节通过一个与形状有关的Flash 儿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有的活动立足于帮助学生构建语言表达的结构,如在Alice and Danny’s rectangles 中有一个Guess the questions 的活动,教师通过划线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通过问题引导提炼关键词,为学生语言表达提供语言结构支架。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教学行为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互动,加上活动的组织方式相对同质化,导致学生的语言学习呈现被动化和机械性,自主思维得不到激活,语言表达不够丰富。

三、结语

微格教研的目的是要帮助教师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方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对于上课教师来说,能如此直面自己的教学问题,必能起到每日三省吾身的作用;而对于参与教师而言,同样对照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这种绝对经历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

此外,针对在微格教研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并在一段时间的修正后,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再一次地进行微格教研诊断。这样持续的微格教研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与方式,而且是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捷径。

猜你喜欢
微格本课语言表达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青年生活(2020年31期)2020-10-14 09:10:31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成长(2020年3期)2020-05-27 03:45:44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20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4
“三位一体”微格教学辅助说课的模式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2
作文训练微格化、序列化初探
语文知识(2015年12期)2015-02-28 22:02:15
微格教学法在《军事医学地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29
单(双)脚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教学设计(片断)
体育教学(2012年2期)2012-04-29 17: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