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婷
摘 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我们教育带来新的机会和突破口,比如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让课堂泛起更多精彩与活动;比如微课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和空间界限,让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本文笔者以初中函数教学为例,探讨微课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活力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函数教学;微课
微课,通常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微视频”为载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微课教学的特点表现在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设计和开发;微课教学的核心是“微视频”,微视频应该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换言之,微课就是通过“微视频”对传统课堂的“视频在线”。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教学录像”,它应该是一种经过全新设计和构思的新教学资源。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尤为突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重点掌握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延伸时间,增强学习灵活的,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作为新时期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微课在课堂上的运用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我们教师自身水平和素养的必经之路。
一、微课在学生课前学习中的助力
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一节知识时,为了帮会学生提前了解因此函数图像和性质相关知识点,笔者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学情的基础上,将制作好的《一次函數解析式的特点及意义》《用描点法和平移的方法画一次函数图象》2个微视频于上课前一天上传至班级的公用邮箱、微信公众平台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安排时间学习,对于操作性问题可通过QQ、微信、短信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不懂的重难点或有困惑的地方进行标注,并做好学习笔记。
二、微课在课堂学习中的助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某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为15℃,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登山队员由大本营向上登高xkm时,他们所处位置的气温是y℃.试用解析式表示y与x的关系。当向上登高0.5km时,他们所在位置气温为多少?启发学生思考:这个函数与我们所学的正比例函数有何不同?它的图象又具备什么特征?以此导入新课内容。
(二)任务探究
以小组为主要形式,组织学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并对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出现的个别问题进行指导。由于学生已经提前通过微课进行了初步学习,对以此函数的图形和性质相关知识也有初步了解,并且提前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做好了记录,所以在任务探究过程中也会更有针对性,探究效率更高。具体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如下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点一:一次函数的图象
【类型1】学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作出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x=3时,y=________;当y=-时,x=________;(2)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3)当y>0时,x________.
【类型2】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将正比例函数y=-6x的图象向上平移,则平移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将直线y=2x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A.y=2x-1 B.y=2x-2
C.y=2x+1 D.y=2x+2
探究点二:一次函数的性质
【类型1】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已知一次函数y=(6+3m)x+(n-4).(1)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m、n为何值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下方?(3)m、n为何值时,函数图象过原点?
【类型2】一次函数y=kx+b中k、b符号的确定
两个一次函数y1=ax+b与y2=bx+a,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三)归纳总结
以上两个探究活动是关于一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我们主要采用问题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当学生每完成一个类型的探究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知识和图像知识,我们就可以用微课将一个探究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三、微课在课外作业辅导中的助力
教学每一单元内容后,我们只需要将课外辅导的习题讲解制作成微课,上传,就能使的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外时间自主上网学习。如此一来,既解决了课外作业辅导时间少、内容多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又避免了大班制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教学难题。最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制作有针对性的微课,实现课后一对一的教学辅导,学生可以自由下载微课视频,对自己掌握不牢固的知识可以进行重复复习,将自主权交于学生,既解决了遗留问题,又夯实基础,一举两得。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学生进行课堂探究时,我们要仔细观察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学生薄弱知识模块,在制作微课时将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学生课后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实现“缺啥补啥、哪弱补哪”的针对性教学。
综上所述,将微课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所以,作为新时代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借助微课这股“微风”,和煦地吹拂着数学课堂,为课堂注入活力,激活初中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陈赛燕.微课让初中数学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11):11.
[2]冯丽华.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8(3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