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平
摘要:笔者学校的许多学生家长常年都在外打工,这些留守儿童每个班级大约有三分之一。他们大多数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还有一些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舅等监护。经过近几年的观察,笔者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思考;体会
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好,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少,不主动。当然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道德品质较差,不尊重老师,欺负同学,爱说谎,不讲卫生,不讲文明,悄悄拿同学的东西等。
笔者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些问题,是因为监护者多采用溺爱或放任的管教方式,他们多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束缚和引导。监护者和留守儿童之间很少沟通,使得儿童养成了任性、孤僻、内向等不良的心理行为。孩子的父母忙于挣钱,忽视对孩子的管理,祖父母辈又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又导致了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差,甚至厌学。
通过近几年的摸索,笔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关于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经验,希望能与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共勉。
1全面了解学生
只有对学生性格、品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充分了解,才能缺啥补啥,更好地对症下药。充分了解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有针对性的表扬或批评,设计以及调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方法,使他们更快地改掉各种缺点或毛病,培养出良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笔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了解学生:
(1)通过学生父母或以前的老师了解。
(2)通过和学生本人谈心了解。
(3)通过其他学生了解。接手这个班后(我们是大循环制,从一年级带至五年级),笔者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这三方面着手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个人情况。对于了解到的情况我都及时、详细地做好记录。
全面了解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靠平时的点滴积累。为了及时把握学生的动态,平时做到“三勤”,即眼勤、腿勤、嘴勤。眼勤、腿勤就是常去教室看看、转转。每天只要不备课、不批改作业,都要去教室外看看,观察学生上课下课时的表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嘴勤就是要多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和学生接触多了,师生之间会渐渐产生浓厚的亲情,他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讲出来。
2充满爱心
班主任要把真诚的爱融入到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后进生,对留守儿童更应该如此。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法国作家拉封丹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和“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留守儿童”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班主任的权威,盛气凌人去压服他们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他们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翠翠父母离异,归妈妈抚养,妈妈又把她留给了舅舅,一个正开始爱美的小姑娘,看到别的同学有漂亮的衣服,精美的文具,哪能不羡慕?可是她又不敢向舅舅要钱,所以多次“拿”同学的文具。对于翠翠的教育,我没有如其他老师一样暴风骤雨式的责骂,我多次和她谈心,下课跟她一起做游戏,我还自掏腰包买了新潮的文具在她“碰巧”回答正确了我的提问时“奖”给她。后来,翠翠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灿烂笑容。
3多与家长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校必须与家长密切联系,加强交流,才能教育好留守儿童。同留守儿童家长的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面谈。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不了几次家,主要利用学生家长回家这一宝贵时机,尽可能抽出时间与家长面谈,把他的孩子前一段时间在学校的表现如实告诉他们,特别是对于孩子发生的性格和心理上一些变化及时和家长沟通,希望能找出原因,以便采取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阿旺的父母春節和清明两次回家,笔者都是第一时间和他们见面,为早一天改掉阿旺的缺点,我们一直谈到晚上十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在笔者的关怀帮助下,也或许是阿旺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阿旺懂事多了,同学们也都愿意和他玩了。二是通过电话交流。每周都会与其家长联系,及时告诉家长一周以来他孩子的表现情况,好互相配合,逐步纠正他的一些不良习气和性格缺陷。
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对于所有班主任来说是一种困难,但更是一种挑战。笔者相信,只要班主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充满爱心,具有勇于拼搏的精神,一定能把这条留守儿童教育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