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技能大赛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技能大赛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风向标,成为各高职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社会各界评价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技能大赛与技能教学相结合,通过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对服装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改革和改造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为高职服装教学探索新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技能大赛;服装工艺;项目式教学
一、高职服装工艺课程现状
服装工艺课程是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极强的课程,该课程旨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培养。高职服装工艺课程偏向实践,课程从基础的零部件缝纫到整件服装的缝纫,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职学生具有普高生和高职生,学生的工艺基础参差不齐,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考虑到零基础的普高生又要考虑到工艺基础扎实的高职生。学校的教学设备与企业相比较落后,设备配置不到位。这些情况给服装工艺教学提升了难度。
二、职业技能大赛与服装工艺教学整合
目前由于国内服装行业对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选拔和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各级各类服装专业类比赛层出不穷。每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等一些行业协会从服装企业需求出发,联合企业组织多项赛事, 这些赛事因成效显著,吸引了大批全国各大纺织院校的师生积极参与和众多知名企业的关注与支持。其“赛教融合”的教育意义也在现代教学中作用日益凸显。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高职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只有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
三、项目式教学在服装工艺课程中的实践
首先,将职业技能大赛内容融入实践教学中,将大赛的基本任务分解成各项子任务,将大赛真正深入到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生以分组形式参与到项目中,每个小组承担一项基本任务,团队中根据每位学生的自身能力与特长承担一项子任务,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并求学生限时完成某一环节的设计或制作,作品完成后,教师进行作品指导和点评,同学互相交流、探讨。项目式教学有助于推动服装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适合专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育人才。这也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契机和平台,也为课程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提供了保证。
其次,开展企业实景法教学,以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同建设模拟企业生产环境,强化实践,推动产学研结合。采用这种模拟教学,学生在自主完成项目后,将收获巨大的自豪感与满足感,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学习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创新能力和职场的适应能力。促进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朝着科学化的方向进步。这样不仅能增强师生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为企业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最终达到真正互利共赢。
服装工艺课程的项目式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教学上,可以改变常规的教学单线运作的模式,将大赛真正深入到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推动了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有利于实现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服装企业转型升级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服装工艺课程的项目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是符合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服装工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动手性较强的课程,而项目式教学则是,课程的设置将大赛内容与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将大赛的实践操作部分作为一个项目来安排实践教学,并依照操作流程来设计其他同类型的项目。通过项目化的任务实施,让学生了解到制作的全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需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企业实景法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实践,推動产学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形成学校教学评价与企业质量标准的评价模式,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水平,实现内涵上的工学结合。
(二)在学校经济效益方面,可以成为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实践合作平台,为目前高校增加了更多的学校社会经济收入来源,且在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校的知名度和专业影响力,更提高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的结合。
四、总结
采用“赛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和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革,将大赛引入服装专业课程,从大赛的任务要求出发,推动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马俊.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助推器[J].考试周刊,2014(26):14-15.
作者简介:薛艳丽,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