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看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

2019-11-15 04:09郭晓蓓安康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刘兰芝

■马 习 郭晓蓓/安康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著名的汉乐府诗歌,其描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那可歌可泣的凄美爱情,同时也大力赞扬了二人积极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古往今来,对这首诗作的解文艺学解读不可谓不丰富,本文则尝试结合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对其加以分析,以期探寻中西方古代诗歌艺术的共通之美。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美学专著《诗学》中这样写道:“悲剧通过一个令人悲恸的事件,从而引起人们对故事中遭受苦难的人们的怜悯之情,进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以达到通过悲剧对观众情感的净化的艺术效果”。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由情节、性格、思想、歌曲和形象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情节占第一位,因为一个好的悲剧必须要有一个跌宕起伏的完整剧情,所以情节是悲剧的基础和灵魂;而占第二位的则是应力求丰满但又不脱离生活实际的人物性格。本文主要选取情节、性格、表现形式和效果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情节

亚里士多德主张,一部好的悲剧故事情节应该完整紧凑且结局单一,这相当于我国常见的艺术结构技巧,即“起”、“承”、“转”、“合”。在《孔雀东南飞》中,开篇便点出焦母厌弃自己的儿媳刘兰芝,并将其逐出家门,这可以说是整篇文章的“起”;然后由此引出刘兰芝回到娘家后被家人、太守劝婚逼婚的情节,这即是“承”;紧接着刘兰芝答应再嫁,和焦仲卿由于一些误解而产生矛盾,剧情也因此发生一系列的反转,这是“转”;最后刘兰芝投水自尽、焦仲卿自缢以证感情,二人双双殉情化为美丽的孔雀盘旋哀鸣,可谓之“合”。显而易见,这首诗歌全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叙述完整,并且结局单一,非常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意旨。

除此之外,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优秀的悲剧不仅情节复杂,而且应具有突然的反转,反转的设置还要契合主题,这才是大成之作。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不止一次的“突转”,例如家人安排刘兰芝答应再嫁是“突转”;而焦仲卿在听到刘兰芝再嫁时,出于震惊和伤心反过来责怪刘兰芝亦是“突转”,正是这一环扣一环的“突转”推动了故事情节的紧凑发展,导致了最终升华主题的殉情结局,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性格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如果完整的故事情节是第一位的,那么复杂的人物“性格”就位居第二,其决定着人物的魅力所在,并且涵盖了四个主要方面,即:性格要善良、性格要合适、性格要相符、性格要一致。

首先,性格要善良是指人物性格要符合主流价值观但又不能太完美。虽然艺术创作追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却是“人无完人”,如果把艺术人物塑造的过于完美,反而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就在于其一个个既有善良的一面又有自己的私心,例如女主人公刘兰芝知书达理、勤劳大方但是性格却比较逆来顺受,男主人公焦仲卿纠结于对母亲的孝敬和对妻子怜爱左右为难,刘母出于对女儿被休后的生活考量逼女再嫁、焦母出于儿子的利益力主休妻……这些善良又有缺点的角色都为诗作增添了可读性和可信性,更能“唤醒人的恐惧和怜悯”。

其次,性格要合适是指悲剧中的人物性格特征不能和现实中的人物性格差距太大,这样才能让读者代入感更强。《孔雀东南飞》全文中表述的爱情、家庭、婚姻、利益等矛盾冲突和现实中时常会遇到的情景非常类似,例如焦母与刘兰芝的婆媳矛盾、刘兰芝的哥哥对于能将妹妹嫁于县令儿子的功利心等都契合了普通人的日常心理,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看来,婆媳关系、追名逐利等事情依然常见,这就使得本诗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再次,性格要相符是指人物性格要与人物的身份和所处时代相符,从而达到一种“和谐”之美。例如焦仲卿这人物就是这样一个“角色集”,其身负多重身份,既是人夫,又是人子,同时还是官府里的官员;其在身为府吏时兢兢业业,在作为人夫时深情款款,在作为人子时又盲目怯懦,各种表现无不与其身份和时代背景相符合,因此读来十分真实可感。

最后,性格要一致是指人物的主要性格要前后大体保持稳定,不能出现衔接矛盾。诸如刘兰芝的性格设定是重情重义,但同时又带着一些古代妇女特有的软弱,因此其起先拒绝再婚,坚持自己的感情,可是在家人再三逼迫下又只好妥协答应再嫁,这很好地彰显了其矛盾的性格冲突,但最终刘兰芝毅然选择为爱殉情,又说明其还是更重情义。全诗的人物性格的总体十分稳定,这也增添了诗作的感人程度。

三、表现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优秀悲剧的语言要具有韵味,同时人物的对话也要符合故事发展的节奏。《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我国“乐府双壁”之一,其语言精炼,节奏感强,使用了大量的排偶句,且押韵灵活、自由多变。

具体来看,诗中运用了大量音韵悠长的联绵词,像是用“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描绘了刘兰芝辛勤劳作的婚后日常;用“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展示了焦仲卿最终决意自缢前的彷徨无助和孤苦无依。此外,诗中的叠音词运用也值得一提,例如“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句中用“纤纤”突出步态轻盈;“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中用“劳劳”和“依依”展现了分离时的不舍和无奈;而“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两个叠音词相对应,为结局的凄苦平添了一份环境的衬托。这些语词的运用既能表情达意,又能渲染气氛,堪称妙绝。

全诗多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叙事,语言朴实、自然但流露出真挚动人的情感,加之韵脚多变,使人读来颇感回环往复、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尤其是诗前的小序和结尾部分, 多处使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作品整体更为形象生动,传神易懂,非常符合亚里士多德对优秀悲剧作品语言的要求,艺术价值不容小觑。

四、效果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的效果应是能够“在悲剧中引发净化,并且能够将认知功用和道德功用两者有机结合一起,以带来审美的愉悦感,而这种审美的快感也是属于情感上的净化,并且具有陶冶情操、引发人们进行深入思考的积极作用。”

悲剧的效果往往旨在让人们对剧中的人物产生悲悯之情,从而引发思考和同情。在《孔雀东南飞》这一悲剧中,开篇先是营造了刘、焦二人的甜美爱情,让人们读来倍感温馨,这种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得一旦当不幸降临在这对男女主人公身上时,更容易使人心生无限怜悯,也引发出更为深刻的反思和共鸣,进而达到情感陶冶、心灵净化等多重效果的结合。

读《孔雀东南飞》一诗,不但会因主人公的悲惨遭遇“长太息以掩涕”,而且很容易推及自身,毕竟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事与愿违之事,也经常留下求之不得的遗憾,这些常见的人生百态处理每每思之都让人心绪怅然。而如若在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情节,就不会感到生活只是对自己不公,就能增添对人生无常的理性认知;反之又能告诫自身应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不要等到失去时追悔莫及……《孔雀东南飞》无疑就有着这样的魅力,因此才能经久不衰,常诵常新。

五、结语

《孔雀东南飞》全诗在情节上细密严谨、呼应映衬;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鲜活可感、富有变化,在结局设置上引人垂泪、发人深思;即使是以亚里士多德那样西方式的审美来看,同样不失为一篇难得的悲剧佳作!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悲剧理论不仅开启了西方的美学思想流变,而且和东方文化之美遥相呼应,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重新解读我国的悲剧艺术也是大有裨益的,值得我们不断加以探索。

猜你喜欢
焦仲卿孔雀东南飞刘兰芝
谈《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情感变化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论《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及思想意义
沈阳求职竞争指数高 东北继续孔雀东南飞
徐恒瑜连环画《焦仲卿妻》选页
谁在说谎
翻飞在性格的掌中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
孔雀东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