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吕梁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电影《流浪地球》是2019年中国内地春节档上映的一部科幻巨制。电影一经上映,即引起火爆的观影和评议热潮。在很多观众与影评人士心中,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华语科幻影片。
影片的叙事文本是根据中国科幻小说领军人物刘慈欣的中短篇同名小说改编。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最吸引读者之处,在于其基于高度精深的天体物理学知识的背景设定。而因该影片的编剧由刘慈欣全程操刀,故影片延续了原著中对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等基础科学的科幻想象,完成了基本科幻框架的设定。有人说该影片并非“硬科幻”而是“硬要科幻”。其实不然。在以往的科幻电影中,科学幻想的来源多是对信息科学和生物科学等应用科学的想象。而中国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却切切实实在基础理论学科——天体物理、量子物理等理论性基础科学上进行了严谨并有切实根据的科学幻想。另外,出于对电影形式艺术与审美价值的考虑,影片对未来世界人类的生活状态和意识形态也做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合理想象。
近年来,随着科幻电影在好莱坞的走红,“后人类”这一西方学术领域的专业性词汇也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从理论意义上来看,后人类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最新理念和审美意识对人类个体进行部分加工建构,从而形成的一些新社团、新群体。而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Ihab Hassan)在其文章《作为表演者的普罗米修斯:走向后人类主义文化》(1977)中第一次提出了“后人类主义”。哈桑认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人类形式(包括人类欲望和所有它的外在表现)也许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想。我们需要理解人文主义 500 年的历史也许行将终结,人文主义自身转变为我们无助地称其为后人类主义的东西。”因此,“后人类”一词又披上了人文主义(Humanism)的色彩。
科幻电影中所展现出的“后人类”,往往融合了上述概念中的人工智能、生物学领域的形态与形式进化等进行设想。这些设想往往赋予科学技术和生物物种以人格化特征,促使人类在科学外衣下对生物起源本质进行解构,从而对人类的认知与意识形态进行思考和想象。而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从科学想象的基本原理角度独辟蹊径,由物理大学科的现有理论出发,针对地球与宇宙进行合理想象。打破了传统科幻电影创新思维匮乏与背景知识单一的藩篱,使电影的戏剧性在科学的理性与人性的感性冲突之中得以呈现,开启了硬核科幻的另一种可能。
人类对于未知领域的想象,往往通过概念设定和视觉影像再现两种方式完成。而人类对于未来世界想象的艺术再现,往往通过科幻电影来完成。科技发展与人类所形成的“身心关系”是几乎所有科幻电影都有所包含的科幻元素之一,除在建立科幻内核视觉影像方面的审美构建作用外,其还能够帮助影片从影像叙事上建立在认知领域的基本世界观。目前,科幻电影对后人类与科技关系的呈现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能够通过人身的外在加持而对肉体产生强化作用,如好莱坞电影“X战警”系列、《蚁人》(2015)等影片中,人类通过科技创造的装备,实现个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通过科学生物技术对人体肉身的替换或人类意识的转移,实现人体综合能力的提升,如电影《阿凡达》(2009)中,人类通过外部物种的身体与人类意识的融合去达成预定目标;三是人类所创造的人工智能自身的生命化和意识觉醒,如电影《机械姬》(2014)、《超能查派》(2015)等,科技产品获得自我意识与情绪感情,并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电影《流浪地球》对后人类科技关系的想象表面上靠近第一种模式,实则超脱了这三种模式的限定。超脱了科学技术单纯对人类的加成作用,而是全方位地思考现存的宇宙环境、科学原理对人类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决策的多维度影响。从下面对影片物理设定的细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利用现有科学原理对后人类世界的严谨与大胆的假想。
首先,是对太阳的想象。在影片的设定中,太阳正在加速衰老膨胀。此处是对天体物理学中恒星演化论的推测和假想。太阳作为中等质量的恒星,其生命历程须经历数十亿年,完成早期、中期和晚期等阶段。太阳之所以发光发热,是因为其内核中氢元素的不断燃烧聚变。氢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氦元素,氦元素无法燃烧故堆积在太阳内部。当有限的氢元素燃烧殆尽,内部的氦元素却堆积过量时,恒星开始进入生命的晚期阶段,即将发生氦元素的聚变。在原著小说中,多次使用了“氦闪”这一词汇,指当氦元素超过恒星自重45%时将发生的爆炸现象。但天体物理学家认为,恒星发生“氦闪”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红巨星阶段,并且“氦闪”在恒星内部发生,其能量仅能够到达自身表层,不会对其他星球造成太大影响,所以在影片的背景设定中,“氦闪”这一词汇被淡化了。但是太阳的生命周期切实存在,其内部的氢元素全部燃烧,太阳进入红巨星阶段,加速老化和膨胀并吞噬周围的行星在理论上具备可能性,这就是影片中人类生存危机的基本理论来源。
其次,是对物理能源的想象。在影片中,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数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动力装置的运行往往需要能源,推动地球的能源是石头。此处编剧展开了对“重聚变”可能性的科学想象。在量子物理学中,聚变指小质量的两个原子核合成一个比较大的原子,而刘慈欣的“重聚变”,指的是大质量的重金属原子的聚变过程。根据现有的量子物理学研究,“重聚变”并非不可能,其所释放的能量将在核聚变的能力基础上呈等比级数增长,当然其达成所需的条件和难度也同级增长。然而若要实现影片中推动地球进行2500年的长期旅行,所必需的就是能源,能量来源的普遍性和易得性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有了“重聚变”的科学幻想。
再次,是对木星的想象。在影片中,最终危机的来源是地球偏离原定轨道,与木星的距离过近。那么很多观众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为“流浪地球”计划设定距离木星如此近的行动路线呢?此处也是有合理的理论依据的。在影片的情节设定中,人类需要推动地球寻找合适的星系生存,这一过程将持续约2500年,这一漫长的过程需要巨大的能量。为了节约自身能量的消耗就必须借助外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曾打破世界纪录捕捉到宇宙内最远的天体影像。而新视野号在航行过程中,就曾借助木星的推动力获得加速度。木星对其引力范围内物体的推动作用,正如体育运动中抛掷铅球的运动轨迹,能够为其提供强大的加速度。因此,在影片中,地球欲借助木星获得加速度有切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最后,在影片中,地球由于距离木星过近,整个北半球的发动机全部熄灭停止工作。这是基于“洛希极限”的科学幻想情节。“洛希极限”是天文学中两个天体的特殊极限距离,若两个天体的距离小于洛希极限,理论上它们将被“潮汐力”撕碎。在影片中,地球与木星的距离超过了“流体洛希极限”,即地球上的气体和液体等质量较轻的物质受到木星潮汐力的作用,无法再被地球引力束缚,倾向于逃逸,离开地球。而发动机的“重聚变”燃烧需要氧气等元素的参与,在气体离开地球后,发动机自然停止了燃烧。然而,更大的危机是失去动力的地球无法控制自身的运行路线,在木星引力的作用下离木星越来越近,地木距离将到达“刚体洛希极限”,此时地球上的大质量的物质即固体也将失去地球引力的控制,逃逸向木星,那么地球将发生解体,被木星撕碎。影片中这一最大的矛盾冲突所在,具备着严谨而科学的想象依据。
除了上述分析的影片对后人类时代物理世界的科学幻想外,在影片中还有非常多的基于现有科学知识的合理发散。如在地球流浪计划开始之前,先让地球停止自转;地球流浪计划开启后,地球表面即开始下雪;地球表面冰层的厚度;过了马尼拉,地球将进入永夜等。影片对此类科学想象进行了是非严谨翔实的设定,并合理地融入剧情发展之中。这些对现有科学原理的科学想象,不仅为影片提供了过硬的科幻内核,还在电影艺术中表达出中国科幻电影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意义。
影片在上述对后人类物理世界的发散想象外,还对人类的生活状态和意识形态进行了非常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人文想象。
首先,不同于多数科幻电影中的灾难产生的类型为外来物种入侵和地球自身能源枯竭等设定,《流浪地球》选择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天体——太阳作为危机来源。太阳在初在客观上提供生存能源之外,在人类心理上更是作为生命的希望和未来的象征而存在的。与以往地球危机中放弃当下生活不同,太阳危机在人类心理上意味着舍弃未来和希望。此时人类该如何抉择?《流浪地球》给出了对如此危机下后人类挣扎思想的想象——“流浪地球”计划。
其次,不同于以往人类为延续文明而逃离地球的设定,《流浪地球》提出了带着地球移民的设想。这显然受到了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中“家”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为《流浪地球》这一影片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在影片中,“回家”这一词汇贯穿整部影片的叙事和情感线索。世界范围内,原本的国家不复存在,在人类个体社会关系的“小家”之外,地球成了全人类的“大家”。此处的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居住场所,更成为联结社会关系中人与人情感的纽带。而影片中全人类的大“搬家”,也就成为对人类意识形态和思想的合情想象。
最后,分析影片中一个非常具有深意的细节设定。在以往的科幻影片中,遇有灾难须进行人类的筛选逃逸时,所运用的筛选原则往往是价值优先,即人类个体所具有的价值决定了其能否登上生存的“诺亚方舟”;甚至在小说中,刘慈欣也坚持着价值优先的生存筛选原则。然而在影片中,人群通过通道进入地下城时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金属牌,上面写着“未通过抽检者严禁通过”。可见影片中采用了相对公平的抽签机制来决定生存机会的获取。这一生存条件的改变所展现的不仅是人类公平性的体现,而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后人类时代对生命本身的极度尊重的想象。在后人类的意识形态中,生命的价值无法用其他包括知识、财富、贡献等外在物体现和衡量,真正进入个体生命的平等世界。
影片中对于后人类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意识还有着更多深层次的想象和描绘,从影像中观众不仅可以切实感受到科学精神的严谨与科学世界的深邃广袤,更能够感受到影片对后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发散思考。
通过电影《流浪地球》中艺术影像的立体呈现,观众所观看和感受到的,是具备着真实理论基础的物理假想世界和拥有真正平等认知的后人类思想意识,这种基于现实理论和思维的想象提供了非常大的可信度,使观众有理由相信影片中的想象有一天是可以切实发生或实现的。我们可以预见到中国科幻电影已经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东方特色文化将为中国科幻电影提供更加独特的思路,中国科幻电影也将呈现出更加深远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