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活动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2019-11-13 11:12张巍张炜
现代交际 2019年17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社团活动人际交往

张巍 张炜

摘要:人际交往能力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社团活动作为当代大学生活的主要组织方式之一,对大学生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了多重影响。对BH大学法学院的实证研究表明,高校社团活动不仅打开了大学生相对封闭的社交空间,强化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心理,还提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良好互动模式,成为现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社团活动 大学新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44—02

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大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地域特征、家庭背景及教育经历等均有不同,且现代虚拟网络挤占了大学生的部分生活娱乐空间,使大学生新生人际交往呈现社交空间狭窄、社交方式简单、社交内容单一等特点,未来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将对国家未来人才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社团活动作为大学新生的重要活动场域之一,不仅跨越年级和专业壁垒,为大学生提供人力资源扩展延伸的机会,而且活动内容、方式丰富多样,为大学生提供了疏解负面情绪甚至建立亲密关系的平台。可以说,“社会化水平的团队精神理解及建构,将是大学生终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内容”。[2]

本文对BH大学法学院大一新生发放了100份问卷开展调查,对部分新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9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加入社团,且大学第一学期参加社团活动的次数3次以上的达53%。不同阶段大学生活的心理需求差异明显,不同层次大学社团活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在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时进行焦点介入与具体思考。

一、社团活动打开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封闭空间

社团活动在范围上呈现伸缩性,而在内容上呈现交叉性。

1.范围上层级交错

社团组织单位有专业或学院的、学校内或校外联合的。校级社团打破了专业、学院壁垒;校外社团则破除了学校与社会间的隔膜。本项调查中,大学新生加入3个以及上社团的高达34%,加入2个社团的人数达到50%,多社团加入成为常态。

2.内容上交叉互补

社团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专业学术型、艺术兴趣型、公益服务型、体育娱乐型、科技创新型,调查结果显示:34.88%的大学新生喜欢公益服务型,29.07%的大学新生喜欢专业学术型,27.91%的大学新生喜欢艺术兴趣型。尽管如此,BH法学院的“舆情调查社团”“司法实践社团”等社团,活动内容设计都包括学术能力训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类型设定并没有限制成员定位,总体成员特质各异,专业交叉复合。

社团活动并非是断裂的、单向的,而是可以将不同专业、不同内容的训练在同一活动场域中完整呈现。小A是一名积极的社团参与者,他谈到:“我们学院内的社团经常联合举办活动,像博思辩论社和司法实践社团会联合,去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参观实践,让我们接触法律专业具体工作情景,法学专业学生可以更好地实践专业,非法学专业学生也能接触社会,了解基本法律常识。”社团活动拉近了不同空间中不同群体间的联系,模糊了空间的差异,给彼此提供更多的互动机遇。如调查结果显示:51.16%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使他们结交到了不同专业的朋友,但是这些远远不够;13.98%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使他们结交到了不同学院的朋友;1.16%的同学交到了外校同学,社团活动还需继续扩大活动范围、丰富活动内容。

二、社团活动强化了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心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核心在于适应大学生活。社团活动中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包括与人交往中自我认知、自我表露、情绪宣泄等内容。依据BH大学法学院的调查数据,大学新生自我认知的人际交往能力中,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理解能力都是比较核心的能力,90.7%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增强了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有同学提出:“社团活动相对轻松、零压力,自己喜欢和社团成员聊天、交往”;也有同学认为“很多社团活动的项目,如发放问卷就是‘逼?着自己出去与别人‘打交道?”。无论社团组织本身还是社团活动内容,实现了社团成员之间的无碍交流沟通以及正向情緒的渗透传递。

调查数据显示:97.67%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对自身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超出半数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后,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和乐观的态度,以及对生活和学习的思考;18.6%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增强了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些数据表明:社团活动给大学生进入大学以来心理情绪的波动提供了合适的缓解方式和宣泄场所,并且收效显著。但是,对于社团活动存在的竞争要素,同学们理解不同。有同学认为,“社团活动中有一些需要竞争排名的活动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有同学提出,“社团活动中的竞争虽然有压力但是却对激励自己战胜自我有积极意义”。社团活动应提倡适度竞争,适度紧张情绪有利于社团成员的积极面对和成长,给予所有参与者必要鼓励,避免负面影响扩大化。

三、社团活动提供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互动模式

网络交往指“在网络上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交流介质,以交流思想和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人际间的符号性精神互动活动”。[3]新型网络空间为大学生提供虚拟互动环境,大多数同学都表示课余时间不喜欢出去,特别喜欢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主要的人际交往都在网络中实现。网络交往的虚拟性、间接性和符号性,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弱化、方式自我的重要原因。社团活动以观影、郊游、座谈等方式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加入社团强化学生进行现实人际交往的训练,激发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实现良性竞争环境的塑造。小B只参加了一个“群言读书会”社团,但他非常喜欢这个社团,因为“这个社团可以分享自己稀奇古怪想法,安全、真实且能得到及时回应”。

调查显示,73.26%的同学认为社团活动对于社团成员间的团结起到了作用,95.35%的同学认为社团有共同的目标引领社员共同努力。社团在凝聚力建设中完成了个体之间的充分交往互动,积极必要的互动目标限定,使大学生互动方式及内容更为健康。大学新生刚刚从繁重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来,并获得手机、电脑等多种网络媒介的“解禁令”,传统交往方式的固定化、呆板化与现代交往互动的多样化、丰富化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接榫桥梁,社团活动组织也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努力,在结合自身的鲜明特点之外,需要找到更多的亮点来吸引大学新生的加入和持续互动。

四、结语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4]新时代大学生不仅需要超强的学习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本项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受到正面影响的高达97.67%,社团活动确实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心理、空间及互动模式上产生较为重要的积极影响,这些值得我们充分挖掘并进行示范应用。但其中也存在内容吸引力不够、方式老套无趣、开展范围相对有限等不足,这些将是我们持续关注并不断进行思考的重要主题。

参考文献:

[1]秦红霞,高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文教资料,2009(9):1—4.

[2]侯旻翡.当代大学生团体精神培养探究[J].文教资料,2009(9):1—4.

[3]罗群英.论大学生的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J].兰州学刊,2006(2):170.

[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寄语[DB/OL].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8/0504/c1053-29965131.html.2018-05-04.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社团活动人际交往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