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锋 王贺桥
摘要:网络信息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纵深发展,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提供全新路径和集约化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新媒体视阈下需要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新媒体视阈下上海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促进上海地区高职院校育人机制的优化和创新,提升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 上海高职院校 网络育人 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004—02
上海地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前沿地区,需要积极进行育人机制的创新,不仅关注专业教学活动,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理念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当前社会新媒体是主流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形势,优化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多角度完善教育体系,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新媒体视阈下进行网络育人途径的构建,需要相关部门多方联动方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多方协同作用的展现,构建多方参与、多方共建、多方发展的教育体系,为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针对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上海高职院校网络育人教育体系构建需求分析
教育体系需要以教育对象的学习需求作为关注对象,同时需要了解当前职业教育所面对的社会发展形势,为保证自身教学方案及教学体系的制订能够契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需要对当前学校的育人情况、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调查。为保证研究活动的科学性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选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1000位学生作为研究调查对象,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教育需求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的回收率达到100%,问卷有效率为100%。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你认为当前学校的教育机制对于个人素质成长有直接影响作用吗?”的问题,参与调查的1000位学生中有636位的回答是“有”,即有63.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机制有助于促进自身的素质提高;关于“你认为新媒体环境对个人价值理念有影响吗?”的问题,参与调查学生中有739位的回答为“有”,即有73.9%的学生认为新媒体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人价值理念有影响作用;关于“你支持网络育人教育体系建设吗?”的问题,参与调查学生中有958位的回答是“支持”,即有95.8%的学生支持学校在专业教学领域建立网络育人教育体系。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网络育人教育体系的支持率达到95.8%,虽然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开展多样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价值理念发展,约为63.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机制有助于促进自身的素质提高,数据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培养策略教育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新媒体视阈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对自身的育人机制进行反思,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设计,通过网络育人机制的创新,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育人”作为根本教育目标,以实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神圣教育职责。[1]
二、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體系
(一)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的产生背景
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接触社会文化的途径更为多样,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都会产生直观影响,通过网络渠道学生能够在校园环境中便了解天下事,通过新媒体高速便捷的传媒形式,实现学生与社会的互通,保证学生时刻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意识和社会认知,学生也可以应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社交,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此方面为网络与新媒体对学生产生的正面影响;同时,社会层面存在的享乐主义、个人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也会在网络空间传播,高职院校学生又普遍存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些内容便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契合当前新媒体发展形势,需要高职院校能够提升自身文化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以实现自身职业教育综合目标任务。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以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体系的构成载体,借助新媒体等平台的渠道和媒介应用优势,将学校、网络平台、教育主管单位以及学生等多方主体进行有机结合,迎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实现学生所需的学校教育,构建网络育人教育体系,实现育人机制的网络化、电子化和信息化。
(二)网络育人教育体系的多主体要素
1.学校
学校是网络育人教育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网络育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倡导者和实施者,因而在教育体系的构建工作中,需要学校层面能够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主导教育体系构成、教育体系教学目标设计、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育资源协调与配置、教育效果测评等方面,保证教育体系的构成,同时也需要监督教育体系的落实和运行,从而为其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2]
2.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社会信息、文化信息、教育信息的发布者和传递者,构建网络育人教育体系需要借助网络平台作为基础。网络平台进行网络信息内容的传播,需要肩负自身的社会责任,建立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实现网络教育价值。新媒体视阈下的网络育人教育体系建设,主要需要体现各种新媒体平台在教育体系中应用的作用,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的传播媒介,为教育体系的落实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途径。
3.教育主管单位
高职院校的教育行为需要受到教育主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需要在某些方面得到主管单位的支持和帮助。[3]教育主管单位需要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不仅重视自身的教育管理职责,同时还需要重视自身肩负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工作任务,为促进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教育主管单位应用政策或者指导等方式,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行为提出可行意见,保证网络育人教育体系能够切实得到落实。
4.学生
学生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主体,伴随教学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各教育阶段以及学科教学都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关注重点。网络育人教育体系也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内容,“育人”的关键在于“成人”,高职院校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技能掌握和发展,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都受到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的关注点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行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学生的关注点出发,积极进行教育活动与新媒体途径的融合,从学生视角开展教育活动。
三、新媒体视阈下上海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多主体协同教育体系研究
(一)教育主管单位与网络平台的协同
教育主管單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规律、学生情况都相对较为了解,也是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制订者和发布者。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育人工作,需要明确当前高职院校对于教育工作的迫切需求。制订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积极与网络平台进行沟通,使网络平台能够自觉配合和协同教育单位开展相关工作。[4]教育主管单位与网络平台的协同,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展育人工作提供诸多便利,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等途径,了解最新教学理念、教学任务,并根据主管单位的相关规定制订教育任务,指导自身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主管单位在网络平台中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也能够体现教育主管单位工作模式的与时俱进。
(二)高职院校与学生的协同
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与学生建立互动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为保证网络育人教育体系的较好应用,需要高职院校与学生之间形成协同机制,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协同,以提升教学效率。从学校层面而言,学校应当积极进行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微博或者微信的客户端建设,基于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智能设备的基本情况,利用新媒体途径向学生推送具有教育意义的网络信息内容,让学生在看手机、上网的过程中,便能够查看学校发布的相关教育内容,积极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具有正面导向性的教育内容开展学生教育工作,通过“教”与“学”的协同,以提升教学效率;从学生层面而言,学生应当形成良好的上网和学习习惯,在学校积极配合和参与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网络平台中实现学有所得。[5]
(三)多主体的教育协同
多主体之间应当基于教学目的,重视多方教育职能的集合与实现,以学校为教育理念的主要表现,将学校的新媒体平台作为教育途径,在网络空间中为学生设计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确定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中心位置,借助网络平台和途径,发挥先进网络文化和教育内容对学生思想的引导示范作用,积极进行相关教育资源的配置,完善和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通过教育协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6]
四、结语
新媒体视阈下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和教育形势更为严峻,上海地区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学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教育现状积极进行教育形式和内容的调整,将教育主管单位与网络平台的协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协同、多方主体的协同作用都发挥出来,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秋霞.高职院校“网络育人”实践平台建设[J].林区教学,2018(2):28—29.
[2]张盈盈.关于优化高职院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几点思考[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8(5):160.
[3]赵冬.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高职院校移动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54—56.
[4]吴国友.网络化背景下QQ群与高职院校全员育人体系构建[J].学理论,2014(12):253—255.
[5]彭银年,裴智民.基于顶岗实习网络系统的高职“三全”育人模式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6(5):75—77.
[6]喻春梅.高职院校开展网络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青年时代,2017(31):212—21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