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明 梁敏
由于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加大[1],再加上生活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越来越多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2],此病症在我国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若不能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3]。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或血管疾病,临床之中亦被称之循环系统疾病,该病是全球范围之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之中。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前区或胸中部疼痛、手臂、背部、肩部不适感、呼吸困难、恶心和冷汗等。早期诊断对治疗该病症具有重要意义[4-5]。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讨,分析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应用其中的临床机制,具体报道如下。
将我院2015 年8 月—2017 年11 月收治的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24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中年组(n=62)和老年组(n=62),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4 例患者精神正常,神志清楚,临床表现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6]。中年组中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40岁,中位年龄为(46.85±2.10)岁,高血压13 例,脑血栓7 例,心律失常11 例,心绞痛16 例,心肌梗死15 例,老年组中最大年龄74 岁,最小年龄60 岁,中位年龄为(64.21±1.97)岁,高血压12 例,脑血栓9 例,心律失常14 例,心绞痛15 例,心肌梗死12 例,组间比较两组患者除年龄外其他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所应用的仪器为高美仪Ne12.0 版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测系统[7],指导所有患者安装此仪器,24 小时后取下,之后通过电脑回放,仔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应用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情况,以及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率。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室性:患者有短暂阵室性的心动过速,频发或是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房性:频发或是偶发反房性期前收缩,有阵发或是持续心房颤动或是心房扑动[8]。
应用统计学SPSS17.0 软件对患者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数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经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发现:老年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机率显著高于中年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最高的是房性心律失常,约占50.00%,组间比较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另外,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缺血的高发时间在凌晨到早晨。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经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中的种类较多,发病原因也较为复杂,常见的有:冠心病、脑梗死、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也可以说心血管疾病属于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相关学者研究表明,该类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呼吸费力,呼吸幅度大;眩晕: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是平衡感觉障碍[9];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同时伴有面色苍白等现象;紫绀:组织缺氧后呈现为周卫星紫绀或是中心性紫绀,影响患者的生活和休息,严重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咯血:痰中带血或是咯粉红色泡沫样痰;水肿:肺水肿或是皮下水肿;胸痛:由心梗和心绞痛等引起[10]。
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对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有重要价值。目前,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传统心电图不能够对患者的心率变化进行多层次的检查,严重影响诊断的准确率,还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耽误患者的治疗,严重还会造成不良后果[11]。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手段与常规心电图比较优势明显,其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心率与血压的异常[12-13],可以在短时间内用用积极的处理对策,另外,患者在应用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手段时,不能一直处在活动状态,这会对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为减少偏差,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远离电磁场,保持皮肤干燥,这样会提高检出率和正确率。
表1 两组患者发生各类心律失常的机率比较[例(%)]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后,结果表明:老年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50.00%)、室性心律失常(41.94%)、窦性心律失常(16.13%)、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14.52%)、复杂性心律失常(22.58%)显著高于中年组,(20.97%、16.13%、4.84%、3.23%、6.45%),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就是房性心律失常,组间差异显著;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缺血的高发时间在凌晨到早晨这段时间中。
综上所述,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应用在中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其中中老年患者的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也就是说中老年患者的年龄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率呈现正相关,为此,老年人应该高度警惕,做好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