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梅 宇虹 苏红 才运江 孙宏丽
精神科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护理学和精神病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恢复健康、健康人群保持健康的学科,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科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护生难以掌握、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以临床案例为素材,从案例中归纳出一般原则,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1-2]。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3-4]。目前这两种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护理专业教学中,教学效果良好[5-7]。笔者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融和应用到我校《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教学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2018 年3 月—2018 年6 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我校2016级护理本科4 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 个班共79 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其中女生70 名,男生9 名,平均年龄(20.18±1.03)岁,另2个班共78人,其中女生72名,男生6名,平均年龄(19.82±1.57)岁,作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均为全国高考统招4 年制护理本科,学习成绩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护生采用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期末试卷均相同,且由相同教师授课。实验组以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1.2.1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 《精神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笔者在对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效融和应用于《精神科护理》课堂教学中。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包括4 个步骤:明确任务、设计任务、完成任务和评价任务。
明确任务阶段,笔者认真研究教材,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典型疾病患者的护理如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心境感障碍病人的护理、注意缺陷多动患儿的护理等内容,实施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其余内容仍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法。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启动环节,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8],任务的设计以激发护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性质,将工作中的典型病例精心编排成案例任务单。完成任务是教学的实施环节,全体同学按照自由选择与教师调整相结合原则进行分组,每组成员6 人,组内分工协作,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每组挑选1 名学习主动性强,组织能力好且成绩优秀的护生担任小组长。教师介绍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意义、步骤、要求、评价标准及完成形式,并提前 1 周将任务布置给学习小组,护生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完成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小组通过预习、查阅资料并集体讨论分析案例,完成任务单的三个具体学习任务(1)基本任务:病人存在哪些精神症状?可能是什么诊断?(2)拓展任务:促使护生动脑的任务:要求每组预习讨论案例后必须提出2 个能引发思考的问题,当堂讨论当堂解决;(3)总结性任务:提出该病例的首优、中优和次优护理诊断,并按照护理程序解决问题,要求填表式完成,最后每组随机抽选1 名护生以 PPT 形式对本组任务成果进行课堂展示,汇报对该患者的整体护理过程并评价是否解决了患者的护理问题。评价任务是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环节,是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9]。任务评价由护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由护生自己选举几位评委进行评分,评委评分成绩结合教师评分成绩计入课程过程性考核成绩。最后教师以病例为中心精讲点拨,指出护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缺点及改进意见,帮助护生巩固学习效果。
1.2.2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收集两组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发放自编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共发放问卷 79 份,收回有效问卷79 份,回收率 100%。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收集两组护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两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的护生平均成绩(81.84±6.21)分高于对照组(75.23±5.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3,P<0.01)。
通过分析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的结果,发现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授课效果得到了护生的一致认可。有91.88%的护生对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总体评价为好,8.12%的护生总体评价为一般。
表1 教学效果评价表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护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记笔记背笔记成了护生学习的主要方式[10]。而案例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场景设计成护生感兴趣的案例任务模块,把知识点贯穿于任务模块中,进而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让护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有了自我构建的时间和空间,护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发挥[11],有效提高了学习成绩。其次,护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内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护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再次,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选择的案例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能将教材中抽象的疾病概念落实到具体的某一位患者身上,护生通过联系案例来了解所学的概念、基础知识在实际工作的运用,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究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能有效培养护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进而提高其职业岗位能力。最后,我们注意到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何更大范围的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更合理的将零散的知识设置在案例中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另外案例任务驱动教学并不适用于精神科护理的所有教学内容,对于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适合采用传统讲授法。案例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积累、课堂掌控能力,对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案例的选择以及课时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有效地整合资源,才能增强其教学效果[13]。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以护生为主体、以案例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推动护生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护生的主体作用。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使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由于各种限制很难在全程教学中推开,希望在以后教学工作中,能合理运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护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