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
摘 要:为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以及事業单位会计改革,目前我国各级事业单位逐步贯彻并落实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创新内容,然后结合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存在的问题,围绕管理、培训、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准则;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2019年1月1日,财政部为保证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全面落实、实施,针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印发了相关的通知。这表明,在新常态下,亟须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力,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能力,从而保证事业单位能够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正常运作、稳步发展。
一、新政府会计准则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创新
1.固定资产定义的调整
从2019年1月1日施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来看,有关“固定资产”定义以及持有的描述,从“固定资产由事业单位持有”转变为“政府会计主体在开展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固定资产可为其所用,且能够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控制”是最为核心的概念,该词也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它强调了事业单位控制固定资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控制”一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标准,会计主体为满足业务需求或者自身发展需求,从而对固定资产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让和固定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经济利益的发生和固定资产确认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在本质上面没有直接的冲突。
2.融资租赁内容的调整
融资租赁相关的固定资产确认做出了深刻的调整,在2019年1月1日前所施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较为全面的概括了融资租赁相关固定资产的确认,同时也着重强调了融资租赁协议、合同中有关税费、保险、安装、运输相关费用,并将这些费用作为判定固定资产实际价值的基础条件。而在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针对上述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化繁为简,明确了融资租赁成本在其余准则中的确认方法,并且将融资租赁相关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有效简化。如,将于首次执行日后12个月内完成的租赁,可作为短期租赁处理;计量租赁负债时,具有相似特征的租赁可采用同一折现率;使用权资产的计量可不包含初始直接费用等。
3.不计提折扣固定资产的新增以及政府会计主体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确定
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以往的制度基础上,在不计提折旧中,新增了单独计价入账土地项目,并且根据折旧年限,结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类别以及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判断。在以往的制度中,如若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判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则要按照统一的预定标准进行,这种不确定的标准以及不确定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事业单位在核算固定资产时的不确定性,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出现数据失真等情况。而在现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针对固定资产在损耗、收益、服务等方面的使用年限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且为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供了统一化的标准依据,固定资产的核算就变得有据可循,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规范性、可对比性。同时,事业单位如果已经按照2019年1月1日前施行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计提折旧,在新旧制度交接转换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内容,计提至2018年12月31日止应该计提的折旧金额以及统计两次计提的差额。若是事业单位在应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进行计提时,新旧制度所规定的年限不一致,应该以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为准。
二、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现状
目前,县级事业单位因为资源以及体制方面的因素,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点问题:①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专业水平有待提升,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程度不足,而县级事业单位因资源方面的束缚,无法针对性地对财会人员开展培训,财会人员无法应对难度较大或者概念变化较大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②在实务中,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效率比较低,许多县级事业单位因历史遗留原因,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存在一定的流失浪费现象。③影响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从业者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购置、轻管理”的情况在县级事业单位中较为严重,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诸多固定资产无序管理等情况。④长久以来,我国县级事业单位都将收付实现制作为财会管理工作的基础,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县级事业单位风险控制需求,不能满足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供支撑。
三、新准则制度下县级事业单位提升固定资产核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1.正确认识到新准则制度施行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事业单位亟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权力、责任明确、关系协调的财务关系。而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施行,就是当前规范县级事业单位核算工作、提高县级事业单位财会信息质量的基本举措。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落实,构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清晰地反映县级事业单位资产情况,为风险防范提供更有利支持。
2.进一步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宣传教育力度
自2019年1月1日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施行开始,各级事业单位开始陆续开展培训、教育工作,大部分事业单位中的财会工作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变化有了粗浅的认识,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多数事业单位的培训力度仍旧有待提升,培训教育方法有待完善。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许多条款,固定资产核算许多项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笔者认为,不可片面地针对理论开展培训,而是应该集中师资力量、专家力量,通过理论指导、现场指导、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培训规程,将培训方案根据工作实务,细化至月、周、日,将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施行作为培训发展契机,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内部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准,强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有效核算能力,提高单位内部财会人员工作效率,保证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中的各项内容能够落到实处。另外,为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建议针对培训内容,构建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有效的考核来激发受训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3.县级事业单位需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滞后、固定资产管理方法滞后的情况在县级事业单位中较为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使用管理制度,从而引发了不当使用等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县级事业单位要全面分析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成因,制定相应的对策。一方面,若是存在闲置的固定资产,必须要通过完善的应用机制,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若是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和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相符,那么就需要对管理方法进行调整,并且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
4.构建完善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县级事业单位想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的使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彻底整治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混乱情况。首先,要从固定资产的购入、调入、管理、维护、处置等环节入手,针对这些工作的细节问题,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验收、采购、调拨手续,结合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理念,纠正固定资产管理基调;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县级事业单位责任机制,将相关人员的薪酬和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维护、处置等工作的实际成效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解决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的问题;最后,需要构建一个专门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评定小组,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控制的固定资产、新购入的固定资产、已经处置的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价、管理、审核,并将最终的审核内容。作为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依据,以此来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准。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县级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减少舞弊、错、漏等問题,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客观研讨、分析新制度对于事业单位核算工作带来的挑战,然后探究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切入点。财政部门则要积极开展信息化指导工作,为县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综上所述,合理、规范、高效的会计准则制度,是新时代县级事业单位最为重要的工作原则,针对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县级事业单位要将其作为评判工作质量的基本指标,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将其贯彻,解决长久以来困扰县级事业单位发展的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赵鸣骥. 认真学习贯彻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财务与会计,2018(1).
2.王华. 基于新政府会计准则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创新及建议.财会学习, 2018(1).
(责任编辑:刘海琳)